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测试题
2022-05-16 | 阅:  转:  |  分享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
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A.月亮B.蜡烛的火焰C.日光灯D.北斗星2.打雷时,总
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
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3.要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
,可以从地球上直接向月球发射A.次声波B.超声波C.激光D.以上三种都可以4.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A.会减小B.不变C
.会增大D.都有可能5.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手”的影子B.透过水珠看到放大的字C.筷子在水中“弯折”D.小
鸟的倒影6.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茶杯在镜中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水中筷子“变
弯”D.街头路口的“凸面镜”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在任何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8.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玻璃D.真空9.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
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
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10.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是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D
.先变短再变长11.小王在参加校运动会的百米跑比赛时,观察到发令枪响的时候枪也在冒烟,小王想,裁判员该如何计时呢,请你帮忙判断A.
看烟计时B.听枪声计时C.看运动员起跑计时D.都可以1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m/s,光年是__的单位.13.校园运动会上的
百米赛跑比赛,记时员按表计时应该根据发令枪弹药爆炸时产生的___________(声音/烟雾),在百米赛跑比赛中,计时根据发令枪弹
药爆炸声音和弹药爆炸冒烟计时会产生一定误差,这个差误大约是___________s.(声音的速度为340m/s)14.一天晚上,小
李正在家里看书,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很响的炮竹声与放烟花的声音,剧烈的爆炸声让他难以安静的看书学习.(1)炮竹声是通过_______
传播到小李的耳朵里.(2)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看到烟花后2秒才听到烟花的爆炸声,那么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
___________m.15.如图,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
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说明光______________.16.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
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说明光___
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7.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
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18.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
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___________)19.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
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
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相同时,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
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
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操作:保持_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____,测量并比
较影子长度L的大小.20.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
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
__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
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
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
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_____
_;不足:______.2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1)如图甲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
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选填
“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_____、_____、_____像;(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
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的像.22.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
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
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
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
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______传播的。(2)如果要让这束
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23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
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
m,它成像在距小孔15cm,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_____A.倒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________的关系.(3)分析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
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4)小明和小红明白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就是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5
)小明和小红还联想到:在太阳光或者日光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地面上就会形成影子.细心的小明进一步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
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
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②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
的影子(如图b)③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_______
_(填“深”或“浅”),这时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
老师,我明白了!”请你替小明回答:原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若四周都有光源,就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填一种应用)
就运用这一结论.参考答案1.D【解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A.月亮是反射太阳光,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BC都是人造光源,
D属于天然光源,符合题意为答案.2.B【解析】打雷时,闪电的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声速和光速的具体应用.首先要知道二者的速度,其次要明白声音和光是同时产生的.3.C【解析】【分析】【详解】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但真空不能传声;月球的表面是真空,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波,所以不能用来测量地
球到月球的距离,而光可以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可以用激光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故选C.4.A【解析】【分析】【详解】光在真空中
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减小,故选A.5.A【解
析】【详解】“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水珠相当于是凸透镜,透过水珠看到放大的字,利用的是放大镜原理,是光
的折射的缘故,故B不符合题意;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是平面
镜,小鸟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
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则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详解】A.“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的,故A不符合题意;B.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水中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
合题意;D.街头路口的“凸面镜”的应用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
象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以及生活当中出现的现象。7.C【解析】解: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B、光是真实存在的,光
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故B错误;C、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故C正确;D、光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O8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故D错误.故选C.【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
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为了描述光
的传播,物理学上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属于模型法的思想;(3)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lO8m/s,
