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快乐老年435 2022-05-16 发布于北京

引言

1954年4月的一天,郑洞国收到一张套红的金色请帖。他打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要宴请他的消息。

这个意外惊喜,致使郑洞国一夜都没有入眠。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一方面是因为毛主席的礼贤下士和热情关怀,另一方面是惭愧自己乃败军之将,实在是难以承受如此殊荣。

想到这里,郑洞国心想见到毛主席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直接导致他次日起床迟到了几分钟。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照片

01 郑洞国和毛主席算半个老乡

郑洞国是湖南石门人,在这一点上,两人也算是半个“老乡”,但他出生于1903年1月,要比毛泽东整整小10岁。

从郑洞国的个人经历上看,他是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的首批学员。作为第一期毕业学生,郑洞国在国民党中屡获重任。

军旅生涯成了他前半生的主要部分,在长期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中,最使他著名的莫过于抗日战争了,郑洞国也是参加抗日战争最早的国民党将领之一。

早在1933年初,郑洞国就以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七军二师四旅旅长之职,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战役,与日军浴血奋战两月余,最后奉命同部下一起挥泪后撤。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郑洞国正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当即受命开赴抗日前线御敌。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1943年,郑洞国(右一)和蒋介石夫妇、蒙巴顿将军在抗日前线视察

他首先参加了保定会战,此后又相继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宜昌会战,以及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等几十次大小战役。

在如此众多的战事中,郑洞国最感骄傲的却是“昆仑关大捷”。谈起这场战役,郑洞国兴奋地说:

“那是我所经历的最为出色的歼灭战。”

1939年冬,日寇为切断我华南国际交通线,出动几万精锐部队由北部湾登陆侵入广西,为阻敌北犯,国民党第五军在友军配合下,于12月中旬将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包围在广西昆仑关地区。

郑洞国当时任第五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杜聿明是军长),第五军是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

在凭借天险、设垒固守的敌人发起的攻坚战中,第五军官兵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和毒气的袭击,拼死杀敌,终于全歼了昆仑关守敌四五千人,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昆仑关大捷。郑洞国回忆:

“昆仑关一役后,蒋介石非常高兴。一再让前方回重庆的人向他述说详情。”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枪林弹雨,南征北战,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郑洞国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可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他却居然毫无损伤。

唯一的一次遇险是在台儿庄会战中,当时郑洞国任第二十集团军所属五十二军第二师师长。他在指挥激战时,敌人一发炮弹在身边爆炸,使他未及躲避便被击倒。

但是炮击过后发现并未负伤,只是胸前衣袋内的一枚银元被弹片击弯了,真是奇迹。“不过,”郑洞国说:

“像我这样幸运的人并不多。"

郑洞国后来经常提及那些出生入死,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士们的壮举,尤其是对他率新一军远征缅甸时,所属新38师齐学启副师长被俘后宁死不屈的气概,极为赞誉。

他对于当年并肩抗战的老同事们也极其怀念,他喃喃地念叨着他们的名字:袁守谦、邓文仪、刘咏尧、舒适存、孙立人、黄杰。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刘嘉树,郑洞国,邱清泉,黄杰,徐庭瑶,杜聿明

也是因此,蒋介石对郑洞国非常器重,还让自己儿子蒋纬国派到他手下“镀金”。

02 郑洞国败在解放军手下

可是他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

1947年5月至7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先后赢得了一系列胜利,东北的形势骤然变得非常紧张。

1948年1月10日,蒋介石乘坐专机亲自来到沈阳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东北“剿总”,卫立煌担任东北行辕主任兼“剿总”总司令,范汉杰和郑洞国担任副总司令。

蒋介石此举的目的是企图重整军旅,对这些人加官进爵,是为了以此来对抗人民解放军咄咄逼人的攻势。

但这时的人民解放军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民兵”和“草寇”了,毛泽东运筹帷幄,正准备和国民党进行历史性的“大决战”。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中)和新六军军长廖耀湘等人合影

