分享

【散文】难忘美索不达米亚‖蔡玲

 方志四川 2022-05-16

难忘美索不达米亚

蔡 玲

位于西亚中部的伊拉克共和国,古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自古被称作伊甸园的所在地,是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乡。20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资源开发和石油工业发展,伊拉克和其他西亚国家仰仗石油出口换回巨额美元,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致富。这些国家虽然富裕但劳动力极其匮乏,大批工程项目待建。

伊拉克地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对外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经贸部国外经济合作局组织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中国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和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等中国企业率先进入中东市场,伊拉克当时则是中国企业对外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时间最早、合同额与营业额最大、劳务输出人员最多的国家。可以说,伊拉克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的起始市场。这项业务在中国过去是前所未有的。在20世纪整个80年代,伊拉克也是我国在世界各地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和海外投资的最大市场。

1985年3月,中国建设部部长芮杏文访伊拉克,在希尔顿饭店举行盛大招待会,邀请在伊开展业务的东西方各国大承包商参加。图为作者蔡玲(右一)应邀与欧洲某国承包商交流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我国在伊拉克的业务迅速萎缩。最重要的,经贸部引导我国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相继开拓了亚、非、欧、澳市场,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开展了经济合作,业务范围除传统的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和境外投资外,也拓展到海外资源开发,合作建厂,跨国并购,跨国物流,加工装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资本运作掌握生产、研发与销售,企业整体海外上市或部分上市,境外发行企业债券以及进出口贸易、科技合作、人文交流、构建双边经济合作区等各种领域

1985年3月17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巴格达希尔顿五星饭店举办招待会(中为本文作者蔡玲)

伊拉克共和国

伊拉克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北接土耳其,东临伊朗,西靠叙利亚、约旦,南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面积44.1839万平方公里,国土大部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古老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两河在库尔纳汇合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东北部山区属地中海气候,其他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最高气温高达50摄氏度以上,冬季在0摄氏度左右。雨量较小,年平均降水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区700毫米。伊拉克人口约2310万,其中阿拉伯人占73.5%,库尔德人21.6%,其余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居民95%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

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地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伊拉克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4700年就已出现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如同中国的黄河、长江,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是人类最早的生存栖息地,也是古巴比伦文化的发祥地。阿拉伯古典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闻名世界的巴比伦古城遗迹和“空中花园”,则被国际公认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古老而美丽的巴格达,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闻名于世。漫步街头,随处可见以《一千零一夜》故事为题材的塑像

古巴比伦遗址

挖掘出土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遗迹,建于公元前6世纪,比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早400年

首都巴格达是一座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曾是西亚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油经济给巴格达带来活力,使它成为古老与现代兼容并蓄且极富魅力的著名中东大都市。巴士拉是伊拉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有石油管道直通巴格达。它是伊拉克的交通枢纽,有公路和民航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方城市摩苏尔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转站,现仍是伊拉克北方贸易交通中心和边防重镇,同时也是通往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区的门户和通往叙利亚、土耳其的交通要塞。

巴格达博物馆入囗,馆藏文物全部在地表以下,作者蔡玲1984年去参观就相当现代化

伊拉克历史上曾遭波斯人、阿拉伯帝国、蒙古和奥斯曼帝国等入侵和统治。1920年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1年8月独立,建立费萨尔王朝。1958年7月14日,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79年侯赛因·萨达姆(1937年4月生于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全面接管政权后,以阿拉伯人特有的经商头脑,利用石油收入加速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伊拉克率先致富,曾被联合国誉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萨达姆本人被联合国誉为“最具经济头脑的发展中国家总统”。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伊工作期间,经常前往“萨达姆国际机场”迎送国内来伊人员,陪同他们前往我工程、劳务项目点考察调研,或与伊方有关人员谈判、交涉。那时,“萨达姆国际机场”,都市中的星级饭店,通往周围邻国和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河流上的大小桥梁,城市建筑,工业设施……都已相当现代化,很多建筑非常豪华。这个干旱少雨的半沙漠国家,硬是在地表下构筑了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使在地面上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绿化带。一次我赴科威特出差,50℃的高温下巴格达至科威特的高速公路两旁的沙漠热得可以烫熟鸡蛋,而公路上的沥青却没有一丁点软化,汽车风驰电闪般高速急驶。上世纪80年代,这个古老的国家就已处处洋溢着现代化气息,正以古都新貌迎接世界各国客人。

