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 1998年,当天后王菲和那英的那首神曲,《相约九八》传遍大街小巷的时候,18岁的东北姑娘隋金荣从哈尔滨一路向南,直奔大连去了。 回家过年的老乡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可好了,在大连打工,就跟天堂一样舒服。 隋金荣从小没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跟着二哥的货运重卡,去县城周边送货。 那时候,坐在二哥的副驾驶,听着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和卡车轱辘摩擦地面的咆哮声; 再看着眼前一帧一帧往后倒退的风景,和远处不断地越来越近,然后又不断地被落在后面的路标。 隋金荣觉得,全世界最酷的人,就是开着那辆重卡的二哥。 后来二哥没了,接触重卡的机会也没了。 这次出走大连,隋金荣是和同村的小姐妹一起偷偷走的。 没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更怕他们反对。 不过令隋金荣没想到的是,到了大连以后,她才发现: 那里的打工生活,不仅跟天堂沾不上边,而且简直像是堕入了地狱。 为啥呢? (隋金荣) “来吧来吧相约一九九八,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心相约心相约,相约一年又一年,无论咫尺天涯......” 天生一副好嗓子的隋金荣,哼着东北老乡那英的神曲。 落地大连后,她跟着服装厂的招工大叔,进了服装厂。 几天的简单培训后,她成了制衣流水线上的一名缝纫工。 而这一年,在服装厂之外,中国还发生了很多大事,咱由近及远了说。 先是隋金荣的东北老乡王健林。 这年足协半决赛在大连万达俱乐部上演,出场双方战斗正酣。 大连万达点球时输给了辽宁天润,结果老板王健林不干了。 他愤怒地退出大连万达俱乐部,理由是在足球赛场上,他感觉到了别的非正常气息。 其次是大连律师张辉。 那一年,这位叫张辉的律师,从某地坐上了一列直达大连的火车。 结果本应准点到达的列车,竟晚点了两个多小时。 为此,见多识广的张辉律师,一纸诉状将大连铁道运输公司告了。 他认为,火车晚点了,不能只在广播里道个歉,应该按照国际惯例给乘客退钱。 那时候,更揪心的是,长江全流域和东北嫩江、松花江等流域爆发特大洪水。 那场特大洪水,从1998年7月开始,一直持续了3个多月,到当年10月底,才彻底结束。 有些人很走运,捡回了一条命。 可有的人却永远被留在了那场洪水中,再也回不来了。 这些大事件发生时,18岁的隋金荣,正在服装厂硬着头皮,啃着白菜帮子,蹬缝纫机做衣服。 到后来,她实在咽不下那像猪食一样的饭菜,既寡淡又难咽。 于是,洪水结束时,隋金荣的服装厂历险之旅也画上了句号。 她拿着3190元工资,逮着机会逃出了服装厂。 揣着工资,在大连的街市上逛了几天后,隋金荣决定先回老家哈尔滨木兰。 几个月的打工,她无比清楚地确认了一件事: 大连根本不是打工人的天堂,打工挣钱也并没有老乡说的那么舒服。 自己还是回家乡,守着父母好好在当地挣钱吧。 木兰县是哈尔滨的产粮和产林县之一,1998年的特大洪水过后,很多的产粮区和林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隋金荣回去时,家乡正在搞重建,经济和她出去打工前,有了很多的不同。 为此,头脑灵活的父亲,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一辆小中巴,希望能培养两个女儿上县城跑客运。 