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为政篇(二十三)

 素說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一、原 文  

为政第二

0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二、释 解  

子张问:“既往朝代的兴盛衰亡是可以知晓的,但是对将来的兴盛衰亡是难以预知的。老师您对十代之后的情况,能否预先觉知吗?”先师说:“朝代的兴盛总有其顺时利民的应善之道,朝代的衰亡也有其背道弃民的不善之恶。先王圣贤选择了为政以德的仁德大道,为此制订了一些礼仪制度,从而使得天下太平,民风淳朴。这些礼仪制度一直传到了现在。在这些礼仪制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殷朝是沿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其中废除了一些不能适应时势变化的部分,增加了一些顺应天地化育而能实现兴邦安民的部分。这些损益现在是可以通过考据而能知晓的。同样,周朝沿袭了殷朝的礼仪制度,其中所废除的和增加的,现在也是可以能够知晓的。在这千年的朝代更迭之中,礼仪制度之中不变的是道义、是仁德,是天子、君王、臣民各自的定分之心;变动的,是一些与时代和环境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些都是君子可以把握得到的顺善应变的内容。今后继承周王'仁之为人’仁德之善的时代还会出现的,这样的话,就是百代以后,'邦国安定、民众乐业’的盛世之象,也是可以预知的。”

  三、释 字  

《说文》:因:就也。从囗、大。于真切。徐锴曰:“《左传》曰:植有礼,因重固。能大者,众围就之。”段注:就下曰:“就高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址,故因从囗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中庸》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左传》曰:“植有礼,因重固。”人部曰:“仍,因也。”《论语》:“因不失其亲。”谓所就者不失其亲。

《约注》:因:江永曰:“因字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朱骏声曰:”因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席篆古文作,盖从因厂象形。”舜徽按:因字初形,盖本作,篆法误连其中为一字,释为大小之大,而原意失矣。因之训就,犹席之训藉也。因之本义为人就席,引申为凡就之称。

《广韵》:因:托也,仍也,缘也,就也。亦姓。于真切。

汉字“因”从囗大。林义光《文源》:“江永云象茵褥形,即茵之古文。中象缝线之文理。按囗大无'因’字义,训为茵是也。……并当为'茵’,于形意方合。”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的《因茵鞇》中解:“因字与席蕈之古文相类,亦象形字,盖茵之初文也。……按茵、鞇乃因之后起加形旁字,却据因之初义而有之。因训就,乃后起之义也。”张舜䘗《约注》:“因之本义为人就席,引申为凡就之称。”冀小军在《字源》中释:“商代甲骨文……从人在衣中,西周金文……以示衣之着于人体。……'因’,即'裀’之初文,本义指内衣。”本义各说纷繁,各有所长。余认为“茵”说较好。“茵”即草席。由草席作垫供人坐卧,引申为依靠、凭借、依顺、依循、亲近等义,又引申为沿袭、趁着、因缘、原由、接连等义。作副词,相当于就、因此。

损(損)

《说文》:損:减也。从手员声。稣本切。

《约注》:損:段玉裁曰:“水部:'减,损也。’二篆互训。”舜徽按:损之言渻也,谓少减于前也。此谓以手减之,故从手。损、渻双声,实一语耳。

《广韵》:損:减也,伤也。苏本切。

汉字“损(損)”从手员声。方东杰在《字源》中说:“声符'员’下部与战国文字'鼎’相似,尚存古意。”即损中有毁损钟鼎之意。从手,指减损是人为主动的,同时又是渐进缓慢的。本义为减少、亏损,引申为损失、损害、丧失、破坏等义。

《说文》: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伊昔切。

《广韵》:益:增也,进也。伊昔切。

汉字“益“从水在皿上。以皿盛水,水不能在皿上。今水在皿上,乃溢出。孙诒让《名原》:“古文益,盖从水半见。凡水在皿中,平视不可见,至㪺(jū)挹极满乃微见于上,正是饶益之意。古文形义相兼,义例至精。”本义为水满漫出,引申为水涨、丰饶、富足、增益、增加、利益、补助等义,又作副词表示更加、逐渐。

  四、素 说  

前一章先师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的教导,让为学为政的君子体悟驻扎于君子内心的“仁之为人”的仁德信实,就像车辆的关键“輗軏”能将牛马之力传导车轴,使得车辆行走一样,君子的仁德信实是连接众人、凝聚上下的关键。本章通过先师“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的教导,让为学为政的弟子体悟“兴邦安民“的“仁德之礼制”,在世代承继中因与时俱进而损益,把握“礼制之行善”在世代传续中顺时应势而获得人和的适时损益之变。

子张问:“既往朝代的兴盛衰亡是可以知晓的,但是对将来的兴盛衰亡是难以预知的。老师您对十代之后的情况,能否预先觉知吗?”先师说:“朝代的兴盛总有其顺时利民的应善之道,朝代的衰亡也有其背道弃民的不善之恶。先王圣贤选择了为政以德的仁德大道,为此制订了一些礼仪制度,从而使得天下太平,民风淳朴。这些礼仪制度一直传到了现在。在这些礼仪制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殷朝是沿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其中废除了一些不能适应时势变化的部分,增加了一些顺应天地化育而能实现兴邦安民的部分。这些损益现在是可以通过考据而能知晓的。同样,周朝沿袭了殷朝的礼仪制度,其中所废除的和增加的,现在也是可以能够知晓的。在这千年的朝代更迭之中,礼仪制度之中不变的是道义、是仁德,是天子、君王、臣民各自的定分之心;变动的,是一些与时代和环境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些都是君子可以把握得到的顺善应变的内容。今后继承周王'仁之为人’仁德之善的时代还会出现的,这样的话,就是百代以后,'邦国安定、民众乐业’的盛世之象,也是可以预知的。”

本章需要注意孔子有历史是可知的认识论思想,但他的“可知”又不是历史必然论者,而是与时演进而谐和的渐近论者。孔子已经明白研究历史是可以通过鉴往而知来的,他已经有因果链的认识。知往是因,知来是果,鉴过往可以推知未来。因此子张问之未来,孔子先言之既往,而推测之未来。这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的逻辑推导。孔子的言行之中已将经验层面的知识和非经验的知识进行了区分。礼仪制度是有着经验层面的外表的,而礼仪制度背后的实质却是非经验的形而上的仁德之道。孔子时代天下虽乱,但是孔子心中的仁德之大道还存,并且孔子坚信春秋之乱只是暂时的失德之乱,而仁德之大道却是永久的正道。在百世的时间维度上,短暂的失道能算什么呢!先圣先知的那种自觉,那种得道者的痴心和智慧。丁纪《论语读诠》解:“自夏至殷、自殷至周,时势变迁,文物制度有渐不得推施者而成去之,此为'损’字意思;于新境域中,照应前人未历之因素而敷演新制度者,此为'益’字意思。有损益,夏礼、殷礼、周礼各不相同。”李泽厚《论语今读》中记:“中国新石器时期漫长发达,战争巨大频繁,氏族体制结构完备,极具韧性,难以瓦解,乃重大特点,因之社会-政治发展虽历经父家长制、早期宗法制、体系宗法制、地域国家、专制大一统国家、门阀贵族制、世俗地主皇权制以及近代趋向的出现等等阶段,包括秦汉、魏、晋、中唐、明清、近代各种重要历史转折,血缘家庭-家族作为社会细胞或支柱,却始终未变,主宰、影响了各个方面,虽'十世可知’。这才是中国历史特征或关键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