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月里的雨

 懒人阿哥 2022-05-16

1、书事小记

前两天读沈郎沈胜衣老师朋友圈,他提到一册《四季随笔》,英人吉辛所著。

沈郎那册《四季随笔》封面为黄色,旧书,李霁野翻译,峡西人民出版社。除了这册外,沈郎还一股脑买了一大堆的《四季随笔》,有英文版,李霁野翻译的有两册,不同出版社,另外一册看不清译者和出版社。这样倒好,外文版各家不同翻译风格都可以领略了。

自己也找到一册《四季随笔》,四川文艺出版社,译者为刘荣跃。明天在下一楼找书。

近来收书有土豪的气势,今日冒雨得书三册,《提头来见》,马陈兵老师著作,写的是中国首级文化史。马陈兵是谁?他生于60年代,广东潮汕人。作家诗人画家多重身份。近来读过他的《潮汕往事·潮汕浪话》 和《带着辣椒去上朝》,马陈兵老师的书是读姚峥华老师文章知道。

魏小河的《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他的书最近也读了两本,大多是读书笔记。如他说,读书,只为取悦自己。

图片来自沈胜衣老师朋友圈

2、五月的花

立夏刚过,广东的凤凰木四处放花,红艳艳的,无论住宅区或街头村尾,一簇簇一片片有如烧得旺盛火焰的凤凰花,让人顿感夏季的炎热已经落在身上了。

好友雨霖岳父家房子后面有一棵老凤凰木,估计此时也开花了。

去年去他粤父家,拍了很多的照片。

蓝花楹和凤凰花都是从沈郎朋友圈顺来,记得小妹去年拍得小镇公园里的蓝花楹,那时我还写了文字记录,把蓝花楹写成蓝楹花。

以前以为蓝花楹是蓝色的凤凰木,后来一查,才知道不是。

图片来自沈胜衣老师朋友圈

3、五月里的雨

五月的雨,立夏后的雨。
有雨的夜,聊茶。
嗜茶如命的友带了三泡茶叶过来,友讲:阿哥,我对茶叶完全没有底线。无法抗拒的热爱。

今晚喝了三泡茶都是同样的品种。不同的产茶区,不同的海拔高度。

友讲: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余韵好,香气沉,细腻,回味强,茶汤甜润。高山茶韵包括木质香,苔藓香,还有土壤的味道。

没喝过苔藓味的茶,问友这样的茶是否有泥味。

友讲:宋种,我个人认为,茶叶的初心就是大自然的气息。茶就是人在草木间。第一次品出苔藓味应该是三年前。一点点,泥味太重会混浊。严格来说应该是沙石味。

讲到茶树,友兴趣盎然,滔滔不绝地与我介绍:木质香必须是老茶树才能具备,很奇妙的,凡是茶龄有三十年以上的多少都可以品出来,真正意义的老枞必须五十年以上,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是真理。云南其实更多古茶树,单丛茶真正算是古茶树的有几千棵,历尽沧桑,茶汤入口马上可以感觉出来了,古茶树必须有一两百年以上才算是,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至最后,友说,阿哥,喝茶时,记得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除了佩服友对茶艺术的渊博外,更令人钦佩的是,品茶聊天时,随口而出的的许多国学经典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月的夜,雨是白色的
有雨的夜,心安恬
天台帐篷里听雨第四夜,立夏后的二十一场雨,昨晚十点半左右开始,至凌晨四点。

不大的雨,疏密适中,帐篷里清凉,帐篷顶雨声似天籁之音。

除了雨声,除了偶尔两盏失眠的灯光,夜,静的。
枕着雨声,全身放松,随即入梦。

雨夜,依稀中,重游了北海道,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花海中……

壬寅年四月十六日,整理于静心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