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后,再谈《谁是苏南老大?》

 武进张一山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20年前的2002年,一篇名为《谁是苏南老大》的文章轰动一时,并卷起了一场论战,甚至惊动了苏锡两市的主要领导,两市领导不约而同地邀请作者进行交流座谈会。

一篇文章引起如此关注的背后是,20年前,正是苏锡两市争做苏南老大的白热化阶段。彼时的苏南大地,苏锡常都市圈规划还未正式提出,苏锡常三市依然处于“争霸”阶段,2002年苏锡常三市的GDP分别为苏州2080亿、无锡1581亿、常州761亿,常州当时发展已日趋乏力,基本告别了苏南老大的争夺赛,而无锡当时的发展正如日中天,经济在省会南京之上,排名江苏第二,与苏州的差距仅五百亿,且在其他方面对苏州还保持一定优势,苏州虽然GDP江苏第一,全国第六,经济发力还在起步阶段,对于无锡没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才有苏州无锡的苏南老大之争,两个城市因为定位发展有一定的重叠,争资金、争项目、争技术、争人才,争影响……竞争无处不在,比你想象中的惨烈太多。一个外资项目,往往一个城市在谈的时候,另一个城市便会闻风而动,一方面调集海外的同乡会,积极地进行游说;另一方面提出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加周到的服务,有可能不惜损失地方财政的收入,也要把项目从别人手里抢走。于是两市的招商团队经常会在国外大公司的门口不期而遇。苏州无锡争资源、争机场、争太湖、争工业园区,明里暗里的较量数不胜数,从官方到民间的争论,这些在当时极具看点和话题性。

而在苏州无锡争做苏南老大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作为苏南城市渴望发展,争先进位,不断超越的精神体现,第二方面是苏南城市基于同质化发展,对于资源争夺的非良性竞争,最后一方面,则是对于90年代强于苏州的无锡,在新世纪面临苏州依靠外资崛起和对于无锡不断的超越,无锡展现的焦虑失落,苏锡争雄,在所难免。

而那段时间的苏锡争雄,也成为无锡这个百年工商名城没落前回光返照的最后高光时刻,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无锡遭到重创,被迫开始转型,加之无锡内部的其他原因,开始了近十年的失落时刻。

时间回到今天,我们再看今日苏南格局,今时早已不同往日,无锡虽然转型完成,走出低谷,并重新笑傲江湖,2021年无锡GDP达1.4万亿,而苏州更是恐怖,2021年GDP2.27万亿元,并且吴江设区,市区实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早期资本技术积累,摆脱外资的过度依赖,完成转型升级,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而常州也稳步前进,依靠科技创新,完成产业升级,金坛设区,市区GDP也超越无锡,并且开始中轴战略,走出自己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无锡在设区的道路上已慢了苏常一步,随着全国范围内,传统大城市的重新崛起,无锡不仅失去了与苏州一较高下的实力和底气,在全国的位次也无法回到高光时刻。

我们再来说,如今,谁是苏南老大,可能依然没有答案,苏州经济足够强大,却有先天缺陷,离上海太近,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机场,城市级别依然是地级市等问题,无锡虽是苏南、苏锡常地理中心,但是无锡的实力依然无法让两兄弟信服,而常州也有自己的诉求,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且,如今的苏南,主旋律早已不是争霸和谁是老大,时代已经变了,苏锡常已经转变为谋求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竞合,2020年到2021年连续两年召开苏锡常峰会,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并且强调“不做老大,不当盟主”,实现协同合作、平等互利的一体化。2022年年初,苏州与无锡,两个曾经的对手,如今却密集对接,推进轨交等各方面的一体化进程,此外苏州还在推进沪苏同城化,无锡则在大力推进锡澄宜一体化,常州在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两湖创新区。苏锡常虽然竞争依在,还在追求各自的“中心”地位,但是主旋律已经是一体化和合作,每个城市都在通过区域一体化,来实现自己城市发展的最大增量,这是内部利益和区域外部压力使然,更是一种趋势。

时间还在继续,未来会如何,作为身在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区域的三个中国最优秀的地级市,苏南、苏锡常的故事过去很精彩,现在依然在继续,未来会更加精彩。

而谁也没有想到,当年写下《谁是苏南老大》一文的作者,只是一位大学青年,如今已经成长为无锡某区的行政主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