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剑:从太行山走出的测绘专家

 铁皮515 2022-05-16

图片

许剑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部队行军离不开测绘兵前期的地形侦察,炮弹发射离不开测绘兵提供的精确导航。军事测绘是国防建设和军队指挥的需要,是军队打胜仗的必要保障。本文介绍的主人公许剑,就是一个从太行山隐蔽战线走出来的测绘专家。

投身革命奔延安

许剑,1914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修武县(现焦作市)定河村一个大户人家。7岁入私塾学习。

1931年,许剑在焦作上中学时,正值九一八事件爆发,学生罢课,募捐声援东北抗日前线的军民。学校成立了抗日救亡联合会,带着黑袖标,上面写着“国耻”,在市内游行示威,拦截火车要求赴省府请愿。遭当局拒绝后,学生们便开始卧轨,继而转为绝食斗争。许剑当时积极参与其中,竟然接连几天没有回家。

许家家教甚严,派人找回许剑,曾祖父批评他说:小孩子家不好好学习,胡闹什么!许剑据理力争,说:“读书是为识理,政府软弱无能,对日屡签不平等条约,如此下去,国将不国,焉能读书?你不是经常教育,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怎么能说是胡闹呢!”曾祖父听后觉得有理,从此对许剑参加学生运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焦作中学这次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奠定了许剑最初的爱国、民主和独立的思想基础。

1933年,许剑在河南省洛阳高师读书时,还专门登门拜访当年领导修武学潮的那位共产党员教师,但是这位教师后来被国民党杀害了。

许剑青少年时期正值国家外患内乱,兵匪肆虐,民不聊生,社会生活激荡嬗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之际。1935年,五四运动波及洛阳,许剑积极参与其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许剑毅然投笔从戎,这年秋天,他离家出走,奔赴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当学员,后来转入延安抗大第三大队,先后任政治班班长和特科大队测绘训练班学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片

参加八路军的许剑

1939年,许剑从抗大毕业后分配到驻扎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机关工作,先后任作战科绘图员,司令部巡视团巡视员,司令部侦察科参谋等职。

1940年8月,许剑随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并多次参加对日寇反扫荡的战斗。在极其复杂险恶的战争环境中,许剑根据上级指示带领地方武装参加敌后游击战。

1942年,许剑在129师司令部举办的小南庄参训队,担任数学教员兼学员。

置身太行搞情报

1943年年初,许剑由师部侦察科调八路军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情报处任谍报股股长,后任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情报处副处长兼温县情报站站长(现在河南温县张岭联络站遗址里还保留着许剑写的碑文)。

1943年秋,许剑和军分区情报处侦察股的胡定嶷股长去黄河边执行侦察任务。天刚黑,他俩就出发了。那天,天空中乌云密布,没有星星和月亮,四周旷野漆黑一团,由于是敌占区不能打手电筒,他们只能摸黑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出发前他俩看了地图,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只能凭感觉前进,原计算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的侦察地点,在黑暗中走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才蒙蒙亮,借着晨曦他们突然发现走了一整夜,又回到了出发的原点,大惊失色,以为撞见鬼了……

图片

1945年太行八分区情报处股以上干部。

前排左起雷立德、胡定嶷、张璋;后排左起崔星、崔培民、许剑、李广文

直到解放后咨询专家才知道,人的两条腿长短不一样,当失去方向感时,长距离行走就会重新回到原点。

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129师司令部驻扎在河北涉县赤岸村,并以此为根据地在山西、河北和河南境内与日军展开伏击战、破袭战和麻雀战。

1942年,党内肃反扩大化搞拯救运动,129师司令部机关的参谋、干事,有一部分出身于大户人家,从敌占区投奔革命,自然被当做特嫌对象接受审查。许剑当时也被抓起来。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司令部张科长和沈参谋带着几个战士,押着许剑来到旷野中的一口枯井旁,许剑被五花大绑身背大石头被逼问是否是国民党特务,差点推入井下(后经审查属错案)。

许剑事后感叹:面对凶残的日军,艰苦的斗争环境,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可能,还要承受党内错误路线的迫害。中国革命成功来之不易呀!老一代革命者人民永远不应忘记他们。

1947年部队南下,许剑调到第二野战军任团参谋长,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时许剑发高烧打摆子,刘伯承司令员将当时弥足珍贵的盘尼西林给许剑用了两针,救了许剑一命。此事许剑一直铭刻在心,足见革命军队内上下级关系亲密无间,有这样司令员指挥作战,岂有不胜之理! 作者:戴玉刚