1984年,本文作者蔡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济参赞处办公楼前留影

小小的阿拉伯半岛的石油储量占全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二。与其说这个半岛浮于地中海和波斯湾之上,莫如说这个半岛是浮于油海之上。石油,作为极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其重要战略意义尽人皆知。难怪这个半岛上的国家战火不断。而伊拉克的石油储量据最新报道极有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一。

石油,使伊拉克一夜骤富,也使伊拉克陷入战火与灾难。成也油败也油,可谓祸起萧墙!1980—1988年,伊拉克同伊朗爆发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1984—1987年我在伊拉克常驻,又短期三次赴伊拉克,正值两伊战争期间,多次亲历导弹和炸弹爆炸,死里逃生。我能听到导弹和战机飞行时的呼啸,有时导弹和炸弹就在我驻地附近爆炸,震耳欲聋,把我紧闭的房门和窗户震开,玻璃震碎,无论坐着、站着还是躺着,巨大的爆炸和冲击波令我感觉好象地震,随之整个房间甚至整栋楼哗啦啦一阵声响。有一次导弹正好击中附近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校,伤亡惨重。

1984年,本文作者蔡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济参赞处办公楼前留影

1990年,伊拉克出兵吞并科威科,美国总统老布什陈兵海湾引发海湾战争,伊拉克受到联合国制裁。2003年3月20日,小布什又发动伊拉克战争。20多年的战乱与10多年的制裁,这个美丽的国家由富裕走向贫困。

巴格达

坐落在底格里斯河两岸的巴格达,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都市。乘车至枣拉公园,乘电梯登上55米高的枣拉塔塔顶的餐厅,从反光隔热的玻璃向外眺望,巴格达媚人的姿容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玉带般的底格里斯河缓缓穿越而过,把整个市区分成东西两半。河两岸高楼簇起,大厦林立,与带有金色塔尖和蓝色圆顶的清真寺相映成趣,充满古今交融的情调。记得,我初抵巴格达第二天,完成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张大使要会见客人,经参处闫培德参赞叫我在经参处的院子里剪些鲜花,把客厅布置一下。啊,满院的大玫瑰,黄橙橙的大柑桔!我和一名印度雇员是蹬着几级梯子才够上这些玫瑰花的。最值得一提的是伊拉克品种的大玫瑰和大柑桔。在整个巴格达,特别是富人区,一栋栋漂亮、别致的别墅周围,院子里、围墙边、马路旁种满了一人多高的玫瑰树,不但植株高大,大海碗般的花朵也比我在中国见到的玫瑰大几倍,色彩十分艳丽,一个个柚子般大的大柑桔也比我在国内见到的大得多。还有许多适于中东地区地中海气候半沙漠国度生长的我从未见过的其他品种的奇花异树,整个巴格达淹没在绿树与鲜花的海洋中。

伊拉克国花—红玫瑰

伊拉克人民与中国人民非常友好。男人英俊挺拔,健硕幽默,妇女特别是少女和儿童尤其漂亮,个个黑眉大眼长睫毛、高鼻梁,在伊拉克工作期间我从未见到一个单眼皮的。穿着质地考究、做工精细、式样别致的统一校服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排队走在大街上,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个个可爱漂亮!不论我这“老外”走到哪里,他们都对我这个黄皮肤的东方人抱以友好善意的微笑……这就是38年前我眼中的巴格达。

漂亮的伊拉克女大学生(右一为本文作者蔡玲)

可爱的伊拉克儿童

可爱的伊拉克儿童

可爱的伊拉克儿童

巴格达是一座拥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最早为萨珊王朝的一个荒村,其名意为“神赐”。到了762年,阿巴斯王朝第二代阿里发曼苏尔看中了地处水陆要冲、气候宜人的巴格达,下令在这里兴建新都,与中国唐朝的京城长安、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起成为当时的世界三大名城。

