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战斗,一群人的前行丨北师大心理学MAP初试430+备考经验

 北师大MAP考研 2022-05-16 发布于河南

  

  • 背景介绍



我是一名35岁的咨询方向大龄考生,本科英语专业,第一个硕士读了翻译。
年初作出决定,3月开始在职备考并加入学习小组,6月备考一度搁浅半个月后重整归队,中间短暂离职gap了三个月脱产备考,最终以初试430+,专业课260+,成功一战上岸。
被师兄邀约分享经验时,回想了整个考研历程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些时刻。在这里分享一二,干货有限,角度也很个人化,但如果能对有类似境况的你有所帮助,我会很高兴。

  • 在中年危机时刻叩问人生的勇气



我的考研battle早在备考正式开始前就打响了,为做出这个重大且困难的决定,我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时逢在教育行业有了十年工作经验的我,遇到工作瓶颈,身心俱疲、焦虑爆炸,不得不重新思考规划个人发展,也在此时邂逅了北师大MAP项目。
为了搞清楚这不是我的一时兴起、或仅仅出于对原本职场甚至人生困境的逃离,而是我想要做的、可以做的、该去追寻的事,我做了一系列的功课:
1) 厘清现状、搜集信息
我给自己了一些时间,从最初的的情绪和焦虑高点慢慢平静下来,一边整理这个决定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关的人和事。Pros and cons, SWOT分析, mission statement, life design templates凡是我知道的或能用的工具全都用了一遍。
倒不是因为迷信这些种类的工具或方法,但这些行动确实帮我一点点走出了当时内心的困境,当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书店写下自己的人生观和工作观,真的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流。我很感谢这个契机,让我有了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勇气与动力。
图片
(配图1)
图片
(配图2)
2) 寻求意见与支持
整理好手头的信息,我带着自己的发现,向一路为我指点迷津的职场前辈、最了解我的亲密伙伴、可能在不同立场提出诚恳反对意见的朋友一一交流。他们的观点、视角、对我提出的问题,都成了我进一步思考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当然你会得到的不仅有理解与支持,还会有反对和批评。但这是个不舒适却必要的过程,如果连这些反对和批评都无法处理,又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真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呢。
3) 亲身体验
在逛遍知乎、翻烂了所有和MAP有关的公众号文章之后,我决定还要在更近的地方接触体验这个学校、这个项目和这个项目中的人。
于是我申请成为了北师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一名社会来访者,于是我看到了中心的样子,看到了咨询室,看到了在中心见习的在读咨询师。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咨询体验很好,并不只是因为咨询对我“有效”,也是因为这个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这比看几本书、听几节课带给我更深刻、更巨大的触动。
我体验到了这个名为“心理咨询”的空间和关系中可能蕴含的力量。这是帮我下定决心和支持我一路前进的重要证据之一。非常建议在北京的小伙伴,有时间和契机的话可以考虑申请试试看。
 
  • 一个人的战斗,一群人的前行


BNU学习小组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也不是没想过单打独斗,但很快发现,横在自己单干面前的两座大山,一个是情报,一个是自律。
单打独斗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总是走一步看一步,没办法更全面、系统、及时地搜集和整合关于考试我需要知道的各种信息。
我可能面临的核心问题:
1.缺少参照系
我在这个时间完成这些进度合适吗?
其他考生准备得如何了?
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2.缺少历史信息
针对性的习题、真题去哪里找?
练多少足够?
往年考题有什么趋势
如何判卷?
有什么注意事项?
以上都是些令我头秃、苦手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对自己的执行力和自律能力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我知道如果我只是一个人默默准备,很有可能会在某些波动、不稳定的情况下停滞、甚至掉队或放弃。
而学习小组就在这时出现在我面前,完美解决我的两大难题,所以即使在没有熟人转介的情况下,我还是在和师兄沟通之后果断上车、早早加入了。
开始备考之后的历程,我依然会形容为一个人的战斗,因为在看书、努力背诵、对抗焦虑、对抗压力的时刻,你终究还是一个人。
但与此同时,每天在小打卡中看到和你有着同样憧憬、面对同样挑战的同伴们的时候,一定会汲取到一些能量。遇到问题跟师兄师姐沟通,被提醒抽查进度,答疑解惑,多了一种“有组织”的安心和踏实。
每次感慨自己状态不佳的时候,陌生同伴的一个点赞或留言都能让我轻松一些、重整信心。偶尔跟小组结识的小伙伴发发消息诉诉苦、吐吐槽,然后彼此勉励。
这么多的一个个战斗的人,在和你一起前行,一起努力。只要想到这件事本身,就让我得到不少宽慰和鼓舞。
 图片
(一群人在努力,你并不孤单)