同年3月,郑洞国被派往长春。不到一个月,东北全境便陷入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包围当中。一时间,长春成为了一座四面楚歌的孤城。

与此同时,郑洞国强打起精神准备死守长春,因为他的部下尚有10万的国民党军队。长春被围,首先是粮食短缺,四乡的粮食来源全靠飞机来空投。

随着城内的私人数量越来越多,每斤高粱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一万元。解放军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反而让郑洞国心烦意乱。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在哈尔滨

1948年10月,郑洞国趁解放军主力南下围攻锦州之际,抽出两个师的兵力试图突围。由于解放军的坚决回击,突围尝试很快即告失败。

郑洞国决定死守孤城了,可是几天后,蒋介石发来亲笔信,严令他不惜一切代价突围。郑洞国不敢抗命,又部署突围事宜。

没料到,郑洞国预定10月17日突围,可前一天60军军长曾泽生却率先起义,向解放军投诚,没几天,郑洞国的嫡系部队新七军官兵也向他要求放下武器。

郑洞国感到穷途末路,可他仍要做“杀身成仁”的“党国英雄”。他对新七军将领说:“你们的做法我是不同意的。既然你们已决定放下武器,那么,你们干你们的,我干我的好了。”他还想率领自己的直属部队抵抗到底。

这时候,杜聿明来电报,说蒋介石派直升飞机来接郑洞国,问有没有降落的地方。郑洞国看了电报说:“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50年代末,杜聿明、郑洞国夫妇和黄翔夫妇合影

东北解放军已经攻进长春城,有人还来到郑洞国的司令部。郑洞国意识到已经大势已去,但他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因战而败的,所以颇不服气。

另外,他抱着旧传统的“忠君”思想,也不愿与蒋介石毅然决裂。他给蒋介石拍去电报:

“来生再见,”准备“以身殉职”。

但是,在一部起义,一部投诚的情况下,任何抵抗已毫无意义。郑洞国在最后关头被迫放下武器,10月19日率第一司令部直属部队缴械投降。

虽然郑洞国对蒋介石一向迷信,但庆幸的是他没有按照蒋介石“轰炸长春和小丰满电站”的旨意来办,为人们保留了珍贵的资源。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1947年,美国将领魏德迈到东北考察,左起郑洞国、廖耀湘、魏德迈、熊式辉

03 郑洞国看到毛选后,思想上发生转变

虽然郑洞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但他在思想上还是不服气的。自从他在长春缴械投降后,心情一直不好。

身为北伐、东征和抗日名将,如今的郑洞国却败在解放军的手下,他实在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长春之战结束后,郑洞国和部下一同出城受降,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受到解放军的侮辱和轻慢。但让他出乎意料的是,他刚出城便遇到了时任东北联防军第一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和政委肖华。

当天晚上,两位将军热情地在司令部设宴招待郑洞国。郑洞国原先以为这是一场鸿门宴甚至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在酒宴上,肖劲光和肖华对他非常热情又显得不是很刻意,像是招待自己多年的老朋友。

酒过三巡,郑洞国才开口:“非常感谢两位将军的款待,这是我几个月来吃过最好的饭菜。如今我是你们的手下败将,当然是任凭你处理;至于手下的官兵,如果有愿意回家的,希望你能放他们回去。”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投降

肖劲光说:“请将军放心,我们都有政策规定,我们一定会妥善安置。但郑将军今后有什么打算,是愿意留下还是回家?”

郑洞国感受到对方的诚意,但还是被失败的情绪笼罩着,不愿意低头,只想当个老百姓,还生硬地提出两条规定:一是不广播、不登报;二是不参加公开的宴会。

就在这时,解放军安排他和部下来到哈尔滨参观,一路上礼遇有加。参观途中,郑洞国偶然得到了一本早年间东北版的《毛泽东全集》。

起初,郑洞国并不在意。到后来读着读着,他便被吸引住了。而这本毛选也给郑洞国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毛泽东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尤其还指出了国民党和人民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不得不败的原因,这也让他开始冷静思考很多之前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和家人合照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后,郑洞国不得不承认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并非偶然,也不仅仅是单纯在军事上的失策,最根本的原因是国民党已经背离了孙中山的遗志,违背了全中国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也造成了他失败的必然结局。