隋金荣与妹妹隋金环从小就接触车子,于是父亲便选中她们俩。 但开中巴得有驾照,隋金荣和妹妹都没有,怎么办? 与家人商量后,隋金荣拿出自己所有积蓄,跟着妹妹去驾校学习。 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后,仅有初中文化的隋金荣,与妹妹双双拿到了B照。 之后,姐妹俩开着自家的小中巴,开始跑起了客运。 这一年,隋金荣20岁,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因为心眼实在,开车稳当,做事又利落豪爽。 一年之后,姐妹俩的小中巴客运生意,在县城渐渐有了不错的口碑。 隋金荣的桃花,也在这时候,悄悄开了…… 2001年,在跑客运的路上,隋金荣认识了同样跑运输的前夫。 隋金荣身量高挑,柳眉俊眼,性子热情,与别人特别处得来。 在不断的寒暄与交流中,他渐渐发现了隋金荣这姑娘的好,不由自主地动了情,逮着机会向隋金荣表白。 那时的隋金荣,刚刚21岁,还没怎么见过世面,人生阅历几乎为零,哪会看人? 对方三天两头示好、几句情话,她就已经自动缴械,接受了对方的求婚,稀里糊涂结了婚。 结了婚,有了家,隋金荣带着无限的想象,过起了自己婚后的小日子。 和所有女人一样,隋金荣以为,结婚就像童话那样美好。 可现实生活,从来不是童话,也从来没有现成的幸福美满。 刚开始,父亲特别舍不得这个最能干的女儿出嫁。 可是女儿的人生,迟早还得她自己过。 权衡之下,父亲将之前那辆小中巴,当做嫁妆直接给了小两口。 父亲本来是想,夫妇俩都会开车。 车子给了他们,女婿握方向盘掌舵,女儿在车里收钱。 只要勤快点,小两口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谁曾想,女婿是从小被宠着长大的妈宝男,梦想永远比脚下迈的步子大。 嘴上说着梦想,实际上只想混吃等死。 在县城里跑客运,来坐车的都是本地人。 隋金荣和妹妹一起经营时,为了多些客源,她们不仅把乘客送到家,有时还顺路带货甚至接人。 可结了婚,丈夫却坚决不干了。 丈夫不理解,一个跑客运的小中巴,为什么非要去揽这些杂活儿。 但隋金荣不那么想,在她看来,跑客运不是冷冰冰的只拉人就完了的活儿。 身在大东北,一年中有一大半的天儿都是冰天雪地。 老百姓出个门,就图个方便顺畅。 县城拢共就那么大,跑客运的那么多。 没点人情味儿,别人有那么多选择,为什么偏光顾你家生意? 再说了,免费接送一两回,大家都记着恩呢,谁还能一直都厚脸皮让人白干呢? 可好吃懒做的丈夫,怎么可能理解隋金荣的苦心? 两人意见不合,动不动就吵架,“我爸妈从来没让我干过这些,你有能耐你自己干吧。” 隋金荣愁得整夜失眠,但无论怎么劝说,就是说不动丈夫。 不到半年,丈夫扬言说,不干客运了,他发现了一条挣大钱的好路,要去试试。 原来,丈夫打听到一个国营小厂正在招工,可以入股分红。 丈夫说,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入的股达到某个标准,年底分红可以拿到20000多元。 每月300元的工资,干一两年的话,他们就发财了。 丈夫沉醉在未来的幻想中,只有隋金荣揣揣不安,她不确定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丈夫找她拿钱,拍着胸脯跟她保证说,这次他绝对好好努力,赚钱养家,隋金荣又心软了。 她跟丈夫商量,卖掉小中巴,再投资入股。 事情成了之后,隋金荣以为,这一回自己真的要变成阔太太了。 不曾想,几个月后,事情来了360度大转变,隋金荣懵了。 