  • 如果无法赶走焦虑,就学着和它呆在一起



焦虑是一定会来临的,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焦虑值会随着考试的临近持续向上爬坡。
我会因为某一天、某几天的进度或状态不佳而陷入不停谴责自己的循环中,这个时候适当的放过自己也是很有效且有必要的。
看不进去书了,就去瘫一会儿,再爬起来继续。早起又失败了,就熬一会儿夜,压线打卡总好过不打卡。
如果此刻只能平心静气的背下来三道题,就别非强求十道八道。
当听到别人进展更顺利的时候,总会着急恐惧一下,然后我会松口气,把自己眼前能做到的事先好好做。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中度焦虑下,学习效率是最好的,我也在慢慢学会如何跟我的焦虑和平共处。
如果你有自己习惯、有效的处理焦虑的方式,请好好利用它。
有些人会每天留出时间运动、有些人会练习冥想或正念,有些人有持续的做心理咨询,有些人听音乐看看闲书,有些人写字画画,也有人做做家事带带小孩。
总之,你会听到各式各样的方法,但抓来一大堆方法“狼吞虎咽”之前,想想你可能已经拥有的的方法是什么。
面对自己时内心深处的那些不安和恐惧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接受它会不会比把它藏起来或屏蔽掉更实际些?
 
(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

  • 一些可能非常个人化的备考经验与心得



前面的好多篇经验贴里,大家已经介绍了各种经验和方法,看得我都有点自惭形秽。在这里就分科目简单介绍一些我觉得重要的心得。
  • 专业课:


①心生:
好好按照学习小组的学习规划和打卡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前两轮的复习,先搭框架再细化,看书过程中理解和应用为重,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是例子。
对很多定义和规律的理解都是要看书上的各种例证才能充分理解。我会在框架的尾端用简单的话或贴图放上例子;也会在打卡复述的时候用自己的话,用例子解释一遍概念,这样的学习对我来说最有效。
图片
(我的复习笔记)
②人格:
伯格这本教材的讲述方式看似有很多细目和小标题,但其实没有《心生》那么清晰。这时候梳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前一轮要抓住重要的框架,你要知道每个流派包含的大知识点有哪些,基础逻辑是啥,大咖有哪些,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工具是什么。
在二轮复习和三轮冲刺复习中,当你了解了出题结构之后,要理清这部分可能出现的题型和分数占比是什么,从而有针对性的准备和背诵,事半功倍。
我把所有可能提问的部分陆续整理出来,其实三十几道题而已,每天写几道,半个月好歹也写完了。这样便可以在冲刺时候不断提炼或补充。
虽然也有现成的参考,但对我来说,自己整理的永远更好用,更趁手。
 图片
(我的复习笔记)
③实验统计测量:
我这个文科生对这部分本来充满负担,但看了教材之后发现还挺有趣的(觉得张厚粲老师的统计学教材写得可真好的,不知道是不是我一个人)。
如果你在看书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搞不懂的公式或原理,什么自由度,什么标准误,先别慌。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在之后做题、提炼知识要点、一轮轮打卡的时候,你总有机会搞懂的。
实在还是搞不懂,还可以像师兄和组织求助。实在理解不了,还有机械做题应试的方法。这部分的题目出的不难,其实只要下一些功夫,还是可以逐个击破、牢固掌握的。
专业课的三门的复习曲线都是从越看越多,到越看越少的过程。从理解、到做题、到背诵、最后到更有针对性的背诵。这很像我的英语教学老本行中PPP(PRESENT-PRACTICE-PRODUCE)的教学法
如果你正处于越看越多的部分,别急,慢慢来;等到越看越少的时候,抓大放小,把重点真的好好背住,做到能够有效输出,复述、默写、该练习的不要偷懒。