献身二野抓测绘

解放战争时期,许剑随刘邓大军参加了焦作战役、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和进军大西南。

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的刘伯承、邓小平

1948年,二野过黄河后挺进大别山,许剑在基层部队当团参谋长。2月份,二野参谋长李达把许剑调到司令部测绘科当测绘科长。许剑所在的测绘科是从晋冀鲁豫测绘科分出来的。那时候,晋冀鲁豫军区测绘科长是张国器。

二野的测绘科,下设三个股及印刷厂。实际上隶属二野司令部作战处,许剑当测绘科长时,作战处长先后是姚继呜和李觉。

这时,正是战略转移。从大别山出来向中原转移的时候。因大别山斗争十分残酷,基本上没有测绘工作,测绘科带的一些资料,仪器也都埋起来了,等着分散。战略转移以后,测绘器材才集中起来。当时,许剑是科长,副科长是张惠民,他原是晋冀鲁豫测绘科副科长。下面有十几个骨干,都是比较老的同志,像杜斌、张剑涛、黄正坤、裴瑞、石坤洲、曹剑、王长安、辉野、苏伟,还有两个女的:于乔、陈晓静,共13个人。以及警卫员等勤杂人员。

图片

二野情报处处长柴成文与夫人于乔。于乔当时在测绘科工作。

从大别山出来,往豫西战略转移时,测绘科跟司令部在一起。当时,杨国宇是作战处副处长。从豫西转移到鲁山、宝丰一带,二野和三野合并,成立了中原野战军。那时,陈毅和刘、邓都合起来了。

中原战役解放洛阳、郑州、开封还有京汉路南端武昌。紧接着就是襄樊战役。期间,就这十几个人保障司令部作战需要的测绘资料。那时,没有测量,就是收集、复制地图。任务繁重,人员不够。解放郑州、开封,供应司令部的图就不足,收集资料也不够。因此,测绘科就准备扩大,就从宝丰、鲁山调了一些干部,三野调来一些保障人员:管理员、司务长、通信员、医生、护士。

许剑还从二野的部队里边和军部调了一些知识分子来充实测绘科,那时大学生少,都是高、初中文化程度。总参印刷厂的技师赖廷玉,就是那时候招来的,还有田树松也是那时候招来的。从大别山出来时的骨干有十几个、一二十个人,这时招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在地方上招一些工人,就扩大到将近100个人。测绘科里成立了一个制图股,杜斌任股长,黄正坤任副股长;一个印刷股,由张剑涛负责,此外还有管理股。

当时向部队收集资料比较困难,那时正在作战,缴获的地图送来就整理,不够了就进行复制。当时工作很紧张,如地图来了,就全部动员,石印用手摇,保障了中原战役、襄樊战役、平汉路的解放以及1948年淮海战役的用图。

淮海战役后,许剑所在的测绘科受到李达参谋长的嘉奖令,许剑奖励一件衬衣,许剑夫人郭剑冰也获得先进称号。

淮海战役以后,接着就是渡江作战。许剑从大别山出来就是一个单独的伙食单位。渡江作战时,许剑就归建回到二野。

从大别山出来,经过的路线是很困难的,边行军边作战,空中轰炸,四翼都是敌人,后面也是敌人,非常紧张,日夜兼程。几进几出,基本群众都不相信了,也没有建立政权,那叫没有后方的作战,千里跃进大别山,重武器都丢掉了,印刷机也丢掉了,没有什么工作,主要是战略转移,转移到宝丰后,和三野合并后,测绘科才又开始工作。

那时的路线大概是过淮河到临泉,再到河南项城。许剑既是测绘科长,又是侦察科长,和隗瑞两个到项城,后到新蔡、西平、舞阳再到宝丰。转移时,基本是给首长带图、绘图、标图、挂图。淮海战役后渡江作战,许剑他们就到许昌,到商丘,一部分就从津浦路到六安做渡江作战准备,行军转移。这时印图很紧张,司令部在安徽舒城。

渡江进入南京后,测绘科人多了,配了协理员,有100多人,还有印刷厂。在六安整训一个月,部队整训,测绘科搞渡江作战测绘保障,收集资料,复制资料。沿江江防,测绘科是后梯队。

图片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4日,渡江到南京,先遣队田树松他们,接管了国民党的一摊。负责人是何雨农,他是129 师的,抗战前期当过地图股长,是老红军,当时是二野司令部军务处长。之后,测绘科里几个参谋进去接管,许剑进去当军代表,接管了南京大石桥的图库、航测队,王家塘的印刷厂。