2003年,丈夫投资入股的工厂传来消息说,工厂没盈利,所有人只有每月300元的工资,没有分红。 彼时,隋金荣已经生下女儿,身体都还完全没有恢复。 之前跑客运,一个月下来,好歹也能有上千块的净收入。 现在,经丈夫这么折腾,收入却突然骤变成了300块,一家三口难道喝西北风吗? 隋金荣夫妇心慌意乱,日子根本没法正常过了。 怎么办? 更要命的是,这一年非典来临。 随着疫情的蔓延,全国各地都投入到抗疫的洪流之中。 除了重点疫情省市,各地的管控也都陆续从严。 只不过那时的科技还没有现在发达,人员流动还没有大数据追踪,也没有核酸检测一说。 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隋金荣夫妇赶紧将之前封存的驾照拿出来,B本换A本。 然后,两人把孩子留给父母,一起乘火车自哈尔滨南下,直奔大连。 到了大连,隋金荣靠着多年练就的嘴皮子功夫,拉着丈夫不停地上公交,下公交,再上公交。 干啥呢? 向公交车司机打听消息:哪家公交公司招司机,且男女不限的那种。 一个外来户,一上来就问这样的事,公交司机心里多少也有些不适。 所以,刚开始什么都不顺,什么都没问到。 自己的财富大梦碎了,眼下找工作又没有进展,丈夫又开始抱怨。 隋金荣没办法,主意是自己出的,活儿也只能自己找。 她晚上住旅馆,白天赶公交打听。 连续好几周之后,一位好心的公交司机告诉隋金荣,大连公交公司扩容,正在招司机,男女不限,有A照、身体健康就行。 千恩万谢后,隋金荣带着丈夫去了大连公交公司应聘。 面试、体检、实操等所有程序过完后,隋金荣夫妇都收到了录用通知。 公交公司的司机,月薪1500元,加班另算,一日三餐有补贴。 这个收入,是300元每月的5倍。 最关键的是,如果自己没有别的开销,钱可以净存。 隋金荣骨架子大,手长腿也长,从小就对开大车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成功当上公交车司机,满足了她儿时藏在心底的愿望。 因而,每天上班她都干劲十足。 有时,本地司机请假,若隋金荣刚好轮休,就请她代班。 代别人的班,每多开一个来回,可以多挣10块钱,多开就多挣。 隋金荣车技好,人又热情,每次轮休,都有人找她代班。 就这样,凭借23岁的年轻资本,隋金荣全年无休地坚持在公交行业打拼5年。 一次闺蜜聚会的机会,隋金荣又打听到新的赚钱门路。 但苦于存款不够,有点犹豫。 一心总想挣大钱,渴望过阔绰日子的丈夫却急了。 闺蜜说,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去拉煤,赚的钱比公交车司机多太多。 干这活儿,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有车,有么能租到车。 说白了就是,要么自己买车,要么去租车。 可不管走哪条路,都绕不开一个问题:钱。 权衡之下,隋金荣想租,这样成本小; 但丈夫想买,他觉得买下来,车是自己的。 最后,隋金荣说不过丈夫,只能妥协。 先前,她与丈夫开公交车5年,攒下15万元,又跟银行贷款21万,之后两人揣着钱,去了大连西边的鄂尔多斯。 这一年是2007年,隋金荣27岁。 彼时,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全国人民都在积极热闹地支持北京办奥运。 但鄂尔多斯煤场,一切都照旧: 几千辆重卡,呼啸而出,咆哮而来,除了运煤,大家不关心别的。 带着扯心的肉疼,花出36万元巨款,买回第一辆重卡新车后,隋金荣和丈夫带着挣大钱的梦想,加入了运煤大军。 重卡拉煤,一般按吨位算钱,按市场价,一吨大概300元—400元。 