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建海军,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这句话可并不是空穴来风,肖劲光是完全能感受得到其中蕴含的风险和艰难。 1949年,从威海探望完刘公岛之后,肖劲光并不打算休息,准备接下来再到华东组建的海军江阴基地看看。 为此,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张爱萍特地前来迎接肖劲光。 那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肖劲光会说李鸿章说过一句真话? 肖劲光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接下来的故事。 肖劲光来了让张爱萍很放心 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肖劲光就看到了张爱萍在码头上等候着他。 以往这个时候,张爱萍都是准备考察船舰的,不过今天肖劲光来了,张爱萍便打算陪同肖劲光一起考察船舰。 肖劲光看着船舰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海面上,有些不解。 张爱萍先人一步看出了肖劲光的疑虑,于是便抢先回答道: “舰艇分散锚泊是为了防空。” 肖劲光听完后,瞬间便明白了。 肖劲光 的确,船舰之间的距离都有两链,如果有事的话,起锚旋回都有足够的空隙。 肖劲光很是欣慰,还没开始,自己便又上了一课。 张爱萍陪着肖劲光边走边考察,走到一艘舰艇边的时候,肖劲光发现这艘舰艇的形状宽大,甚至长宽也是相差无几,完全没有现代军舰的美观。 张爱萍叫来工作人员把盖着的帆布拉开,露出了里面的空间,肖劲光被舰艇前面的大门引起了注意。 肖劲光不禁问道: “大门有多少吨?” 张爱萍回答道: “25吨,相当于一辆中型坦克的重量。” 张爱萍 肖劲光情不自禁地感叹了一声,而船铃下面的一行字母,也迅速引起了肖劲光的注意。 经介绍,原来这艘船的来历并不小,甚至还参加过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始建于1925年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在经过两次大修之后便退役了。 至于为什么会到了中国的手中? 那是因为当初在内战期间,美国为表庆贺,把它当成礼物送给了蒋介石,后来在蒋介石离开大陆的时候,这艘船便宣布起义,留在了这里。 肖劲光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了这个大家伙,海军建设会更快的。 张爱萍笑着对肖劲光说道: “建海军确实难,现在有了老首长您了,我的担子就轻了。” 张爱萍 肖劲光安慰张爱萍道: “辛苦你了,建到现在确实不容易。” 张爱萍听着肖劲光的话,眼泪有些忍不住了,但还是没有让它掉下来。 是啊,自己的辛苦只有自己清楚。 自从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之后,张爱萍便率领着机关向南挺进,但是在接管上海国民党海军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那到底是什么麻烦呢? 张爱萍招贤纳士国民党海军 华东军区海军的成立,张爱萍付出太多努力了。 张爱萍夫妇 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负责起来,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起义军舰以及官兵的接收问题! 为此,张爱萍专门派出代表协助各舰艇长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传统和制度管理部队,再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虽然值得高兴的是,第二舰队起义了。 但是福无双至,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是个不死心的。 这桂永清的个人生涯颇有些神秘色彩,一生经历5次丢官又4次升官,从代理排长到海军中将,就是个不倒翁。 1949年2月25日,“重庆”巡洋舰起义后,桂永清也只不过是被撤职留任,而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对蒋介石的忠贞不渝所致。 同理,所以在第二舰队起义后,桂永清依然没有受到什么处分,蒋介石还是把海军司令部的重任交给了桂永清主持。 桂永清 桂永清欣喜不已,为表忠心,提出了许多争夺海军人才的办法。 的确,共产党虽然有几条船,但是海军方面确实缺乏人才。 于是桂永清抓住这一漏洞,派人策反上海的军官家属,恩威并施,扣押和引诱并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张爱萍见此状,自然是心急如焚。 但是张爱萍并没有病急乱投医,虽然陆军来的同志很多,也是政治骨干和组织基础,但是问题是不懂专业知识。 张爱萍 所以张爱萍还是打算招聘国民党海军的专业人才,不管派系,只要能为人民海军服务,张爱萍都要。 万幸的是,国民党海军中还是有不少的有识之士,他们不愿意跟着桂永清跑,有的起义,有的便跟着张爱萍转了过来。 为了扩大战果,张爱萍召开党委会,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成立登记国民党海军人员办事处,公开招收录用国民党海军人员》的决议。 