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躺在凉爽的空调房间吃着冰镇西瓜,几乎是所有人都拒绝不了的诱惑。是什么让人类能够如此惬意的生活?答案很简单——科学。 ![]()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科学仿佛是一个强劲有力的发动机,它也难以想象的奇迹推动着整个文明稳步向前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当然,它做出的贡献远远不仅于此。 得益于它的帮助,人类对广袤宇宙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知道那壮美景色的背后还隐藏着无穷谜团。 ![]() 同时,人类的目光也穿过重重帷幔进入了以前从未知晓的微观世界,这个诡谲多变的世界再次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探索”注定和“一帆风顺”是相互对立的。在黑暗摸索前行的过程中,无数问题蜂拥而来让人欣喜也让人忧愁。 ![]() 喜的是,根据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整个世界,它们就像是一扇扇窗户,透过窗户我们能够看到不一样的“景色”。 而感到忧虑的是,并不是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完美解答,它们犹如坚石一般盘桓在人类头顶,成为许多科学家的“梦魇”。 ![]() 对于这种无法解释的问题,科学界对它们有一个专门的称呼——终极问题。比如宇宙是否有边界、时间是否能够倒流、客观世界中是否存在高维空间等等。 迫于现有的科学手段,这些终极问题我们目前无法得到答案,但人类未来是否有解开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呢?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 ![]() 《三体》中提到,三体人向地球发射了一个智能微观粒子——智子,它肩负着锁死人类基础科学的任务。 可能有人好奇,“发展”这么抽象的概念,究竟怎样才能锁死呢?很简单,找到人类发展突破的关键即可,那什么是人类发展突破的关键呢?答案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弄清楚一个机器的运行原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肯定是将其拆开仔细观察每个零件的构造、运行和位置。 这个方法和道理放到科学研究中也是一样的。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与发展,人类对世界的研究早已从宏观转入微观,弄清楚物质的基本构成,以及基本构成的属性,是人类了解世界最根本的方法。 ![]() 用常规的方法拆分,分子层面就已经是极限了,加入化学手段之后,这个极限能够被拔高到原子层面,而若想叩开原子之后的大门,那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用对撞机。 从字面上我们就能够知道“对撞机”的作用,它的基本原理也很简单,就是让2束高能粒子流在其中以接近光速运动最后迎头相撞,这样就叩开了原子之后的大门。有着“上帝粒子”之称的希格斯波色子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 截至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让质子的速度到达99.999999%光速,但凭借这个可没有办法破解宇宙本源秘密,因为这只能将宇宙追溯到一个橘子的大小,更进一步或许就是人类不可能企及的未知。 大量的对撞实验证明,四种基本力共同“统治”着万物,它们分别是强、弱核力、电磁力和引力。 ![]() 引力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但它也是最弱的力。弱到什么程度呢?就算将整个地球的引力作用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他依旧可以很轻松的进行跳跃。 在庞大的引力世界中,广义相对论是里面绝对的统治者,而其他三种基本力都属于量子场论的麾下。 ![]() 正是看到了这其中的“隔阂”,爱因斯坦曾在生命后期尝试消除隔阂,统一看似不相干的四种基本力,从而创造出一个简单美妙的公式来描述和预测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情。 显然,爱因斯坦失败了,他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自己设想的“大一统理论”。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统一了电磁力和弱核力,但想要更进一步统一还将面临很大的挑战,甚至是不可能完成。 ![]() (对撞机加速隧道)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对粒子对撞机的要求极高。 物理学家詹姆斯·比彻姆(James Beacham)表示,人类至少要将对撞机的加速隧道建到火星附近,才能够验证电磁力和弱核力的统一。如果还想统一最神秘的引力,那对撞机的尺寸将比肩恒星系。 ![]() 要知道,人类目前正在兴建的对撞机周长不过80~100 km,这和恒星系大小的对撞机有着无法言说的差距,更何况建造如此庞大的对撞机必肯定还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这预示着人类可能永远没有办法解开宇宙中的终极问题。 ![]() 对于好奇心旺盛的人类来说,还有什么比这种可能更让人沮丧和绝望的呢? 此外,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果有高级文明的存在,他们是不是也靠对撞机研究宇宙?如果是,那我们所在的宇宙没有可能诞生于一次粒子撞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