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十年前的网红患癌女博士于娟吗? 当时的于娟只有32岁,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有着让人羡慕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却因为癌症,生命戛然而止。 在弥留之际,她把自己对人世间的不舍和感悟写成了一本书——《此生未完成》,感动了无数人。 就在她病逝10年之后,于娟的老公发表了一篇让人泪目的文章:
她的故事,也许对那些在生活中迷茫彷徨、找不到目标和出口的人是一种启发。 01 于娟出生于山东济宁,身上有着典型山东姑娘的豪爽。 在30岁之前,她生活的主旋律一直是幸福明亮的。 妈妈在外贸公司工作,爸爸是一名大厨,从小于娟就生活在一个无忧的环境中。 大厨爸爸最喜欢给女儿投喂各种山珍海味,这也养成了于娟大方爽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性格。 同时,于娟还是一个典型学霸。 同学们评价她“过目不忘”,家里人说她“又聪明又努力”,更可贵的是,她身上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劲儿。 那年,她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并在这里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 很快,对方就被于娟身上的那股潇洒女侠的气质吸引,两人走到了一起。 毕业后,两个年轻人留在了上海,组建了自己的小家。 但对于娟来说,那种平凡安逸的小日子并不是她想要的。 上海的精英人才太多了,想在这里站稳脚跟拼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她做出一个决定——报考复旦的研究生! 要知道备考复旦本来就是地狱级别难度,每年有多少考生专门脱产复习都很难上岸,更何况于娟还有繁重的工作。 她只能是白天干完工作,晚上再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复习,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她几乎没在凌晨之前睡过觉。 尽管这么拼,第一次考研她还是失败了。 好在于娟天生有一颗大心脏,她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多打击,反而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复习策略,继续投入战斗,而且比之前更努力了。 终于,第二年她如愿以偿,成功考上了复旦的研究生。 后来,她又争取了复旦的公派留学名额,得到去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的机会,这是挪威声誉最高的综合性大学。 公派留学期间,她还攒了一笔钱让父母到挪威旅行,并陪着他们去看了充满神秘魅力的“挪威森林”。 在那里,她许下一个愿望——要把挪威的森林搬回老家。 就在家人以为她已经达成目标,可以暂缓脚步享受生活的时候,于娟用行动表示——这只是她的起点。 她还有更大的野心和更高的抱负。 在之后三年半的时间里,于娟仿佛开了挂。 她不但拿到了奥斯陆大学硕士、顺利考上了复旦大学的博士、中间抽空生了个娃,还成功留在了复旦大学任教。 同时,她还给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在三年内评上副教授! 要知道她刚刚走上教职,才30岁! 这个目标让周围的人都觉得不可能,太难了! 连身为副教授的老公也劝她别把自己逼得太狠。 但于娟却觉得,只要自己够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02 可能是一直以来拼得太凶,于娟的身体在不知不觉间被严重透支。 2009年9月份,她开始频繁感觉到腰疼,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毛病。 当时她还以为是劳累过度,就没当回事。 但那之后,她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对劲,状态越来越差。 终于在一次加班之后,她被送进了急救室抢救。 当时医生就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她得的可能是癌症! 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几天之后,他们夫妻拿到了那份沉重的诊断书:乳腺癌晚期! 医生说,于娟的乳腺癌已经发展到了第四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现在全身骨头都发黑了。 发展到这个阶段,做手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只能通过化疗勉强维持生命,但最多也就剩下2年的时间了。 听到这个晴天霹雳,于娟一开始根本不能相信。 她一直觉得自己身体不错,而且属于精力旺盛型。不管是工作加班还是做家务带娃都是一把好手,平时也看不出任何征兆。 怎么突然就被判了死刑了? 不甘心的她又跑到各个医院去做复查,但所有医院无一例外全都给出了“乳腺癌晚期”的结论。 这对于娟打击太大了。 她才31岁啊,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才刚刚开始。 她还有那么多没做完的事,和一个2岁的儿子。 无论如何,这个结果对她来说都太难接受。 她在书里写到:
但除了诘问上苍,她又能做什么呢? 在得病之前,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把每分每秒都用来奔跑,一刻也不曾停下。 但这场病,却迫使她不得不停下脚步。 在被迫闲下来的那段时间里,她终于有了机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由于于娟积极接受治疗,在两次化疗之后,她身体疼痛的症状慢慢开始减轻,癌细胞的各种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这让她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 治疗养病的那段时间,她也开始深入反思自己以往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 一直以来,她接受的都是“成功主义”的价值观,要成功、要出名、要吃得苦中苦。 而吃苦中苦,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 以前的自己,把事业成就放在一切之上,把那个虚无的“终点”奉为人生全部追求。 但一路拼搏下来她却发现,她根本就没思考过自己要去的终点究竟在哪里?又有什么意义? 她说:
![]() 越是慢下来深入思考,她就越觉得自己在不知不觉间错过了太多。 原来,自己的生活是这么美好。 她有最善解人意的父母、最贴心的爱人、最可爱的孩子,原来自己是一个这么幸福的人! 为什么以前她都没发现呢?
但当她想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时间却不会再等她。 虽然之前化疗后情况有了短暂好转,可很快她就又一次被拉入深渊。 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治疗也陷入僵局。 面对生命的流逝,她毫无招架之力。 此时的她,对生命充满了留恋。 她把自己最后的感悟写成了一篇篇的日记发表在网上,这些日记偶然被记者发现,最终被整理成书出版,也就是后来轰动畅销的《此生未完成》。 她说:
2011年4月19日,于娟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她的一生匆忙而短暂,但她用尽全身力气,把这丝闪耀 体面地留在了人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灿烂和不可预测。 同时也让更多人醒悟:人生在世,什么都没有活着重要。 03 至今为止,于娟已经去世十一年了。 虽然她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但她带来的感动和爱还在延续。 她生前曾对自己的妈妈许下遗愿:希望在家乡曲阜的山里种满黄连树,把“挪威的森林”搬回老家。 没想到,于妈妈在女儿去世之后,竟然真的开始认真做这件事。 她抱着女儿的骨灰回到了曲阜九仙山,让她安息在这片山林之中。 还承包下了两万多亩的山地,种下了十万余株黄连木,开发了数十亩育苗基地,亲手把一棵棵黄连木种在这片贫瘠的山地上。 岁月匆匆,十年时间转瞬而过,曾经光秃秃的山冈,如今已是郁郁葱葱。 在妈妈的心里,女儿从来没有走远,她就在这片山上,每天看着她,看着这些树,看着挪威的森林一点点在家乡的山里长了起来。 和妈妈一样动人可爱的还有于娟的老公。 在于娟病逝的10年后,她老公发表了一篇文章:第十年,我依然想念于娟。
Bing总结 我想于娟留给这个世界最大的遗产,就是用生命告诉大家:活着,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世上,除了生死以外都是小事。 只有活着才是王道!
生活不易,人生无常。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请从心底敬畏生命吧。 因为敬畏和珍惜,才更显得生命的灿烂和可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