随后张爱萍上报中共华东局上海市委和华东军区党委,作了报告。 陈毅收到报告后,立刻批复: “此策甚好,速办。” 陈毅 6月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上海重庆路182号挂出牌子,牌子上赫然几个大字:国民党海军人员登记处。 6月11日,张爱萍在上海《大公报》上刊登了一则通告,通告上说道:反曾在国民党海军服务,不论脱离迟早,不论官佐士兵,或阶级高低,不论航海、轮机、制造、枪炮、通讯、测量、军需、医务、或其他行政人员,均可前来登记。 此后,张爱萍又先后到达青岛、厦门、福州、广州等地,设立了海军登记处。 可以说,张爱萍的付出实在是巨大的。 国民党敌机轰炸险些伤害肖劲光等人 张爱萍正回忆着往昔,肖劲光也听得入迷,忽然一阵飞机引擎的声音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 肖劲光 肖劲光正奇怪,忽然刺耳的警报声就响了起来,随着战斗警报声,舰艇已纷纷发动机器启动锚链,船上的枪炮也都指向天空。 这时,天上的6架轰炸机从远处飞来,开始在舰艇的上空盘旋,寻找轰炸目标。 原来是国民党干的好事! 虽然当时大陆上的解放战争基本已经结束,但是东南沿海地区,依然存在着国民党的残余势力。 这群残余势力利用拥有的海空优势,经常对我军实行狂轰乱炸, 突然,一连串炸弹朝着“鞍山”登陆舰落了下来,肖劲光和张爱萍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里。 这种炸弹的威力巨大,肖劲光曾在平津战役中就见识过了,他亲眼见到这种炸弹能够把一辆坦克炸飞。 肖劲光 这时,炸弹在距离肖劲光附近的10几米处爆炸,瞬间炸起了冲天的水柱,万幸肖劲光等人都安然无恙。 随后各舰艇的各种机枪火炮都开始反击,朝着空中的敌机开火,在炮火中,敌机乱了攻势,双方开始僵持不下。 这种互相没有伤亡的战斗持续了十几分钟,敌机突然停止了轰炸俯冲,朝着西北方向飞走了。 一场虚惊,没有伤亡就是最好的消息,肖劲光出了一口好长的气。 不过更幸运的是,幸好海面上的这些船舰都没有损伤,这可是海军的全部家当了,本来就少得可怜,可承担不起一点损失啊! 随后,张爱萍陪着肖劲光坐着小炮艇又来到了另一处停着的船舰考察检测。 肖劲光 肖劲光看着这些又老又旧的船,心里开始估计着,恐怕这些船按照国际规定,早就过了服役年限。 同行的江防舰队队长肖平,将每一艘舰船的吨位排水量性能、武器装备、人员编制情况一一向肖劲光作了介绍。 舰队政委陈绍海有些悲观地说道: “现在海上舰船由于腐蚀严重,三年没修理,所有的船能开动的没几艘。” 张爱萍也向肖劲光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肖劲光笑了笑,对着众人说道: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蓝色的国门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也许是办海军的第一人,而李鸿章曾说出一句真话:我办了一辈子,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海防衰败,曾使中国蒙受了长达20年之久的奇耻大辱,海权沦丧,几乎断送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民族!历史把这副重担交给我们,我们都没有退路。” 肖劲光 肖劲光一番话,激励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都开始为了建设海军埋下了深深的信念和信心! 邓颖超和周总理夫妇安慰肖劲光 万事开头难,肖劲光感觉到了。 在海军领导机关宣告成立的时候,中央军委只任命了肖劲光和刘道生两位海军领导人。 虽然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在建立海军的问题上,争议还是非常大的。 从华东军区海军基地回来之后,肖劲光心里算是有了一些自信和更深的了解,建立海军的想法一直是众说纷纭,所以大家都把目光盯在了肖劲光身上。 肖劲光清了清嗓子,直言道: “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对于建立一支什么样的海军,我感到我们要从国力和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建立的是一支自卫的防御的海军,而不是侵略别国的海军。” 左二为肖劲光 这句话说得非常对,在座的各位都感到肖劲光讲得合情合理。 这些天,肖劲光忙的连轴转,一会儿要开会,一会儿要考察,海军虽然成立了,但是缺人太多。 为了这个问题,肖劲光特意跑来找周总理。 不巧的是,周总理当天去接见外宾了,而邓颖超见到天色已晚,便打算留下肖劲光一起吃饭。 肖劲光说道: “大姐,你也别忙乎了,我现在一点食欲也没有,工作千头万绪,真有点老虎吃天的感觉。” 邓颖超安慰道: “别急,光急也没用,一口吃不了个胖子,一锹挖不出水井。” 邓颖超、周总理 正说着的时候,周总理回来了,看着肖劲光正急得团团转,周总理笑着拍了拍肖劲光的肩膀。 肖劲光没有躲躲藏藏,开门见山的和周总理表达了人才缺失的难处。 周总理十分理解肖劲光的难处,但是海军需要的是技术高度专业和复杂的人才,国家建设刚刚开始,各方面是真的缺乏。 不过周总理还是安慰道肖劲光,一定会想办法满足肖劲光的要求。 从周总理家里出来之后,长安街上静悄悄的,肖劲光在街上没有看到一个人,只是偶尔有个小汽车飞驰而过。 