8世纪至13世纪,是巴格达的黄金时代。历史上最强盛的哈伦·拉希德时期(786―809年),城内大兴土木,一幢幢富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宫殿拔地而起。9世纪,拥有天文台和图书馆的“智慧宫”在巴格达兴建起来,成为学者文人云集之地。1179年建造了华丽多姿的阿巴斯宫,它是阿拉伯特色建筑艺术的代表作。1227年成立了穆斯坦西里亚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医生、数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及其他方面的学者。如今,穆斯坦西里亚大学这座古老建筑,与哈里发宫、阿巴斯宫、欧默尔清真寺、凯拉尼清真寺等一起,不仅为研究伊拉克历史和阿拉伯文化提供了实物,而且也成为各国人民向往的名胜古迹。

1984年,本文作者蔡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济参赞处办公楼前留影

巴格达又是一座饱经忧患、历尽沧桑的城市。1258年和1400年,两次毁于蒙古人的入侵。15世纪被波斯帝国统治,1638年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917年又处于英国占领下。兵燹、战火使巴格达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珍贵文物散失无存,古老建筑成为一片废墟。1958年,伊拉克人民推翻费萨尔王朝后,巴格达才恢复了昔日的光彩,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在宽敞笔直的林荫大道两旁,出现了一座座风格各异的高楼大厦。在现代化建筑旁,老区狭窄的街道、传统的阿拉伯市场、闪闪发光的清真寺的大尖顶,依然保留着阿拉伯城市特有的情调。几十个街心花园散布各处,把古老的城市点缀得色彩缤纷,妩媚动人。底格里斯河上,一座座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大桥,犹如一道道彩虹飞架两岸。繁华的拉希德大街是全城的商业中心,街上车辆川流不息。这里既有现代化的超级市场,又夹杂着一些阿拉伯式的古老店铺。

位于巴格达城郊、建于二千年前的忒息丰拱门,在始于2003年3月20的伊拉克战争中毁于联军战火

位于巴格达城郊、建于二千年前的忒息丰拱门,在始于2003年3月20的伊拉克战争中毁于联军战火

位于巴格达城郊、建于二千年前的忒息丰拱门,在始于2003年3月20的伊拉克战争中毁于联军战火

位于巴格达城郊、建于二千年前的忒息丰拱门,在始于2003年3月20的伊拉克战争中毁于联军战火

东方市场是巴格达最典型的阿拉伯市场,市场上货摊林立,人群熙攘。当时我国驻外人员收入很低,面对极现代化的超级市场,西方国家的高档商品应有尽有,特别是极富特色的阿拉伯市场,世界著名的波斯地毯、阿拉伯挂毯,精美的纺织品,各种阿拉伯世界手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我只能一饱眼福,根本无钱购买。

巴格达的博物馆多达几十家,其中最大的博物馆是位于库尔哈区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它是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可与英国博物馆齐名。

伊拉克博物馆大门,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遭到破坏

《一千零一夜》的故乡

古老而美丽的巴格达,以《一千零一夜》的故乡闻名于世。漫步街头,随处可见以《一千零一夜》故事为题材的塑像。注视这些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塑像,使人恍如置身于故事之中,同时又使人想到阿拉伯人在中世纪对沟通东西文化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从中国驻伊使馆经参处穿过底格里斯河吊桥,来到河畔边的艾比·努瓦斯大街,那里矗立着山鲁亚尔国王谛听山鲁佐德王妃讲故事的雕像。雕像置于约1米高的基座上,山鲁亚尔半躺在床上,床前站着美丽文静的姑娘山鲁佐德。这是《一千零一夜》中最迷人的故事之一,其中叙述山鲁亚尔暴戾恣睢,每夜要娶一名妃子,翌日清晨便将其杀掉。聪明美丽的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少女们,自愿嫁给暴虐的国王,新婚之夜,她站在国王面前开始讲述娓娓动听的故事。故事跌宕起伏,延绵不绝,国王听得如醉如痴。每到紧张精彩处,天色正明。国王听故事心切,只得暂时放下杀死姑娘的念头。到了夜里,又要山鲁佐德继续讲下去。这样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深受感动,决定娶山鲁佐德为妻,不再残杀其他姑娘。这组雕塑生动再现了姑娘和国王的神态,堪称雕塑中的杰作。

古老而美丽的巴格达,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闻名于世。漫步街头,处可见以《一千零一夜》故事为题材的塑像