被接管的人并不多,他们一部分往台湾、广州跑了,一部分在重庆。这时,卢福康被许剑通缉,因为他是下令要烧图库,当时是处长。图库陈主任保护图库,他对卢烧图库阴奉阳违,立了大功。航测器材没有什么东西,印刷厂有胶印机、铅印机,以后都交给了三野。

解放南京以后,测绘科一方面向三野移交,一方面做向西南进军准备。所有资料都要清理,当时有个原则:全国性、基本性资料,一份的交给军委;二份的,二野测绘科留一份;三份的,给三野一份。进军西南的有用的资料,一份的,二野测绘科留用;二份的,交军委一份。当时蒲锡文是四野地图科长,李涛将他调到军委筹备测绘局,他6月份去了一次南京,同意这个原则。

图片

1949年7月,二野作战处长姚继鸣(左)调任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李觉(右)接任二野作战处处长

三野解放上海,李旭之住在镇江,那时和许剑他们还不认识,大概到了9月份,王治峰、李旭之带来了一些人,接收了二野测绘科的设备,像新印刷机等。被接管的国民党人员,许剑基本没带,因为人员不多。有个别参军的,像胡明城就是那时参军的,他在当时留下来的军官中是表现较积极的。

这时,许剑招收了同济大学吴世杰、王世杰、谢世杰等一批大学生,另外,从社会上吸收了一部分有技术的的积极分子,成立测量队,胡明城任队长,没有仪器,先把人才收集准备起来,作进军西南的组织准备。在测绘科,许剑还是科长,协理员变为政委(当时没有政委,只有副政委)。测量队胡明城为队长,杜斌为副队长;制图股黄正坤为股长,印刷厂张剑涛负责。

1949年10月,部队向西南进军。测绘科随前方司令部走的人不多,只有几个参谋,许剑他们基本上都在后方,设备笨重,编为第二梯队。科里只有辉野随着前线指挥部走,从湖南、广西、贵州对大西南包抄。测绘科基本上从南京、徐州坐火车经郑州、许昌、信阳到黄陂,司令部就在黄陂住,这是做进军准备第一步。刘、邓都在黄陂,大概在黄陂整训一个月向西南进军。

这时,军委向二野发了个电报,要全国统一投影原始资料,许剑就乘此时向军委请示对于西南国民党那一部分的接管原则,汇报南京接管情况。

许剑第一次进中南海,李涛部长接见,对南京接管是满意的;对西南的接管工作的指示是:技术人员尽量收集,资料、仪器设备尽量要防止破坏、带走或转移。当时蒲锡文也在场,他对许剑讲:“几个野战军都有测绘组织,从作战来讲,因为四野在东北有先决条件,解放早一些,所以成立测绘学校早一点,当前作战任务不大,就来帮助作战部筹备测绘局。西南的接管对测绘局的成立是很重要的。”

他指示许剑到东北测绘学校去一趟,蒲锡文陪同许剑过去。那时东北军区的作战处长是石敬平。许剑帮助他筹备测绘局,后来因为作战,京汉路不通,许剑就从天津,从津浦路到南京,坐船到武汉。大概在11月时,向重庆进军。

许剑他们是二梯队,坐船,但船少,坐汽筏,上水难行,走一段没有油了,就停一停,所以从武汉到宜昌走了很久,有时还得下船,中途经常加油。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测绘科就进入重庆。那时作战处处长是李觉,他叫许剑带走了几名参谋,得力的股长,进重庆接管。科内由副科长管,许剑带了杜斌、张剑涛、黄正坤、胡明城、石坤洲、王世杰到重庆接管。杜斌是航测队军代表;许剑带田树松、胡明城接管测量局局本部;黄正坤带着几个人接管制图科;张剑涛带几个人接管印图厂,石坤洲带几个人接管图库;王世杰带几个人接管测量队。

当时,郭某是国民党测量队队长,张戈迁是国民党航测队队长。另外,成都还有几个队,由18兵团接管。贵阳有一个测量队,由18军接管。原总参航测大队大部分工程师,如潘传新、周洪运等也是那时候接管的。有的跑了,有的发了硬币回家了,测绘科就搜罗了一些。