正所谓民心所向,国民党必亡,他已经有这个认识,但并没有勇气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和过去彻底决裂,便称病休养,不愿意参加革命工作。

闲暇之时,《毛泽东选集》依旧是他时常读的书籍,不由地深深感慨:中国共产党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学问,国民党怎么没有这样一个人呢?也是在这时,郑洞国便对毛泽东产生了敬仰之情。

1950年8月,郑洞国前去上海治病。当他途经此地时,周恩来听说此事,便特地请人请他见面,还在家中设宴款待。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

早在黄埔军校读书之际,郑洞国便非常佩服自己的这位老师。周恩来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多次聆听过老师的勉励和教诲。此后,郑洞国参加东征战役,周恩来也亲自率部与敌人作战。

其实,周恩来对于郑洞国这位得意门生也印象深刻。1948年长春解放前夕,周恩来专门给郑洞国写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奉劝他不能忘记黄埔革命的初衷,劝他能毅然举行反蒋起义,早日回到人民的阵营中来。

只可惜,周恩来给郑洞国这个学生信件由于城内战乱的原因,未能及时送到郑洞国手中,他也是在事后才知道此事。周恩来的这封信如下:

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远者不论,近一个月,济南、锦州相继解放,20万大军全部覆灭。王耀武、范汉杰先后被俘,吴化文、曾泽生相继起义,亦足证明人民解放军必将取得全国胜利已无疑义。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背离,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曾军长此次举义,已为兄开一为人民立功自赎之门。

届此祸福荣辱决于俄顷之际,兄宜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帝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赞成土地改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则我敢保证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必将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宽大政策,不咎既往,欢迎兄部起义,并照曾军长及其所部同等待遇。时机急迫,顾念旧谊,特电促速下决心。望与我前线肖劲光、肖华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吴化文、曾泽生两将军专美于前也。

周恩来 10月18日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在上海寓所

04 周恩来亲自开导郑洞国

郑洞国在北京见到昔日的老师,他第一句话便是:“几十年来我已经忘记了老师的教诲。长春解放前夕,您还亲自给我写信,我感谢您和共产党的宽大政策。

周恩来摆摆手说:“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你现在不是已经不是过来了吗,今后我们都要为人民多做一些事情嘛!”

接着,周恩来详细询问了郑洞国的家庭和身体情况。当他问到郑洞国今后的打算时,郑洞国颓丧地表示:“我别无所长,人已经老了,计划回家种田种地去。”

坐在一边陪坐的李奇中打趣道:“好哇,你在老师面前还敢自称老了?”这么一句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

周恩来深知郑洞国的心思,他如今才40多岁,曾经很少打过败仗,不服气不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

周恩来亲自开导郑洞国:“你现在还不到50岁,还有很多为人民作贡献的机会。我们为国家做建设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为人民做贡献的机会。你养好身体,随时有机会参加工作。”

周总理一番勉励关切的话语,让郑洞国非常惭愧。他从心底感到共产党人胸襟广阔,对他也是一片真心实意,从前不想出来做事的念头便开始动摇了。

尤其是他在上海养病期间,这样的感受更深了。从前他在上海担任四三方面军副司令官兼京沪警备司令时,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混乱和污浊深有感触。

如今仅仅一年时间,上海在解放军的统治下几乎是变了大样,整个城市在人民政府的管理下井然有序,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照片

郑洞国彻底服气了。共产党既能打天下,也能坐天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一定会充满希望和光明。

郑洞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立即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汇报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新中国、共产党的新认识,表示自己愿意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周恩来收到郑洞国的信后非常激动,很快便邀请郑洞国来到北京议事。1952年春节前夕,郑洞国便从上海来到北京。

这次,周恩来在政务院接见了他。一见面,周恩来激动地说:“郑洞国,你的思想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值得庆贺的。我代表大家欢迎你,你的年纪要比我年轻些,完全可以为人民服务!”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和妻子

