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小云 来源丨云说职场 全文约 3000字,建议阅读时间 6分钟你好,我是小云。 很多人,都渴望拥有一份既有价值,自己又喜欢的工作。 有价值,我们就可以拿到高薪水,成功进行自我实现。 喜欢,我们就可以享受工作的乐趣,享受心流时间,感到人生充实而且充满快乐。 那如何拥有这样的工作呢?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从一开始就找到这样的工作。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在一开始就拥有这样的机会。即便一开始拥有这种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受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就会觉着自己卡在职业发展的某个阶段。 郁闷,焦虑,不安。 怎么办呢? 进行职业复盘。 ![]() 1什么是职业复盘 复盘,是一种围棋术语,是指在双方对弈完成之后,复演棋盘记录,以便回顾与检查招法的优劣,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走,还可以怎样走?怎样走才是最佳的方案? 其实,职业复盘的概念也类似于此。 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个人以往的工作进行回顾,发现以往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未来的工作和计划做准备。 即便如此,每个人做职业复盘的思考点也有所不同。 有人会从薪酬水平、人际关系、技能积累等方面梳理。 有人会从价值体现、成长空间、个人风格与企业的文化匹配等方面梳理。 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认为的重要因素而展开职业复盘,但什么是最有用的呢?哪一种职业复盘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找到自己喜欢,且有价值的工作呢? 2职业罗盘 如果让你选择对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你会选择什么呢?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这就是职业罗盘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职业罗盘有四个最为核心的东西,分别是动机、能力、价值、资源。 动机决定你是否愿意工作? 想一想,你每天去上班是怀着开心愉悦的心情,还是上班如上坟的沮丧?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动机决定的。 你是主动积极,还是消极懈怠,意义重大。 能力决定是否胜任工作? 100%胜任工作,会让我们感到无聊。 40%胜任工作,则会让我们感到焦虑。 即便在人力资源领域中最佳的匹配比例80%左右适配,我们也不一定会完全对工作产生掌控力。 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具备工作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能力维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价值决定你是否安心工作? 在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外在所给予的薪水、奖励、岗位等都适配的时候,我们往往对工作的满意度会比较高,否则,满意度就会下降,更为严重的,对工作的热情和付出会减少,绩效会下降,慢慢被边缘。 所谓价值,就是工作所能带给我们的薪水、奖金、社会地位、影响力等等。 只有当工作符合预期期望,人才能够安心于工作,而不是得陇望蜀,或者郁郁寡欢。 资源决定你是否能持续成长,快速发展? 为什么有人在一份工作中,到了某个程度,再也上不去了? 其实最核心的原因还在于,他是否拥有资源。 这个资源有可能是可视化资源,比如场地、职权,也可能是无形的,比如人际关系等。 这四种因素是什么关系呢? 一个要素的满足,会带动其他要素的发展。一个要素的停滞,也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发展。 比如,你获得了直接领导和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你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工作动力,个人成长和发展也较快,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更高。 再比如,如果你跟直接领导不对付,他总是故意为难你,久而久之你也会对工作产生厌倦,想要离开,或者自暴自弃等等想法。 这也是动机、能力、价值、资源构成平衡轮的原因,一个因素会推动其他因素轮转,或向好或向坏。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几个因素中的关键点,进而撬动其他因素的发展,带动其他因素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职业发展朝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前进。 ![]() 3职业罗盘的可操作性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怎么下手呢? 即便我们知道了这四个因素,还是会感到茫然。 没关系,职业罗盘虽然有且只有四个因素,但为了方便操作,作者安晓辉将这四个因素进行了二次拆解,以便于我们操作。 第一次拆解。 动机=职业兴趣+内在满足。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价值=经济回报+职场地位。资源=个人资源+外部资源。 第二次拆解。 职业兴趣=心流体验+突破体验+好奇体验。内在满足=成就需求+归属需求+自主需求。专业能力=专业理论+专业技能+项目经验。通用能力=适应型技能+功能型技能。经济回报=收入来源+收入数量。职场地位=职等职级+业务价值。个人资源=品牌+成果+人际关系。外部资源=成长资源+政策+信息+物资。 如果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展现的话,就是这样的: ![]() 这四个要素,逐层分解,就形成了职业罗盘,如图: ![]() 4具体怎么做呢 明白了职业罗盘,我们就有了职业复盘的基础性工具。 那具体怎么做呢? 三个步骤,回顾、分析、调整。 回顾,对照职业罗盘的4个因素,22个子项,我们逐一来确认自己对该因素的评价,并写进格子里。 分析,明确我们的目标,实际我们的状况,这其中的差距是什么,可以向哪个方向发展。 调整,选择调整的方向,并明确具体的措施。 如果你有时间,建议你一定要按照22个子项进行分析,这样得到的复盘结果更为全面和缜密,对于下一步的建议也更为中肯和实际。 ![]() 5结果应用 按照职业罗盘,完成了复盘之后,通常我们会有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可能是继续当前的工作,可能是进行职业调整。 如果你参加过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同学聚会,你就会知道,决定大家生活和工作的,不是彼此的学历和能力,而是选择。 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而往往,做出错误的选择,会导致我们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错过很好的发展机会,付出高昂的机会和时间成本。 那么,如何做出选择呢? 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根据22个子项的评价结果,综合做出判断。 如果整体感觉不错,就可以继续。如果整体感觉很糟糕,就选择离开。 但如何整体感觉很模糊呢? 第二种方法,一票否决法。 在企业管理中,往往有一票否决法的处理,比如如果一个企业有重大安全事故,则当年度的绩效无论是A档,还是B档,直接划入C档。 职业复盘中也是一样,比如你无法忍受直接上司,或者你非常讨厌酒桌应酬等等。 还有第三种方法,预测未来法。 就是当前的工作,是否能够满足你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和要求,如果调整策略可以满足,就可以继续当前的工作,如果不能,就可以进行职业转型。 当然,我觉得还应该再补充第四种方法,那就是加权平均法。 为每个层级的要素赋予权重,权重的高低根据你个人的侧重来进行安排。 比如,第一层级有4个要素,你可以给每个要素赋予25权重,也可以给30、20、40、10这样的权重,随你而定。 第二层级、第三个层级按照这个理论往下推演。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每个指标打分的时候,分值拉开,比如满意和不满意拉开40分以上的差值,这样可以有利于你做出决策。 一般情况下,离开当前的工作,可以考虑转型、跳槽、转行。 转型,即改变职能,不改变组织和行业。跳槽,即改变所在公司,不改变职能和行业。转行,即改变行业,不改变组织和职能。 也可以是几种方式进行组合。 ![]() 6写在最后 我们常常受困于工作中,觉得自己被卡住了。 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按照“职业罗盘”复盘职业生涯。 职业复盘可以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按下一个暂停键,提供一个自我探索的契机;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全面地审视自己的职业经历,指导我们制定适合我们的职业发展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察觉自己并引领我们走上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