卡车的吨位越大,挣得越多,当然相应的,要求也更高。 加入运煤大军后,隋金荣才发现,自己竟然是运煤场上唯一的重卡女司机。 她家买的新车,装满一车的标准磅重,是70吨。 为了多挣钱,隋金荣和丈夫相互替换着,一天往返能跑满7趟。 相比于开公交,拉煤确实挣得多,但也确实辛苦,隋金荣每天都脏得不成样子。 灰眉黑脸,满身煤尘,浑身汗臭。 但几十万借款压在身上,每月需要还15000元。 隋金荣没时间抱怨,也没工夫照顾美丑,只能闷声不响干事。 但开重卡车这个活儿,要开得安全,就需要高度集中精力。 稍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车毁人亡。 很不幸的是,隋金荣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2011年,隋金荣开车在一个急转弯处,为了避让迎面而来的车,结果方向盘没打好,车直接翻进了路边的大坑。 隋金荣当场尾骨骨折,在医院病床上躺了整整10个月才痊愈。 最生气的是,自己倒下了,丈夫还不争气。 没有隋金荣替换的日子,丈夫自己开车拉煤。 结果因技术问题,与别人发生剐蹭。 事后不得不把车拉去修理,因为车子损毁比较严重,待整车维修好后,半年时间过去,拉煤的高峰期也过了。 钱没赚到手,丈夫又开始抱怨。 隋金荣刚刚出院,还不能开车。 无奈之下,她只好将车包出去,暂时靠租车钱生活。 结果,丈夫根本不上心,将车包给了一个新手司机。 车包出去还不满3个月,这位司机就发生了车祸,人轻伤,车却报废了。 这一次修车,又花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待修好时,隋金荣也康复到差不多可以正常开车了。 于是,她又拉煤大军。 但这一次,妈宝男丈夫却甩手不干了。 每天往返在煤场,没有娱乐,没有生活,甚至夫妇俩吃住都在车上。 丈夫觉得这样的日子,太苦了,因而打起退堂鼓。 隋金荣何尝不是这样呢? 可她没办法,买车欠下的钱还没还清,自己哪有资格说干就不干? 不干拉煤的话,开着这辆牛一般的重卡,又能干什么去呢? 隋金荣不知道,她只知道从小到大,她就喜欢开大车,而开大车也是她唯一能做好的。 于是,她坚持开车拉煤。 直到2017年,买车的钱刚刚还完,丈夫又开始作妖了,想要去做土地承包生意,搏一把。 隋金荣拗不过丈夫,便再次向亲朋好友们借钱。 好话说尽,借条打了一张又一张,最后隋金荣连凑带借,为丈夫筹集到50万元。 结果,历史惊人的相似,这50万元巨款,又被丈夫连本带利全部赔光。 这一年,隋金荣已经38岁,二娃刚满1岁。 这一年的隋金荣,又遭遇了人生的大地震: 50万元打水漂了,丈夫吓得魂飞魄散,偷偷跑路了! 那一刻,站在鄂尔多斯的运煤场边,隋金荣觉得,自己的人生像煤场一样,黑乎乎的,望不到一点颜色。 结婚本来是奔着幸福去的,可是自己一路闯荡,却越闯越不幸。 买车本来是想挣大钱的,可是一路走来,车有了,钱没了,丈夫也跑了。 万念俱灰之下,隋金荣绝望得想一死了之,一了百了。 关键时刻,妹妹隋金环问了她一句: 你要是死了,两个孩子怎么办? 2018年底,痛定思痛之后,隋金荣找到了跑路的丈夫,协议离婚。 两人从此一别两宽,各不相欠。 她不仅净身出户,还自愿扛起这50万债务,带着两个孩子走上了还债之路。 彼时,大女儿已读高中,小儿子才刚满一岁。 38岁的隋金荣,无依无靠。 她咬牙将女儿继续留在老家,把儿子绑在自己的腰上,每天继续拉煤,每月还钱。 平日里,她一边开车,一边捡空偷偷瞧瞧儿子。 有一次,她把儿子绑好后,因为路况复杂,就一直没顾上瞧儿子。 好不容易有休息时间,隋金荣一转身,看见儿子已经歪歪斜斜地拖着绳子睡着了,手里抓着没吃完的干粮,全身沾满干粮渣子。 