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灵龟八法的含义 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 “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做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方法。二、灵龟八法的源流
灵龟八法的理论基础与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其起源也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早在《易经》中就出现了 “灵龟”二字,而且《易经》中“河图洛书”、八卦中“九宫八风”等,为灵龟八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代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首先提出了飞腾八法的学术思想。八脉八穴的文字记载则首见于窦汉卿的《针经指南·流注八穴序》,提倡八法流注,察日时之旺衰,按时治疗。灵龟八法完整地提出首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该书卷四详尽地记载了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八穴配合歌和逐日干支歌等内容,并指出灵龟八法是由戈腾八法、八脉八穴和子午流注等学术思想经整理而成的。 三、灵龟八法的组成 1.八卦九宫 八卦是古人取阴阳之象,结合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作成的,其用“——”代表阳,用“一 一’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其卦形可概括为: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的名称和图像结合四方即为九宫。具体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寄于坤局。 2.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和照海。八脉交会穴 | 穴名 | 所属经脉 | 关系 | 所通经脉 | 主治范围 | 公孙 | 足太阴脾经 | 父 | 冲脉 | 心、胸、胃.病证 | 内关 | 手厥阴心包经 | 母 | 阴维脉 | 足临泣 | 足少阳胆经 | 男 | 带脉 | 目外眦、耳、侧头、颈肩、胸胁病证 | 外关 | 手少阳三焦经 | 女 | 阳维脉 | 后溪 | 手太阳小肠经 | 夫 | 督脉 | 目内眦、耳、头项、肩胛、腰背病证 | 申脉 | 足太阳膀胱经 | 妻 | 阳跷脉 | 列缺 | 手太阴肺经 | 主 | 任脉 | 肺系、咽喉、胸膈病证 | 照海 | 足少阴肾经 | 客 | 阴跷脉 |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八卦、九宫、八穴关系 | 八卦 | 乾 | 坎 | 艮 | 震 | 巽 | 离 | 坤 | 兑 | 九宫 | 六 | 一 | 八 | 三 | 四 | 九 | 二、五 | 七 | 八脉交会穴 | 公孙 | 申脉 | 内关 | 外关 | 临泣 | 列缺 | 照海 | 后溪 |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 | 代数 | 10 | 9 | 8 | 7 | 天干 | 甲己 | 乙庚 | 丁壬 | 戊丙癸辛 | 地支 | 辰戌丑未 | 申酉 | 寅卯 | 巳亥午子 |
八法临时干支代数 | 代数 | 9 | 8 | 7 | 6 | 5 | 4 | 天干 | 甲己 | 乙庚 | 丙辛 | 丁壬 | 戊癸 |
| 地支 | 子午 | 丑未 | 寅申 | 卯酉 | 辰戌 | 巳亥 |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曰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四、灵龟八法的临床运用 1.开穴法 运用灵龟八法,是将日、时的干支数字共同加起来,得出四个数字的和数,然后按照阳日除以9、阴日除以6的公式,用所得商之外的余数,对应八卦分配某穴的数字,就是当时应开的腧穴。公式:(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 (阳)或6 (阴)=商……余数,为对应所开之穴。例:某患者2016年11月22日15时05分治疗,运用灵龟八法应取何穴?上述推算已知2016年11月22日干支为戊申,15时05分干支为己未。代人公式为:(7+9+9+8)÷9=3……6,对应为公孙。2.定时取穴,配穴治疗 根据病情选取相适应的八法开穴的穴位,再配以适当的经穴进行治疗。例如:头面之疾可选后溪、列缺、临泣、照海适应证的开穴时间;胃心胸诸疾可选公孙、内关适应证的开穴时间进行治疗。3.按时取穴,配合病穴 根据患者来诊时间所开的八法穴,再配合与疾病相适应的穴位进行治疗,以扶正驱邪,消除病痛,例如厥心痛,适逢丙申日己丑时,即先开公孙、内关,再取厥阴俞、巨阙针刺,以提高疗效。4.流注、八法联合 应用流注、八法均以“时穴”为主,二者联合应用,可先开八法穴,再配纳甲按时取穴;或先开八法穴,再配纳子取穴;或根据病情,预定八法开穴时间再配纳甲定时取穴。
附:飞腾八法
—、飞腾八法的含义 飞腾八法也是以八脉八穴为基础,按时开穴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基础和源流与灵龟八法相似,但运用略有不同。本法不论日干支和时干支,均以时天干为主,不用零余方法。二、天干八穴八卦配合关系 天干八穴八卦配合 | 时辰 | 甲壬 | 丙 | 戊 | 庚 | 辛 | 乙癸 | 己 | 丁 | 八穴 | 公孙 | 内关 | 临泣 | 外关 | 后溪 | 申脉 | 列缺 | 照海 | 八卦 | 乾 | 艮 | 坎 | 震 | 巽 | 坤 | 离 | 兑 | 壬甲公孙即是乾,丙居艮上内关然,戊为临泣生坎水,庚属外关震相连,辛上后溪装巽卦,乙癸申脉到坤传,己土列缺南离上,丁居照海兑金全。三、飞腾八法的临床应用 飞腾八法应用时,每日按时辰的天干开穴。如甲子时开公孙穴,乙丑时开申脉穴,丙寅时则取内关穴(丙申、丙戊、丙辰等皆同),戊辰时开临泣穴,己巳时开列缺穴,庚午时取外关穴……治病时先取开穴,再取配穴。如丙寅时先取内关,再取配穴公孙。例:某患者2016年11月22日15时05分治疗,运用飞腾八法应取何穴上述推算已知2016年11月22日15时05分干支为己未,即时干为己,故取列缺,可配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