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拜你为师,当你的徒弟行不?”“我没有资历当你的师傅,你也没有当我徒弟的资格”。 今天的故事就从这样的对白开始吧! 还原这样对话的人此刻在我对面,中间隔着一座长长的雾漫竹河。而你的朋友坐在原木板凳上,我的左边。 你在说你的故事,故事里的另一半不知道是谁,也不想知道是谁。无外乎是你众多仰慕者中的一位吧!因为你的作品认识你的,却不一定懂你的人。 较上次而言,你今天的话明显多了些,语速飞快,思维也一样的跳跃。 你说你是一个有匠心的非匠人,对那些有匠心的工匠之人心怀敬仰。 是一如既往的真实而谦卑啊!那些最简单的语言从你嘴里吐出都变成了语录。 所以,在这儿,我索性闭嘴无言,因为说了也显多余。 立夏前夜,雨蒙蒙。推开这座小院的门,应你之约。与其说如约而至,倒不如说听从心的指引而来。 白日里,诸多事务缠身,念想都不敢有。稍有空闲的时候,能回到这里,是多么知足的缘。 在等你们的时间里,我一个人在这方安静的院子里漫步,时而和那些小景对话,时而倾听雨滴滑过叶片的声音。 还有依立在那间唯一亮着灯的地方--你的工作间门口,看窗边玻璃器皿里的植物努力往屋顶伸展的样子。 雨滴不曾惊扰到它们,脚下的石子予以它们稳固的支撑,很期待它们破顶而出的景象。 当我们坐下来喝茶的时候,你的朋友问我从事什么工作。我回答说“物业”。 然后,安静的看着他的眼。果然,透过他的瞳孔我看到了无限放大的“?”。 而后,是短时的沉默。是啊!在他的认知里,能写出你们认为这样干净文字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从事物业的人呢? 然而我想说,如果我也算是一个有情怀的人,那情怀不仅仅在文化界萦绕,物业界也一样被需要而存在啊! 你说,承诺最难,因为是想要兑现的。 哪怕今天承诺说明天可以共进晚餐,但明天里抵不住有什么突发情况会失约。 所以在承诺的时候要留有余地,所谓中庸之道亦为如此了。 一诺千金如你,惜字如金如我。 我的文字一向都是随心而就,落笔成文。 喜欢或者不喜欢,它都属于我。 如若凑巧入了你的眼,走了你的心,也是缘份吧! 缘来缘去,皆为缘,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