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注(二)膀胱经伤寒

 它山客石 2022-05-16 发布于浙江

太阳经所统摄之营卫两气,是风寒入侵身体的两个路径。基于自然界同性相斥原理,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气慓疾,统气而行于脉外,邪犯之也易。风邪犯卫,则有汗,汗出可驱邪,故为虚邪。营气专精,统血而行脉中,邪犯之则难,无汗则外邪停留,是为实邪。上篇论风伤卫,本篇转入寒伤营。冬天固然寒,但春月余寒,秋末早寒,都是易病之时。

2.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上篇已论太阳病必恶寒,本条再言必恶寒,且不论已发热或未发热,皆会恶寒。然中风之恶寒,必头项强痛,脉浮。今恶寒,则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与中风大有区别,乃寒伤营所致,名曰伤寒。

寒邪伤人,则营受之,已发热者,乃寒邪束于皮毛,阳气受困,营气体积受限而温度升高。未发热者,寒邪初入,阳气未被困郁而已,不久即发热也。为寒所伤,本能反应自然是恶寒。营统血而行脉中,受寒所伤,血液循环受滞,故体痛。胃中之气被寒外束,气化功能减弱,内液不能下泄,气逆而上冲,故呕逆。中风者卫受之,受风所伤则扩张以御外,故脉浮缓。伤寒者营受之,受寒束缚则收缩以自保,故脉阴阳俱紧。

中风脉阳浮阴缓,即寸脉浮尺脉缓;伤寒之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脉俱浮紧。

2.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即足太阳膀胱经受外邪入侵之病,皆头痛发热恶寒。风动寒生,则恶风必恶寒,恶寒必恶风。中风与伤寒之别不在这些。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至足小指出其端。寒邪入此经,则营血涩滞,故经行之处,无不痛也。无汗者,营受寒邪,则收缩固守,故腠理闭密,虽发热而汗不出,与卫受风邪则扩张御外而汗自出不同。肺连皮毛,肺气被寒邪所遏,气流受阻,故喘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45   桂枝30   甘草(炙)15   杏仁 (汤浸,去皮、尖)25

上4味,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60毫升,以微汗为效,无汗再服。

麻黄性温,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此方意在开发腠理,驱逐寒邪,使汗出而病解,被誉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只针对典型伤寒证且元气不虚者而用。主要用于伤寒初起。

2.3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此条论如何判断寒邪是否传入其他经。伤寒一日,太阳经受之,若脉只是浮紧,没其他脉证,则未传。若躁烦,颇欲吐,脉数急者,则已传。

2.4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传与不传,上条系初病,以脉辨。此条伤寒已二三日,通常已传,故以证辨。

华佗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在入胃,是以躯壳部位为传递次序,仲景则以经络为次序。本质是一样的。因为皮肤为太阳经所辖,肌肉为阳明经所辖,筋膜为少阳经所辖。

通常,伤寒传经次序是:一二日太阳,二三日阳明,三四日少阳,四五日太阴,五六日少阴,六七日厥阴。然此非一定也。五脏六腑十二经,气相输,络相通,大抵乘虚而传,故也可能因人而异。

足太阳膀胱经自足上行胸腹头背,主一身之大纲,故寒邪入身,首见于此经。若太阳邪轻热微,或可不传也。伤寒二三日,通常已传阳明经甚或少阳经,今阳明、少阳证皆不见,是为不传。

阳明证: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心烦、口渴不眠等。

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满、喜呕、口苦、耳聋等。

2.5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本篇第2条,伤寒证已重,故麻黄汤主之。本条为轻症者,则非必要麻黄汤也。伤寒本应脉阴阳俱紧,今脉浮,可知邪未传,尚在表。脉浮而数者,则为邪在表欲传而未入里。病在表,其人无汗,可以发汗,乘寒邪未入里而驱之,故可以用麻黄汤。

营卫较强者,虽受寒邪,则症轻邪浅,虽宜麻黄汤,则用药量亦当斟酌。

2.6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初发时,症状轻微,中风与伤寒表证之差别不明显,都头痛恶寒,易误判。若脉浮紧,则为伤寒之脉证。今脉浮弱,则为中风之脉证,当依上篇治中风之法,外证未解当以汗解,故宜桂枝汤。