隋金荣解开安全带,把儿子放平在驾驶后座的小床上。 再次绑好后,忽然就难过得痛哭失声。 后来,隋金荣在运煤之余,就在短视频平台分享日常。 没想到,一下子吸引了无数网友点赞和评论,她开始有了自己的粉丝。 待儿子稍微大一点,会走路时会说话时,还发生过一次让隋金荣心惊肉跳的危险。 当时,她刚把车开进煤场倒好,准备卸煤。 平时下车时,儿子总会对她说一句:妈妈别着急,注意安全。 偏偏那天,她下车着急,没听儿子说话就下去了。 没来得及跟妈妈说上话的儿子,于是坐在车门边等隋金荣。 卸完煤,隋金荣走到车门前,也没多想便伸手拉开了车门。 结果,一直趴在车门边等妈妈的儿子,毫无防备地就从两米多高的重卡车门那里,直接掉了下来。 隋金荣吓坏了,她惊慌失措地一把从车门下的煤堆上抱过儿子。 儿子边哭边气嘟嘟地对隋金荣说: “我就想跟你说一句,妈妈别着急,注意安全。 可我还没说呢,你就下车了,你一点都不听话。” 隋金荣闻言,母子俩蹲在煤堆上,抱头大哭。 有了这次惊险的经历,隋金荣觉得,儿子跟着她太危险了,还是得找个地方安置。 可是让他待在哪里去呢? 想来想去,隋金荣想到了已经快18岁的大女儿。 经过商议,女儿同意帮忙照顾弟弟。 隋金荣也不奢求什么,只提了一个要求: 怎么带都可以,只要让他活着就行。 之后,她返回鄂尔多斯,玩命地拉起了煤。 70吨重的卡车,隋金荣一个人一天往返7趟,忙碌的时候连饭也顾不上吃。 很多时候,为了赶时间,她几天都顾不上洗脸。 最忙碌运煤高峰期,有时甚至一个月不洗澡。 这样没日没夜地苦干3年后,50万巨额债务,终于接近了还完的尾声。 2020年,受央视邀请,隋金荣和妹妹隋金环一起,参加了央视的走村直播活动。 2021年春节前夕,隋金荣还完了50万债务的最后一笔借款,并用积攒的余钱,又买了一辆新的重卡。 还完债务,与一双儿女一起过春节,儿子提早为妈妈准备了礼物,并要求妈妈许个愿。 彼时,正好是隋金荣40岁的生日,看着一双懂事的儿女,隋金荣含泪许了个愿: 希望妈妈再多多挣钱,挣了大钱,给你们买个大房子。 年仅5岁的儿子,却抢着说:我不要大房子,只要能在家里拉粑粑,多大都行。 2021年春节过后,隋金荣将旧车包租了出去,又把新车整饰一新,和妹妹隋金环跑起了长途。 2022年,因为疫情的反复,她和妹妹还帮忙抗疫物资运输,当起抗疫志愿者。 如今,隋金荣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近500万粉丝。 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邻里长辈都亲切地称呼她“四丫头”。 网友们觉得这样亲切,没有距离感,因此也这么称呼她。 平时工作之余,她会整理好自己,化上精致的妆容,在视频里直播自己的工作日常。 有时她也会做带货直播,货品一般都是东北特产。 大家抢购完货品,隋金荣还会给大家唱歌。 隋金荣嗓子很好,歌声很有感染力。 特别是她唱那首《信天游》时,柔软又缓缓爬坡的嗓音,让人听着听着,便能从中感受到她蓬勃向上,又倔强顽强的生命力。 巴菲特说:“一个人必有一技之长,你擅长的东西谁也拿不走。 找到你不擅长的,然后规避它们,人生才会幸福。” 看隋金荣的人生,我常常不知不觉被她治愈。 如果不是刚好喜欢和擅长,如果人生还能有别的选择,有哪个女人甘愿没日没夜地在煤堆里讨生活? 女人天性爱美,也都期盼过着安稳的日子。 但隋金荣说:“干活的时候,我顾不上美丑。 我的活儿我得自己干,虽然有时候也觉得挺清苦。 但凭自己的本事挣钱,依靠自己的努力,过好日子,就总有盼望。” 作者:朱小鹿&一点新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