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阳货篇(二十)

 素說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20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二、释 解  

孺悲想拜见老师,期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教诲。老师以身体有疾不便为托辞,拒绝相见。奉命传达孺悲要求的人刚出门,老师就取来琴瑟,一边弹奏一边唱歌,让使者听到他的弹唱之声音。老师告诉弟子,是我不想见他而谎称身体有疾,“身体有疾”是我的借口托辞。这是君子随机应事的曲隐之道,为了让他知道这是托辞,我就用弹瑟和歌声让他知道我的身体并没有疾患。这是君子真诚向善的正直之道。
  三、释 字  

《说文》:瑟:庖牺所作弦乐也。从珡必声。所栉切。𡘼,古文瑟。

《约注》:瑟:徐灏曰:“庖牺造瑟,在神农造琴之先,故古文琴,从古文瑟。今瑟之小篆从琴者,后制之字耳。《白虎通·礼乐篇》云:'瑟者啬也,闭也。所以惩忿窒欲,正人之德也。’”舜徽按:汉人以啬训瑟,而傅会于惩忿窒欲之说,亦坠理障,非作器造字者本意。瑟之所以得名,不在是矣。盖瑟之为言舍也,驰也,谓其弦丝弛解也。古人言驰,即今语称松。凡弦乐调音,系乎弦之紧松。太紧则音促,太松则音迟,必紧松适度,然后音节匀和,故琴瑟者,乃紧松二字之语转也。

《广韵》:瑟:乐器。《世本》曰:“庖牺作瑟。”所栉切。

《释名》:瑟:施弦张之,瑟瑟然也。

汉字“瑟”古文象琴形。篆文从珡必声。本义为古代一种象琴的拨弦乐器,作动词指演奏乐器。宋代陈旸说:“琴声要妙,瑟音静好”反映了瑟音的阴柔沉静和谐之美妙。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教导,再次让人们体悟把握“言可载道,但是言并不是道”的道理,通过“天何言哉”的譬喻,告诫人们道不在人们言说的言语表达之中,期望人们能从天道自然中,体察把握先王圣人的仁德教化之道,存于身心之实。本章通过“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的记述,让人们从言说所表达的不一定是事实之真中,体悟把握言语的言说曲道背后所隐藏的身心之实,从而领悟君子教化在言辞之外的体察默识、心领神会的“心传”之本。从“取瑟而歌,使之闻之”的无隐中,体悟教化之道的诱人向善、使人醒悟的真诚。

孺悲想拜见老师,期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教诲。老师以身体有疾不便为托辞,拒绝相见。奉命传达孺悲要求的人刚出门,老师就取来琴瑟,一边弹奏一边唱歌,让使者听到他的弹唱之声音。老师告诉弟子,是我不想见他而谎称身体有疾,“身体有疾”是我的借口托辞。这是君子随机应事的曲隐之道,为了让他知道这是托辞,我就用弹瑟和歌声让他知道我的身体并没有疾患。这是君子真诚向善的正直之道。

本章需要注意“辞以疾”的曲隐中所隐含的善道真诚。本章是承接前章“予欲无言”后的教导,编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让人们体悟言说所表达的不一定是事实的真实,从君子有君子的曲隐之言辞、小人有小人的曲隐之言辞之中,把握曲隐言说背后所隐藏的身心之实,从而领悟君子教化在言辞之外的体察默识、心领神会的“心传”之本。从孔子此后的“取瑟而歌,使之闻之”的直诚无隐之中,体悟教化之道的诱人向善、使人醒悟的真诚。“辞以疾”不是孔子待人的虚伪,而是诱人向善的真诚直道。另外需要注意“使之闻之”的“使之”之“之”有分歧,的理解为“孺悲”的,有理解为“将命者”的。我选择了后者。杨逢彬在《论语新注新译》中考证道:“根据当时典籍中'使之’使用的情况看,该'之’往往指称前面较为接近的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则'使之闻之’的第一个'之’当指'将命者’,而'闻之’的'之’指歌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