  • 政治:


先说结论:腿姐一生推!我在67月份才开始花时间看政治,先花了大把时间看了徐涛的加强班,但进入冲刺时,仍旧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时间和复习计划,题目也有点刷不过来。这时腿姐的冲刺押题班,完全拯救了我。
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从头就跟腿姐。不是涛哥不好,但腿姐连带着应试解题思路、甚至阅卷思路的整合式教学更对我的胃口。
选择刷刷肖四肖八,连带着知识点去看,然后就是背腿姐冲刺班的一切。腿姐的带背录音也巨好,网易云、b站都有免费资源,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听起来,磨磨耳朵也是好的。
在去年略有些邪门的选择命题下,政治考了70+我认为都是靠用绳命背腿姐大题押题而实现的。
图片

  • 英语:


因为本来就是英语专业,做了英语二真题发现客观题全对的前提下,我就没复习英语,几乎是裸考的(觉得太凡的对不起,请跳过这部分)。
建议有英语底子的同学们也可以先做真题看看自己的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分配时间。我其实考前多少还有点点后悔没腾出时间看看写作的,因为没掌握答题要求多少还是会慌。
 


Other tips:
· Do effective work, not busy work.
要深刻思考、有效练习,而不是做忙碌功课。不动脑的无效劳动只会让你又疲倦又焦虑。
有时真的划水一整天,不如集火一小时。
· Study where you study best
在自己效率更高的环境下学习,我有过整天泡在星爸爸的日子,也有过闷家或在公司看书的时候。换个环境有时候真的有用,能更集中。如果你只能一个在家学习的同学可以试试,开一个B站的考研自习室,就是一天大部分时间放一点轻音乐,然后一个人在镜头前面狂看书的那种,对我有奇效。
· Manage your time, manage your health
冲刺阶段要合理地分配时间,管理好时间和健康对我来说是对抗种种冲刺焦虑的有效方式。艾宾浩斯表很好用,早点用起来,冲刺就不慌了。
健康方面,要吃好,睡饱,别生病,适当运动,因为病了真的很耽误事。
· Find your strength and weakness, include it in your plan.
在模拟当中体会和思考自己的优势弱势,提前计划时间分配,答题先后顺序、如何书写工整等等的细节,以便真的心里有数,在真实考场上不慌张、冷静应对。
· Listen to the important reminders, it’s worth it.
听人劝,吃饱饭。好良言劝不回该死的鬼。那些让你觉得听厌了的重要提醒、考前叮嘱什么的,千万别不往心里去。
出分之后,第一时间来问我为什么专业课考这么好,我说如果按照小组的叮嘱把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应对陌生题目、注意字迹工整等等都做到个百分之八九十,自然是可以有效发挥出实力,得到比较好的结果的。
我在实验设计没把握、作文压哨写完,最后一题全靠发挥的情况下考了260+绝对要归功于这份“听劝”。
最后的最后,我想对备考时候的自己,也对正在努力并很可能成功的未来的你们说:
 · 幸亏努力了吧!热血中年人没随意对待,也没辜负自己的心意。
· 幸亏撑住了吧!不撑住怎么来得及看到别人态度因为自己行动发出的改变,怎么知道原来身边也有这么多的支持与肯定的声音。
· 一路走来,你发现自己学的东西是那么的有趣,一路同行的是那么可爱、可敬的人,这些都不是错觉。考上了之后,我依旧这样想,更加这样想。
· 虽然成了,还是要说,你想的没错,输掉真的不可怕,因为怕输放弃才可怕。幸亏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战斗的机会!
· 做得很好,继续前进!
图片

编辑:BNU学习小组-丙壬师兄

排版:BNU学习小组-Psy小师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