穿过底格里斯河大吊桥,来到河畔的艾比·努瓦斯大街,河边矗立着山鲁亚尔国王谛听山鲁佐德王妃讲故事的铜像。铜像立于一米高的基座上,国王半躺床上,床前站着聪明美丽的姑娘,正娓娓讲述迷人的故事

巴格达另一组著名的雕塑,是坐落在繁华的萨阿敦大街街心花园中央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组雕塑也是《一千零一夜》脍炙人口的故事。相传樵夫阿里巴巴在砍柴回来的路上,偶然发现一伙强盗隐藏财宝的秘密洞窟,并听到了进入洞窟的秘诀。夜深人静时,他模仿强盗念诀入窟,装走了几袋金币分发穷人。强盗得知此事后,便设毒计欲置阿里巴巴于死地。强盗头子装扮成卖油商,与另2名强盗一起,赶着一群驮着38个油坛的骡子到阿里巴巴家借宿。这38个油坛中,除一坛盛油外,其余各坛中各藏1名强盗。阿里巴巴的婢女莱佳娜发现了强盗的阴谋,悄悄将强盗带来的那坛油烧沸,浇入另外37个坛中,烫死了里面的强盗,然后又杀死了其他3名强盗。在这组雕塑中,机智勇敢的少女正站在螺旋叠起的最高的一个坛子上,用盛着沸油的瓦罐向坛里猛浇,神形十分动人。我亲眼所见,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涓涓流水从姑娘手中的瓦罐由高到低依次一一流入下面38个坛子中,从坛中溢出的水再由高到低一一顺着38个坛子淌入最底层的池里。整座雕塑漂亮动人之极。伊拉克能工巧匠们的这些艺术杰作,使巴格达这座古老城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是《一千零一夜》中又一个脍炙人囗的故事。这组著名雕塑位于繁华的巴格达萨阿敦大街街心花园中央。每天定时,水从姑娘手中的瓦罐中流出,依次流进下面的38个坛子,注满,再从最底下第38个坛子溢出,注入底层的水池

我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带领国内来人参观巴格达市容时,总是带他们来到这两座雕塑前拍照留念。我从小是看着“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神灯”“飞毯”等《一千零一夜》故事长大的,我也买了很多《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小人书。但在那次史无前例的“文革”中,这些画面异常精美的小人书也被当作毒草没收,付之一炬。这些极具阿拉伯色彩的艺术雕塑,堪称世界瑰宝,2003年3月20日在以美英为首的联军炮火中许多遭到损毁。

本文作者蔡玲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雕塑前留影

巴比伦

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便是蜚声世界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巴比伦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相当繁华,是古代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城市。曾到这里考古的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感叹道:“它的壮丽超过世界上的任何城市!”

巴格达南90公里处,是蜚声世界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城门原由巴卜和以拉两个阿拉伯字组成,意为“神门”。城内宫殿的墙面也同城门一样,用砖砌成各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巴比伦古城宫殿的墙面也同城门一样,用砖砌成各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巴比伦战略地位重要,且水草繁茂,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有史以来是两河流域古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前6世纪(比我国秦始皇时代还早400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了新巴比伦城,共有三道城墙环绕,城墙每隔40多米便有一座塔楼,共建塔楼300多座,还有56座浮雕。城里街道宽敞笔直,纵横交错。莫卡卜大道是当时的主要街道,皇宫就坐落在大道西侧。皇宫由5个庭院组成,每个庭院都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宫殿的墙面同城门一样,有各种动物浮雕,举世闻名的“空中花园”,就建在南宫院外。工程之艰巨浩大,丝毫不亚于400年后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

挖掘出土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遗迹,建于公元前6世纪,比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早400年

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地理变迁,古巴比伦城堡和“空中花园”逐渐衰败、湮没,被泥沙深深埋在地下。近代,伊拉克政府对巴比伦古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我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去过几次巴比伦遗址,从被部分挖掘出土显露地表的断壁残垣、古道遗迹中,不难窥见古城当年的盛貌与辉煌。

巴比伦古都的重要建筑之一——“伊斯特”城门,经修葺以新的面貌迎接各国观众。城门的墙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玻璃,构成各种动物的图案。被挖掘出土的断壁残垣上各种动物的浮雕亦清晰可见,个个栩栩如生,足见数千年前人类对动物的尊敬与热爱,以及雕塑工艺的精湛。

