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企业的变革: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

 派可数据 2022-05-16 发布于河北

一、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四个阶段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思想转型、技术转型、业务转型和管理转型。这四个数字化转型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层级关系,只是将完整的数字化转型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了四个阶段。

这四个数字化转型阶段彼此穿插,共同进步,它们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铺平道路。有可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转型完成度不同,比如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转型首先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这时候企业其它阶段会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共同协作更快的完成数字化转型,让企业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1、思想转型

传统企业想要完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进行系统性改革,首先要完成思想上的转型。

大多数传统企业因为经营管理时间比较长,并且大多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飞速增长的成长期,形成了一套受限于当时环境的特殊机制,在全新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这种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这些传统企业一般会存在以下问题:

l 缺乏商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不足,商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l 产品方向固化,对新时代用户需求缺乏认知,产品和服务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l 经营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现代企业不同,难以融入现代生态;

l 没有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业务流程较长且较为复杂,业务运转效率较低;

l 没有形成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意识,企业内外人力、物力、时间浪费;

这些问题出现在传统企业身上,其关键所在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逐渐失去了进取的动力。没有了解数字化转型的意识,也就是思想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没有了全方位的改变。

企业要从思想上将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革新,追随信息化、数字化的脚步,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在企业发展中展现产业协作化、业务流程化、服务增值化、管理扁平化等新思路,在数字化时代继续保持市场竞争力。

2、技术转型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引领了新一轮科技革命,让数字化成为新时代的标志。

传统企业因为业务、产品以及经营模式的固化,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也就没有了迫切的需求。因为技术的长期可用性,短期内企业不会出现明显的问题,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导致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一时间各大领域都有被市场验证过的前沿技术应用,让企业的生产、制造、供应、市场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传统企业可以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选择引入新一代数字化相关技术,创造一种新的、或对已有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数字化改造,大幅缩短设计、研发、制造、供应、生产和市场等流程,减少人员和企业运转的成本。

同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还可以部署商业智能BI,将企业的海量数据分成不同类别、主题,并划分层级储存到数据仓库,利用ETL和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数据质量,然后以图形化手段,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让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用户需求画像清晰明了,发挥数据价值。

3、业务转型

业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更是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力量,企业必须保证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4文详解,数据分析必备的五大能力,从0到1掌握关键信息4

在市场处于增量市场的历史阶段,众多传统企业凭借业务实力获得了发展的基础,但也正是这种市场格局让这些企业形成了当时有效的业务机制。随着市场由增量变为存量,用户需求也因为物质生活的提升开始改变,市场产生了巨大变化,也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传统企业在这种格局下,传统的业务模式导致了大量人力、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让企业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效率却没有明显增长。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选择安装业务信息系统,结合其它新技术和理念对业务进行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改革,降本增效,完成企业业务数据的沉淀。

业务转型不仅能帮助企业提升内部运转效率,也可以对企业外部产业链生态进行扩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将业务数据和业务信息统一展现在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可视化实现协调互助,减少中间流程的损耗。

4、管理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由高层管理人员开启,自上而下完成建设的,所以管理人员的决策能直接影响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

数4字化时代,企业为什么选择商业智能BI,又能够解决哪些问题?4

在早期,市场经济比较匮乏,传统企业在当时更多是以较小的人员规模获得的成功,这样成长起来后,企业规模得到空前提升,管理人员很容易失去对企业的了解,把握不住经营管理的任务,失去判断决策能力。

通过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可以借助数字化等相关技术,将某个部门、事业群或业务线集成到一个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只需要查看系统平台,就能精准了解业务情况、熟悉业务数据,并且能够直接通过系统把握业务结构。

更进一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下一时期,可以为企业部署商业智能BI,打通各大业务系统数据库,让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数据分析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将数据变为信息,让管理人员提供决策的信息支撑,监控业务变化,为企业业务发展进行预警。

二、企业如何正确落实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一套完整的对企业进行转型变革的解决方案,自上而下开始,对每个节点进行系统性改革。

1、明确数字化转型阶段

数2据治理效果差?掌握正确治理方法,解决企业80%数据问题2

企业想要成功完成数字化转型建设,应该将其分为不同阶段,针对性进行目标建设,通常,企业会将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

信息化阶段:传统企业通过业务信息系统,将线下零散的业务流程统一集成到线上的APP、软件或平台上,让用户和业务人员能直接在远程处理业务,实现办理、申请、核验、审批等操作,极大的简化了业务流程,并且为业务过程中积累的数据提高了质量。

数字化阶段:传统企业在积累足够的高质量数据后,能够凭借数据实现生产、供应、销售、市场等多部门的高效协作,让跨部门合作变成一种常态,让数据能够在企业运转中落地,通过数据价值提高企业的复盘能力、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等,实现降本增效。

生态化阶段:企业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积累,可以在数字化转型的作用下真正形成一个集体,连通产业链上下游其他企业,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交换平台,使其具有需求、预测、协同、执行、决策等能力,完成生态化建设。

2、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开始向新颖、潮流、亚文化和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借助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可以改变商业模式,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商业创新,获取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要求的以用户为中心并不只是传统业务模式中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态度,这个服务要延伸到企业产品从立项到商业化的每个环节,要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迭代产品服务,完成创新设计。

自人类文明诞生起,不管是基本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人们都是在追求更好的东西。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变得充裕,人们越来越追求新颖的产品,更好的服务,需求开始升级。并且,人们对这种服务的追求只会越来越快,并且这种观念经过互联网迅速传导到每个人心里。

所以,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本质上就是在寻求商业创新,变成以用户为核心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适应的数字化企业。

3、数字化转型的数据路径

数6据仓库建设 —— 数据质量管理6

数据积累

传统企业通过业务信息化建设,将业务操作转化为业务数据沉淀到相应数据库中,这些业务数据随着业务流程的进行,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为实现数据价值,获取数字经济铺平了道路。

数据展现

企业通过可视化工具或商业智能BI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实时展现企业各部门或全面的发展情况,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对业务执行和管理决策进行复盘和预测,不断优化企业发展模式,促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施。

数据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海量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将这些难以被人直接利用的数据转化为充满价值的分析信息,提供销售分析、留存分析、市场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等关键的分析报告,同时通过可视化手段,分析人员还可以将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可视化提供给企业中每个员工,针对性提供企业信息分析,辅助进行决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