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主持人演讲的3个密招,教你表达自己,影响他人

 智慧为师 2022-05-16 发布于黑龙江

有很多人在公众面前讲话感到焦虑,上台之前就开始紧张,上台之后就大脑一片空白。

明明在台下可以跟别人健谈,但是一到了正式场合,任凭自己怎样做心理建设,还是会紧张。这样的状况怎么办?

是因为演讲需要好的口才吗?曹丽娇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她曾经担任过中央电视台《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

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总结自己多年主持人的工作经历,以及线下、线上演讲课程授课的经验。写出了这本《演讲三绝: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

你是不是在需要演讲的时候,就直接去网上选购各种课程和书籍。看书是一回事儿,学习是一回事儿,等到真正上场,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因为大多数演讲的课程,都会有一些错误的示范。所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曹丽娇说,通常大家演讲的错误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打鸡血式演讲、套路化演讲、自说自话式演讲和讨好卑微式演讲。

打鸡血式的演讲只是能调动演讲者的情绪,而压根不在乎观众的感受。所以观众根本没有进入到你的演讲情景中去,就是无效的演讲。

有的老师也会告诉大家第几分钟要做什么,事无巨细得很清楚。但是这样的套路,充满了模式化的痕迹。观众也是会产生厌烦情绪的,演讲者也很难通过演讲达成目标。

所以这些错误的演讲方法,并不能够帮助演讲者提升演讲的能力。

而这就需要正确的方法,作者总结出演讲的核心是表达自己、影响他人。就需要有3点,开场有凤头,中场有猪肚,收场有豹尾。如此才能完成一个好的演讲。

一个好的开场是永远不尴尬的开场。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清华大学进行的演讲是这样开场的。

同学们,我有一个建议,建议你们向前走一步,因为我愿意生活在年轻人当中。

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扫掉了刚才的郁闷,整个会场顿时沸腾起来。

服人的猪肚是怎样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个抓心大法。

一个心理学家在演讲中这样说,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待会儿可能会在讲话中说到一个动物,大象,请各位务必把大象这个词忘掉。

结果呢,结束之后大家可能什么都没记住,单单就记住了这个大象。这就是人类心理学,很奇怪的一种现象。

情感共鸣的凤尾,让观众期待和畅想。不一定需要堆策华丽的词藻。也许就这样说,请相信我,有一天你们一定会引以为傲的。

这样的结尾,是不是很让人有深刻的记忆呢?《演讲三绝》给了好多实用的工具,可以让演讲者找到演讲的秘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