巴比伦古都的重要建筑之一——伊斯特城门(仿),城门墙上镶篏着各种琉璃制动物图案。城门原由巴卜和以拉两个阿拉伯字组成,意为“神门”

巴比伦古都的重要建筑之一——伊斯特城门(仿),城门墙上镶篏着各种琉璃制动物图案。城门原由巴卜和以拉两个阿拉伯字组成,意为“神门”

在出土遗址的北端,有个出土后的巨大石狮——“巴比伦狮”,身长3米,高2米,宽1.5米,是用一整块青灰色的巨石雕凿而成。石狮昂首屹立在一块长方形石基上,狮前爪下踩住一个象征敌人的仰面朝天的石头人,意寓巴比伦的强胜无敌。精雕细刻的石狮,足见古巴伦人高超的技艺。

巴比伦獅,身长3米,高2米,宽1.5米,用一整块青灰色巨石雕凿而成。石獅昂首屹立在一块长方形基座上,右爪踩住一个象征敌人的仰面石人

本文作者蔡玲在巴比伦狮前留影

古城遗址旁,建了一座巴比伦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巴比伦古城模型和“空中花园”模型以及挖掘出土的大量古巴比伦时代的文物,有金银珠宝、日用器皿、玉器、石器等。在众多展品中,一块大石碑特别引人瞩目。石碑高约2米,宽0.5米,上面用古巴比伦文字镌刻着3700多年前汉穆拉比国王制定的古代最完整的法典,碑上还有这位国王的雕像。但此碑是复制品,原物已于1901年被法国人盗走,陈列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1988年和1990年,我曾两度在巴黎卢浮宫目睹这一旷世珍宝。

伊拉克博物馆内汉谟拉比法典及上方的汉谟拉比塑像

伊拉克博物馆内汉谟拉比法典及上方的汉谟拉比塑像

啊,巴比伦,你,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你象征着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人类历史永存!巴比伦文明永存!

要和平,不要战争!

写于2022年4月27日

伊拉克博物馆内景

伊拉克博物馆内景

伊拉克博物馆内景

(关于巴比伦,详见2022421日发布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呼唤》一文)


作者相关文章

1.【红色记忆】听父亲讲长征 ‖ 蔡玲

2.【红色记忆】长征精神万岁 ‖ 蔡玲

3.【红色记忆】海军少将蔡长风:盐阜区送来的甘露

4.【红色记忆】海军少将蔡长风:自己动手 解决困难——在新四军独立旅

5.【红色记忆】忆难忘往事——纪念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邓宛如

6.【记忆】忆父亲蔡长风二三事‖蔡玲

7.【记忆】小时候,爸爸为什么给我起名“蔡鹤林”‖蔡玲

8.【红色记忆】毛主席教导我们将革命进行到底‖蔡长风

9.【红色记忆】挺进鲁南‖蔡长风

10.【红色记忆】合编华东野战军前后‖蔡长风

11.【红色记忆】运动战中的物资保障——忆莱芜战役‖蔡长风

12.【记忆】我在华野留守处和南京大方巷的童年‖蔡玲

13.【红色记忆】临危受命 奔赴前线‖蔡玲 蔡和平

14.【记忆】我的福州别样童年‖蔡玲

15.【记忆】我在尼泊尔过春节‖蔡玲

16.【记忆】难忘印尼苏门答腊之旅‖蔡玲

17.【红色记忆】万隆精神 永放光芒‖蔡玲

18.【散文】百兽之王的悲惨灭绝‖蔡玲

19.【论苑】把其他生命推下悬崖,他正站在悬崖边上‖蔡玲

20.【散文】啊,牠们曾如此美丽!‖蔡玲

21.【红色记忆】发展经济 保障供应——在滨海军区建设根据地‖蔡长风

22.【红色记忆】抗战时期滨海军区后勤部在上海的隐秘工作‖蔡玲

23.【记忆】上海Richard’s Hotel(理查饭店)——我的上海童年记忆‖蔡玲

24.【散文】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呼唤‖蔡玲

25.【生态】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盼母归——纪念世界地球日‖蔡玲

26.【散文】难忘美索不达米亚‖蔡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蔡 玲(中国驻伊拉克共和国大使馆原三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