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前言

 素說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经过1010天的坚持,《素说〈论语〉》的研读终于告了一段落,可是回头看当初的文字,又觉得不尽满意。经朋友建议,重新整理了文字,在公众号再次刊发。今天是辛丑牛年一阳始生的冬至之日,在这样的日子重新开始《素说〈论语》有着特殊的意义。

  前 言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保留在其弟子编纂完善的《论语》之中。汉代至今,对《论语》的研究可谓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原典疏证和经典解读的著作不断呈现。二千多年的世事沧桑,朝代更迭,以及语言文字的流变,使得部分章节的解读歧意纷纭,传世文字中的一些含义已经面目全非,这对我们了解孔子原初之义增加了不少困难。但是,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现在网络的普及应用,相关书籍、讲座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资料唾手可得,为人们理解其“微言大义”的本来面貌提供了全新的方便和可能。

十余年来,我通过从“回到文本自身”的视角研读《论语》,借助传统小学训诂对语言文字音、形、义的考查;借助考古学的新发现,体悟春秋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借助当代逻辑学成果对春秋时代诗性的易式思维逻辑进行体悟比较,进而能从《论语》的文本中,发现文本自身向我们呈现的圣人之道,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并把握圣人之道中庸易常,从而寻回了一些因长期学究式阅读而丢失遗忘的“素之真”。“圣人之道”是“时圣之道”,是“学行合一为善避害之道”。“圣人”原本就是通过“言说”和“践行”的方法来让人们领悟并把握其惟精之道的。由于视角的不同,我从《论语》文本中得到了一些意料不到的收获,从而发现了孔门之教是“仁之为人”的“化仁”之教,孔门之学是“仁之为人”的“仁化”之学,孔门之旨是生生不息的“仁之为人”之道。借此我从“仁化”和“化仁”的生生不息之中寻找到了未经修饰的、圣人原初思想的“素真”。《论语》绝不是教条式的语录式的杂乱堆砌,而是孔子“仁之为人”的“仁化”大纲,是一部经其弟子及后传弟子的补充编纂而成的“仁之为人”的教义。因此,《论语》是一部完整的让人循序渐进通达至善境界的著作,可以使人从无知到有知而觉晓,从有知到识记而悟醒,从识记到成智而省察,直达从成智而化慧的自在;可以使人避免因无知而盲目,因无识而愚蠢,因无智而趋恶,因无慧而避善,使人知天命、知礼义、能辨善恶之言而行“仁之为人”的至善之道,让仁爱文明薪火相传而生生不息。秦火的浩劫并没能让《论语》灭失,张禹择善而从的《论语》文本并没有掺和更改原有文本的故意,郑玄以虔诚敬畏之心勘正的文本,使得留传至今的文本基本保留了原初的风貌。

素者,初也,本也,是指自然原初的,那种没有光鲜、没有灿烂的安详。《列子·天瑞》中说:“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孔子是一位“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首倡“仁之为人”并践行“仁化”思想实践的“素王”,是“仁之为人”由质而形的领引教化者。因此我将学习《论语》的心得,冠以“素说”之名。

我最初接触《论语》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时,当年识字不多的外祖父教训我们的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说“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是一件不需要别人和长辈说的事”。在外祖父口中,已经将“说”当成“说话”的“说”了。不识字的母亲在教导我们时,也常常不自觉地说出《论语》中的章句。

我是天性笨拙鲁钝之人,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因而有了“迟语晚言”之人特有的那种心悟之性,使得我的性格中留下了不善于和人交流而独自思忖的习惯,有了善于观色察言而直达言、色背后那个根本的习性。《素说<论语>》仅仅是一次尝试,我原想通过一年多的时间,放下手下工作和日常干扰,全身心地悠闲地闭门研读,采用《每日一章》的细辨分读的方法,对《论语》全篇进行逐章“素说”解析,期望能在前人解读的基础之上,能从生命、生活、仁道的视角上接近孔子,力求做到“择善而从之”,以彰显孔子“仁之为人”的“仁化”大道的自觉。可在具体的研读过程中,却发现深入辨析的枯燥和艰难,结果超出一倍的时间,花了1000多天才得以初步完成。我的学行结合实践之道,能否通往“圣人”当初的“仁德化育”之道,其中个人臆测之处,恳望前辈大家和师友们教正。

辛丑短至日谨记于坚白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