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历明清两代,迄今6百余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极为浓郁。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
金秋十月,我有幸到贵阳青岩古镇一游。除了在古镇游览观赏外,还有一个心愿,寻找在近代史上有较大影响的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镇内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自然风物景观网上多有赘述,青岩教案遗址却不为常人所知。
青岩教案是清末因外国列强利用教会欺压中国人民而引起的外交事件,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列强利用教会侵略所进行的斗争: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五月初五端阳节,青岩人按传统习俗,相约到郊外“游百病”,人群与大修院发生冲突。修院守门人和修士们冲出修院,无理谩骂,驱赶人群,气焰十分嚣张,双方发生撕扯和争吵。青岩团务道赵国澍闻讯,立即带领一批团丁把修院包围,并将几位修生带到团练总局,修士们依仗洋人势力,决不让步,而院长带着部分修生逃走,团丁放火烧毁修院,将3个修士逮捕入狱。
法国公使馆以违反“条约”来谩骂、恫吓都督田兴恕,田对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本就不满意,无所畏惧,密令将修士张文澜、陈昌品和守门人罗廷荫押到青岩北门谢家坡处决,途中正遇大修院女厨王玛尔大在河边洗衣,为避免泄露,连她一并揪到刑场,将四人同时斩首。
“青岩教案”因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以赔偿银两、处罚官员、天主教重进青岩并由官府出资修建教堂而告终,天主教便在青岩立足。60年后的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进入青岩。自此,青岩镇形成了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四教并存的宗教格局。
趁着在青岩古镇游览的机会,我急于想知道:青岩古镇姚家关、大修院在哪里?遗址保存是否完好?清政府赔偿的教堂建在哪里?当年重葬的四名洋人奴才坟墓还在不在……?古镇民风纯朴、待人热情。出北门后,多次问路,均得到热情、详细的答复,一位照顾孙子的老人委托路过的一位周姓村民引导我到姚家关大修院遗址,在地里干活的当地谢姓青年知我的来意后热情接待,告别时甚至邀请我到他家吃饭,我感动万分。
在那里,我拍摄了如下的照片: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5/1618/245097296_1_20220516065908427.jpeg)
1、教案遗址。遗址位于两山之间的一小丘西侧,面积约一亩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道从遗址前经过,小道的一侧竖有标志牌一块,上书“青岩教案遗址”六个魏体大字。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5/1618/245097296_2_20220516065908677.jpeg)
2、遗址石墙。遗址前后各有一面四米多高的石墙,遗址是由一斜坡挖掘而成。如今遗址成了一块菜地,看来这里就是小谢家的地了。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5/1618/245097296_3_20220516065908958.jpeg)
3、当年清朝政府赔偿的教堂,现已破败不堪,已成危房。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5/1618/245097296_4_20220516065909146.jpeg)
4、当地教民捐款修建的新教堂,据说当时花了三十万元。![[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5/1618/245097296_5_20220516065909318.jpeg)
5、王玛尔当年的墓碑,“主证王玛尔”几个字清晰可见,现在已成为一块路下石。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 [转载]寻访贵阳“青岩教案”发生地——大修院遗址](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5/1618/245097296_6_20220516065909537.jpeg)
6、姚家关远眺。照片左边方向是大修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