所以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传播的条件和特点,即要求同学们对此应熟练掌握.8.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
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而且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光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不同种介质中光传播的速度不同,而且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
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最大的,故答案为D9.B【解析】【分析】【详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
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10.D【解析】【分析】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
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详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
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
子再次变长,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D.11.A【解析】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应该看烟计时.答案选A
.12.3×108长度【解析】【分析】【详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天文学中一般用光年作为长度单位,即是光
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1光年=365×24×3600×3×108m/s=9.4608×1015m.13.烟雾0.29【解析】
【详解】烟属于光信号,光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所用的时间可以忽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较慢,传播所用的时间不能忽略,所以终点计时员
应看到发令枪发出的烟雾开始计时,这样误差较小;当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是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
这个误差是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由v=s/t知道为t=s/v=100m/340m/s≈0.29s。14.【答题空14-1】空
气【答题空14-2】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答题空14-3】680【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
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炮竹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李的耳朵里的;(2)小李同学觉得总是先看见烟花后听到爆炸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
音的传播速度;若看到烟花后2秒才听到烟花的爆炸声,则由v=s/t知道,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是:s=vt=340m/s×2s=68
0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路程的计算,需要知道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15.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析】1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
用有:排直队、打靶时“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2、解: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
理,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即三点同线.故答案为是沿直线传播的考点:光焰直线传播的应用点评:光的沿直线传播原理,用途很广,除上述几
种外,还有像小孔成像、手影、皮影戏等.16.不能能【解析】【分析】【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
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玻璃钟罩内没有空气时,仍然可以看到秒针在不停地转动。17.【解析】试题分析
:如图所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每条光线通过小洞都是沿直线传播的.两条光线的交点就是电灯的位置S,故作图为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
直线传播18.【解析】【分析】【详解】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图中黑点E表示青蛙的
位置,将E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E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
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点睛】考点:本题考查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点评:本题通过作图的方式考查了光是沿直线
传播的性质,题目应用了成语故事,是一道好题。19.点光源高度越大,影长越短减小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
位置(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解析】【分析】【详解】(1)分析表格中的光源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知道,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
,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时,光源的高度从20cm增加到60cm时,影子的长度从30cm变成了6cm,所以得出结论是
:当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相同时,点光源高度越大,影长越短;(2)由表格数据知道,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变形量分别为15cm;5
cm;2.5cm;1.5cm,所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减小;(3)由控制变量法知道,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
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需要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影子的形成及利用了控制变量
法研究影子的长度与光源的高度、木条与光源的距离的关系,需要知道,同一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20.暗当物高和物距一定
时,像距越大,像越高半透明膜上呈现像比较清楚屏太小,不能呈较大的像【解析】(1)为了更容易观察成像的特点,在暗的环境中容易清
楚的观察到像,所以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当像距越大时,像高越高,且像高与像距成正比,所以得出的探究
结论是:当物高和物距一定时,像距越大,像越高;(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
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
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此装置的好处和不足是:好处:因为成像在半透明膜上,且外筒不透明,所以成像效果好,即使在较亮的环境中也
能清楚的观察到像;像距调节方便;不足:像成在内筒中,不便于测量像的大小;外筒不透明,不便于测量像距的大小;限于内筒的直径,不能成较
大的像.21.三个小孔和蜡烛在一条直线上膜倒立缩小实太阳【解析】(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当三个小孔与烛焰、眼睛在同
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后面的蜡烛;(2)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实际是利用了小孔成像,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
,可以看倒立、缩小的实像;(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
,所以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22.沿直线点燃浅盘中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墙面上的光点在晃动【解
析】【分析】【详解】[1]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
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可以用酒精灯对空气加热,使空气
变得不均匀。[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墙面上红色光点会移动,因为光线通过不均匀的介质,不在沿直线传播。23
.C;孔的形状;甲丙太阳浅不会形成影子无影灯【解析】【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1)蜡烛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经过小孔射在半透明纸上,从而形成一个倒立的烛焰的像;像的大小与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有关,若像距大于物距,像大于物;若像距小于物距,像
小于物.(2)(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4)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实像;
(5)要知道小明明白了什么,必须清楚实验的探究过程:在木块旁边点一根蜡烛,影子较明显,在木块旁边点两根、三根影子逐渐变得不明显,若
在木块旁边点很多蜡烛,则木块的影子消失,由此小明得到了结论;联想生活中物体周围有很多光源且没有影子的例子.【详解】(1)小孔成像成
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像到小孔光的距离15cm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20cm,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选C;(2)甲图和乙图中孔的形状不同,物体(蜡烛焰)形状相同,所成的像的形状相同,由此可见: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的关系.(3)甲图与丙图中物体的形状不同,小孔的形状相同,所成的像的形状不同,由此可见: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5)通过老师的实验可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浅,或影子越不明显;原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当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例如:为防止做手术时出现影子影响手术的进行,手术室内用的无影灯,就运用这一结论.故答案为(1)C;(2)孔的形状;(3)甲;丙;(4)太阳;(5)浅;不会形成影子;无影灯.【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特点,以及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判断,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从题干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页,总2页试卷第1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3页答案第1页,总2页
献花(0)
+1
(本文系骆骆课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