同年夏天,郑洞国在周恩来的关怀下举家迁居北京。不久,郑洞国还被周恩来任命为水利部参事。

之后,毛泽东也知道了郑洞国身上发生的事情。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毛主席还亲自提议道: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机要工作。

郑洞国来到北京后,郑洞国和毛泽东见面的机会增加了。郑洞国参加国防委员会会议,会后还和毛泽东、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人合影留念。

也是在这一年,郑洞国突然收到一份毛主席送来的请帖,便是文章开头出现的一幕。当天,郑洞国是怀着惶恐和愧疚的心情来到中南海的。由于一晚上没睡好的缘故,他还迟到了几分钟。

来到中南海,正送过发现在座的还有叶剑英、贺龙元帅,还有另外一位国民党起义将领鹿钟麟。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毛主席

毛泽东见到郑洞国,立即迎上去握手。毛泽东的热情让郑洞国紧张的情绪平复了很多。落座之后,毛泽东问郑洞国:“吸烟吗?”

郑洞国说:“吸烟。”说完,郑洞国便顺手从茶几上拿了一根香烟。没想到毛泽东非常敏捷地点燃火柴,起身帮他点燃香烟。这虽然是小小的举动,让郑洞国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席间,毛泽东询问起郑洞国一家人的情况,他如实回答。毛泽东说道:“你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还要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你今年才51岁,还很年轻呢!”

郑洞国非常惊讶,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自己的年龄,非常激动地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为人民服务!

05 和毛主席一番长谈,郑洞国彻底放下思想包袱

谈话看似非常随便,众人无拘无束,谈得既轻松又高兴。突然,郑洞国发问:“我有一个问题,您的马列主义怎么学的这么好?”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1960年,周恩来同陈赓在颐和园与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合影。前排左为郑洞国

其实,这个问题是困扰郑洞国几年的疑问,因为他简直是太喜欢《毛泽东选集》了。毛泽东听了这个问题,爽朗地笑道:

“我当年接受马列主义之后,总认为自己已经是革命者了。哪知道一去煤矿,和工人打交道,工人不买账。因为我还是那么一副'学生脸’'先生样’,也不知道怎样做工人的工作。”

毛主席接着说:“那时,我成天在铁道上转来转去,心想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想了很长时间,才有些明白,自己的思想立场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嘛!……”

毛泽东加重语气说:“看来,我也不是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而是在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

毛主席的一席话,让郑洞国真正卸下了思想包袱。从此,他努力改造人生观,走上了一条革命和爱国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郑洞国看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发展,心中更是充满了喜悦。为此,他不顾自己年老多病,积极投身于祖国统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郑洞国被选为副会长。郑洞国非常重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工作,他认为弘扬黄埔精神对于团结和联系海峡两岸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黄埔校友,共同谱写促进祖国统一和富强的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郑洞国在晚年除了致力于参加民革中央和全国政协的工作之外,还将自己的许多时间和经历投入黄埔军校的工作上。

他多次强调:“黄埔精神从根本上就是爱国和革命精神。”此外,郑洞国还结合自身的经历呼吁海外和两岸的黄埔校友要秉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继续发扬黄埔精神,一同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54年一大召开,毛主席下一条 指示: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晚年照片

在临终之前,他吃力地对子女们说:“我曾经是个军人,已经看淡了生死。你们要好好生活,不要为我难过。我现在对家事、国事无所遗憾,只可惜没能看到祖国统一的那天。一旦国家统一,我就真的是死无遗憾了”。

1991年1月27日,这位曾经穿越过枪林弹雨、走过东征北伐、走过古北口、台儿庄、昆仑关、缅北等的一代名将,最终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享年88岁。

同年2月26日,新华社对海内外发布了一条电讯,对郑洞国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此同时,海峡两岸都为郑洞国举行了追悼仪式。

在数百名黄埔系将领中,郑洞国是仅有的两位被两岸追悼将领中的其中一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