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铜
2022-05-16 | 阅:  转:  |  分享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金属矿石中铜的含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多金属矿石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多金属矿石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5%铜量。

2.方法提要

试料经盐酸、硝酸、硫酸分解,在5%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波长324.7mm处,测量铜的吸光度。

3.试剂

3.1盐酸(ρ1.19g/ml)

3.2硝酸(ρ1.40g/ml)

3.3盐酸(1+1)

3.4盐酸φ(HCL)=5%

3.5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铜(99.99%),置入250ml烧杯中,盖上表皿,沿杯壁加入10ml硝酸(1+1),微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10ml硫酸(1+1),蒸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取下冷却。加水溶解铜盐,用水洗去表皿,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mg铜。

3.6铜标准溶液移取25ml铜标准贮存溶液(3.5),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4)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铜。

3.7铜标准溶液移取50ml铜标准溶液(3.6),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4)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20μg铜。

4.仪器

4.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带有塞曼效应或连续光谱灯背景校正器)

4.2铜单元素空心阴极灯。

4.3在仪器工作最佳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

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平均吸光度0.5%。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5。

5.分析步骤

5.1试料

含铜量0.001%-5%,称取0.5-0.1g。

5.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3测定

5.3.1将试料(5.1)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15ml盐酸(3.1),盖上表皿,置电热板上加热,以除去大部分硫化氢,加入5ml硝酸(3.2),继续加热至试料分解完全(如有黑色残渣应加入数滴氢氟酸或少量氟化铵助溶),用少量水洗去表皿,蒸发至干。

5.3.2趁热加入5ml盐酸(3.3)溶解残渣,用水冲洗杯壁,继续加热至溶液清澈,冷却,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A液)

5.3.3根据试料中含铜量,分取溶液(A液),置入5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4)稀释至刻度,摇匀(B液)。

5.3.4按仪器工作条件,分别测量(A液)或(B液)中铜的吸光度。同时进行标准系列的测定。

5.4工作曲线的绘制

5.4.1移取0、1.00、2.00、3.00、4.00、5.00、6.00ml铜标准溶液(3.6)或0、0.50、1.00、2.00、3.00、4.00、5.00ml铜标准溶液(3.7)(视试料中铜量而定),分别置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3.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按仪器工作条件测量吸光度。以铜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铜的含量:



式中: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铜量,μg;

m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空白试验(5.2)铜量,μg;

V1—分取试液体积,ml;

V—试液总体积,ml;

m—试料,g。





献花(0)
+1
(本文系宋文富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