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此理不迷茫:情商源自情义

 红日东晴 2022-05-16 发布于山东

人皆有情商,只不过是没有遇到他认为对的人。有的人爱自己的宠物胜过爱自己,在其心目中宠物高于其他,亦可见一斑。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句歌词表述得很直白。面对真心朋友,情谊更见真切;但是面对仇人,就会是另一个心境。


人至性,在于情。没有情感和品德的人还不如动物。而这些情感,应在于待人接物知情有义。

有缘相知,有情相守,有爱知悌,有亲成仁。亲人应是这个世界上最深的情缘。然而,有些人当亲而不睦,还远不如邻,就算不上亲人。与友相论,有亲属关系的若没有亲情,只能算做为社会形式上的家人,而并非真正的亲人,仅此而已。

当一片沙漠,倾注心血和汗水,就会慢慢地变成了绿洲,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当一片绿洲失掉滋养和水分,就会逐渐成为荒漠。人情亦然,有情之缘会比金贵,无情之处多有苦涩。


情义来自于对自德的坚守,自美自心,自规自行,自尊自得,自纠自失,才能知道如何看得起、对得起他人。当自我的放纵,不仅难以做到尊他爱他,也会在不断地贬低自己,败坏自己的德行。

高情商的人会让他人心悦诚服,既尊重他人、爱戴他人、宽容他人,不刻意让他人抬不起头、下不了台,不轻易揭他人的短,不会用言行和他人赌气、顶牛,又会在谦虚地表达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用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体现人格担当。

真话不一定全说,但假话全部不说。面对他人,虽然要保持谦虚谨慎和后发优势,适度地有所保留,但绝对不能用谎言和欺行来体现自己的虚情假意,当用歪心思、坏手段对待他人,自己也就失掉了应有的做人立场。


人总要面对争议、争执,无论是对待外人还是亲人,都应当保持适度适效。一般情况下,就事就理先不就人,事情那里完结那里了,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也不要轻易用小事、过去事来给他人贴上标签。同时,在充分做好自我保护的情况下,也要反思自己在事中是否有过失,能化解就化解,千万不结怨。

爱的前提是敬。给予自己所爱的人,即便批评对方也会乐意接受;面对仇视自己的人,就是付予真心也会得到对方的厌弃。人心向善,但一定要给予对的人,才是做对的事。当对于他人,如何做都是错,选择前后左右都是差,那就要权衡利弊,果断断舍离也许是最好选择。


成长的过程中既有相互提携、相互扶助、相互协同,也会有抱团取暖。无论是那一种情形,追求的都是有情有义。无情无义的话,肯定最终会失心失德,且自不相得。就如抱团取暖,如若众所锥心、刺目,最终抱团都不能,何以来取暖。

情义是相互的。当付出真情真义得到的是正结,做人会特别有价值。当太多的情义换回的是仇视践踏、恶心恶言恶行,自尊自利甚至自安都不能果,那就别太当真,也别计较于双方是否有情商。因为,对方无德,真的不配他人的情义。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