忽然,一个想法在肖劲光的脑海中形成了: 毛主席 他要去见毛主席! 毛主席给肖劲光出谋划策 其实可以说,这也是毛主席和肖劲光的一种默契。 每当肖劲光有想不通的问题和地方的时候,他都愿意来找毛主席,而毛主席也经常能够给肖劲光灵感。 想着想着,轿车便来到了中南海,肖静光下车后,便直奔毛主席住处。 见到毛主席后,肖劲光便说道: “主席,我找您有事。” 毛主席 毛主席抬起头说道: “什么事啊?” 肖劲光便把海军缺乏人才的困难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点了一根烟,深吸了一口说道: “空军在当初组建时面临了和你们一样的问题,他们从陆军选去一部分,实践证明,飞得都不错,现在海军也可以借鉴一下空军经验,从陆军中挑选,边干边学。” 毛主席寥寥几语,瞬间让肖劲光茅塞顿开。 从毛主席住处出来之后,肖劲光立即写文件报告总参,要求从陆军中挑选300名干部战士。 肖劲光 肖劲光手握尚方宝剑,总参很快批示。 这些从陆军各部队选来的300名战士,在肖劲光的安排下,第二天便分到了船上。 组建海军机关,肖劲光首先碰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海军领导机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第二、海军领导机关应该设立在哪里? 为此,肖劲光决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会议上确立了海军机关是一个战略决策机构,而设立位置便设在了首都。 随后肖劲光向代总参谋长聂荣臻请示这个问题,聂荣臻很支持肖劲光的意见。 聂荣臻 随后聂荣臻又将此意见打了长途电话,给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主席。 毛主席最终同意,海军机关是个决策机构,是一个军种,应该成立独立的司令部,而位置便设立在北京。 经过重重波折,肖劲光终于下决心在北京组建海军机关。 肖劲光和众人共同努力建设 首先是房子问题,肖劲光很快写报告请示周总理。 周总理当即批款,在建国门内的一个叫做贡院的地方盖了几座楼,这就是海军机关办公的地方。 第二是海军人员的组成,肖劲光认为张爱萍所在的华东军区海军已经相当成熟。 右二为肖劲光 所以肖劲光决定从华东军区海军抽调部分机构和干部,例如文工团,海军研究委员会,《人民海军》报社......,全部调到了北京。 一切准备就绪,肖劲光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办学校。 创建海军这样的新军种,干部是非常重要的,而干部从哪里来?这时便显得学校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肖劲光便准备开始筹建海军学校的事情,为培养大量且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人才,做出第一步努力。 为此,肖劲光专门找来时任安东海校副校长的张学思讨论办校的事情。 张学思 张学思对此颇有研究,可以先到苏联聘请一部分教员,然后再从大连大学聘请10几位教授兼任,不够的话便从“重庆”舰中挑选军官担任。 至于学习专业,可以先暂时开设航海、机电、枪炮等几个专业。 肖劲光非常赞同,沉思了一会儿之后,肖劲光向张学思说道: “每个专业可分为速成班和普通班,速成班的学员从地方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员中选拔,普通班的学员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 张学思听完后非常赞同,但是也担心怕中央不会同意。 于是,肖劲光带着这个想法打通了周总理办公室的电话。 周总理接通电话后,肖劲光把和张学思探讨的问题全部报告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听完之后当即表示同意。 邓颖超、周总理、张学思 接下来的每一步,肖劲光似乎都走得通达了起来: 1950年9月25日,青岛海军基地成立; 1950年11月2日,中南军区海军成立; 1952年4月,海军航空兵成立。 至此,全国海军组建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样子。 按照苏联海军的体制,肖劲光又和多方协商,确定团以上机关分为海军、军区海军、基地、水警区、巡防区这样五级。 至于如何打好政治思想桩子?则是由肖劲光和刘道生共同负责。 刘道生 为了打好政治思想桩子,1951年8月6日,海军在青岛召开了首届政治工作会议。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刘道生专门下部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报告和总结讲话。 刘道生强调: “政治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海军建设任务的实现。” 肖劲光也对此着重阐述了海军建设的方针和建军路线,提出: “建设一支坚强的海上战斗力量,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重心。” 前排左二为肖劲光 人才,设施,基础,装备,分工,合作,后勤,思想......皆已准备就绪,只剩下井喷式的爆发。 看来,海军建设的步伐将会迈得越来越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