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闻县中小学生“贵生杯”征文比赛:152号作品】 余书庭 ||​雷音仍唱

 徐闻校园文学 2022-05-16

雷音仍唱

徐闻县实验中学高三(2)   余书庭
  

中华传统文化,自古辈就流传下来的东西,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人类的奇迹。

可到了如今,这些无法用价值估算的遗产,还剩下多少?这是我一直都在追寻的问题,我走遍了中国大陆南北方,得到的答案,却是令人揪心的。

遗失的总比保存下的要多的多,剩下的也在缓慢地流失,对此,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宏伟的巨人变老,驼了背,无声地走向自己的黄昏。

但好在有些人仍在坚持,用那铿锵有力的唱腔与行如流水的动作,在那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演绎着一场又一场令人拍手称快的戏曲。

那是在2045年的一个夏天,我南下调查南方传统文化的情况,偶然到了一个这样的地方,一座被冠名为人间仙境的原自然生态城市——徐闻。

我开着车在城里乱逛,感受这里独有的人文风情,忽然,在经过地标建筑登云塔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篇海报。令我惊讶的不是现在还有人在用这种几乎绝迹的传播方式,而是海报上的内容。就在那晚,也是6月13日晚上,徐闻县人民大剧院将出演不下十部传统戏曲。

带着疑惑,我到官网上去看了一下。售票仍然在继续,但已经了卖出近一万多张,即将告捷。

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脑热就下单买了票。既然花了钱,那么到时就去看一看吧。

到了那天,我一个人来到了海安镇,那也是大剧院所在的地址。但半路堵车,一眼望去,一条钢铁洪流向前缓慢流淌着,似乎看不到尽头。在车流中还有几十名交警正在维持着秩序,何想而知来的人很多啊。

临近八点,我还是按时到了大剧场,给了票,买了点吃食,进了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戏曲在八点半开始,还有些时间,我看了看剧场里,竟是一些年轻的面孔,都是学生啊。

周围的一个老哥看出了我的疑惑,跟我说,这些都是学校组织学生来看的,开放给外面公众的不多,抢到票的都是一件幸事。

我问这位老哥,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哥回答道,当然是为了让这些读书娃感受传统文化,以不至于让这文化没了根,失了源,断了流,再说了,现在的娃娃们都喜欢听,除了电子产品以外,这是他们唯二的娱乐方式了。

我感到很震撼,这种文化自觉在其他地方是少的可怜,更不可能在现在年轻人这个层次出现。

看着面前的场景,我在之前还固执地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只追星,学潮流,对这些传统的文化是嗤之以鼻的。也就是因为是那样,很多传统文化都遗失了。

在我还未完全从中清醒过来时,忽然的一阵锣鼓敲响,待一声唢呐响起,首戏开始了。

幕布后走出几人,踏着有力的步,伐挥舞着枪棒,为首扮演罗章的戏员张口就是一道如雷霆般清唱:

 “各三军,战场准进不准退,抗命之人斩命亡……”    

听这曲儿与唱着内容,我想这应该是著名的雷州剧《二弃寒江》吧。

我坐了下来,细细品听,看那剧上人儿踏着游步,气势对唱,演尽一对夫妻恩爱断裂,落得阴阳两相隔的悲惨结局。

一曲唱罢,但那冲击心弦的戏腔带来的震撼仍然停留在我的心中,仿佛这场戏曲还未完结。

我不禁加入了人民的欢呼声中,毫不吝啬的去赞美。是啊!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与时代的潮流不相吻合,但仍然有很多人愿意去听、去唱、去传承、去发扬。

此后,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来这里,来到徐闻大剧院,买个票,来三两酒花生,听上一曲,继续感受令人头皮爽麻的观感冲击。

在此笔末,我仍然能够感受到,即便是换了人间,时代与发展毫不顾及地前进,在这片土地仍然会传唱着徐闻人民深爱的戏腔与曲儿。

这是徐闻人民深入骨髓的文化信仰,是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雷州剧文化得以留存的热土。


指导老师:许智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