二野测绘科对技术人员都留,保障人员、吃闲饭的和裙带关系养活的这些人,经过集中训练一个月发返遣费返遣,凡技术人员尽量说服教育留用,散落在民间的,经过互相联络启用了一部分。凡是技术上水平较高的、全国性的这些人都交给总参测绘局,航测队基本上都调局里,地形队调了一部分。对董金生带头闹事,经说理教育后调到地质部了。仪器设备,属全国性的、比较好的都给总参测绘局。留下的、调走的,测绘科全部造册,由总参测绘局审批。

那时蒲锡文到西南测绘局去了一趟。测绘科留了个印刷厂,吴忠性就是在重庆接管的。航测队的资料,航空照片都交给总参测绘局了,其中有三峡的底片,当时国民党与美国合作,准备搞三峡大坝,进行了航摄。测量资料属西南的,测绘科都留下来,许剑发现还有杨磊光测的原图,他是国民党测量学校毕业的,参考性比较大,留下了。

那时,测绘科的测量队扩大了,叫综合测量队。1950年向西藏进军,扩充了一些新的人员,航测、地形队抽出一部分比较年轻有为的、有革命意志的同志,成立一个进藏测量队,仍然是西南军区司令部的,但配属给18军进军西藏。

胡明城是队长,表现很不好,他放风说,进军西藏不得,说气压低,要喝冰水才行,许剑批评他,他很不满意。他是队长,他不去,测绘科也不让他去,让副队长杜斌当队长。

进藏后,那里气压很低,又没有仪器,就用炮兵观察进行,在马上一边走一边测,但是它保障了进军,草图送测绘局印,说不正规。结果西藏叛乱,张国华司令员、陈明义副司令员带着图解决了问题,没有那个图根本不行!

转业地方当院长

1950年2月,西南军区暨第二野战军以所属测量队为基础,编成入藏测量队(后改称第1测量队),配属18军担负进军西藏测绘保障任务。同时,将接收的国民党军测量队,改编为第2~5测量队,纳入西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测绘分局。

图片

中南军区测绘学校成立时教员合影

1951年2月,西南军区在四川广安县组建军区测绘学校,已经是军区测绘分局局长的许剑兼任校长,刘岑任政委,程实任副校长。

学校设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和地图制图3个专业,主要任务是为部队培养测绘参谋人员。学校成立时,有教员约20人,学员从川、黔、滇三省优秀知识青年中报考、应征,有500余人,其中有40余名女学员和10余名少数民族学员。学员编5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设3个区队。按计划,先进行基础课学习,然后学习测绘专业课程。

图片

西南军区测绘学校驻广安旧址

图片

1951年9月中南军区测绘学校制图班学员在武昌长江江岸进行小平板测图实习

1952年1月,根据毛泽东批准的中央军委《军事整编计划》,以及中央军委1952年3月关于全军测绘系统整编为5000人的通知,测绘部队进行精简整编。在这次整编中,各军区测绘部队除留少数人员组成随军测量队外,其余人员部分转业到政府有关部门,部分调归解放军测绘学校和总参测绘局直属测绘部队,三个军区测绘学校先后撤销。6月,西南军区测绘学校撤销,学员正在学习基础课,尚未进入测绘专业课程学习,除194名转解放军测绘学校继续学习外,其他转到成都铁路工程学校继续学习,加入到西南铁路建设大军中。许剑调任第二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绘图科科长。 作者:戴玉刚

图片

1953年8月总参测绘局派出10名干部去苏联学习。

图为张清化代局长(左一)在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留学合影

图片

1958年总参测绘局部分领导合影,前排左三为许剑

新中国成立后,许剑任西南军区司令部测绘局局长兼西南测绘学校校长,总参测绘局教育研究处处长(正师职),1959年转业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7年在北京逝世。

图片

1951年4月西南军区测绘学校拉练合影

图片

1952年5月华东军区测绘学校移交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地质部大会会场

图片

1951年6月15日全军第三次测绘工作合影。

前排左六李涛部长,右四张国器局长,左三许剑局长

图片

1954年6月23日全军第四次测绘工作合影。前排左二为许剑

图片

部分太行子弟合影。

前排左起

李钢:八路军太行四分区情报处台东情报站站长李庚鑫之子

于安黎:太行四地委书记于一川之子)

郝在今:八一电影厂文学部主任编辑、情报史专家)

张    宇:八路军太行第四军分区情报处主任张文进之女

后排左起

江和平:八路军太行军区情报处长江涛之女

黄   磊:情报史研究专家)

许晓茂:八路军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情报处副处长兼温县情报站站长许剑之子

张   骅:八路军太行八分区情报处副处长张璋之孙、社科院语言所所长

赵晓梅:太行一地委书记赵武成之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