2.7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已用麻黄汤发过汗,热退痛解,半日许复又烦热起来,脉浮数者,是寒邪未退尽而复集也。然麻黄汤发汗后,寒邪已退去大部,余邪已弱,而发汗迅猛则津液已伤,营弱不堪再用麻黄汤,故改用温和发汗之法,宜桂枝汤。

2.8 发汗病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汗出,病已解,本不该恶寒,今反而恶寒者,营卫皆虚弱也。盖麻黄发汗迅猛,寒邪一战而退尽,然营卫损兵折将也多,能级骤降不能卫外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45   甘草(炙)30   附子 (炮去皮)20

上3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服。

附子扶阳,芍药敛阴,佐以甘草,调和营卫,提升营卫能级。

2.9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用麻黄汤发汗后,若病全解,应该既不恶寒也不恶热。如2.8所述,发汗后恶寒者,乃营卫两虚。今不恶寒但热者,则是津液耗损严重致胃中干,此胃热实也。当调和胃气,故用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去皮,酒浸)60   甘草(炙)30   芒硝60

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少少温服之。

2.10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紧者,为寒伤荣之脉也,按理当出现身疼痛。若脉浮紧、身疼痛,则脉证皆表实邪,伤寒无疑,当以汗解之,宜麻黄汤。假如其人寸关脉俱紧,惟尺中迟,则不可发汗。何也?以其人平素荣气不足血少故也。由此可知,脉阴阳不俱紧,不可轻用麻黄汤发汗也,血虚者,麻黄汤慎用。

2.11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伤寒用麻黄汤发汗后,身疼痛脉浮紧或浮数,乃表邪未尽,当改用桂枝汤再发汗。伤寒固然导致身疼痛,血虚也可致身疼痛。今身疼痛乃麻黄汤发汗之后,而脉沉迟则表明其人营卫俱虚,身疼痛当属发汗后营卫虚所致。故宜桂枝新加汤,以温补其营卫。

桂枝新加汤方

桂枝15  芍药45  甘草30  人参45  生姜(切)45  大枣(孹)12

上6味,以水2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服。

2.12病头痛发热,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太阳病头痛发热,本当脉浮。今虽有太阳之表证头痛发热,脉反沉则为少阴里脉,若不出意料,必身体疼痛,下利清谷,乃里寒甚重也。故不可更发其汗,以防虚脱。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炙)30  干姜22  附子(生用,去皮)15

上3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2.13 伤寒,若汗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汗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经汗、下、吐,七八日仍不解,则寒邪已传经入里久矣。经汗下吐后,津液几近枯竭,故其人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大量饮水。津液枯则荣卫极虚,外邪乘虚入里结为里热,故曰热结在里。时汗恶风,则表邪未尽,故曰表里俱热。大渴、欲大量饮水,则里热盛于表热。故当清里热兼清表热,同时扶其正气,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参之上篇,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本条虽未言大汗,然汗吐下之于伤津液则近乎同,故皆大烦渴。由此可知,太阳病,无论中风或伤寒,只要津液大伤,均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90  石膏(碎)250  甘草(炙)30  粳米100  人参45

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2.14 发汗已,脉浮数,小便不利,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已发过汗,脉浮数,则邪仍在表。若小便利而烦渴者,是邪入阳明之胃,胃热而渴,白虎汤证也。今小便不利而烦渴,是邪入太阳之膀胱,膀胱水蓄,不化津液,故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均解。

参之上篇可知,本条不言伤寒者,乃太阳病无论中风或伤寒,只要小便不利而烦渴,皆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见1.21

2.15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上条已言,太阳病汗出后,只要小便不利、烦渴者,就以五苓散主之。本条进一步阐述也。伤寒,服用麻黄汤后汗出,脉浮数,小便不利,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今其人汗后小便不利,可知里证未除,膀胱仍有寒邪滞留而致水蓄不化;不渴者,里证已少,无需五苓散急攻利尿,恐过之而伤阴。故以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30克  桂枝30克  生姜(切)45克  甘草(炙)15

上4味,以水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温3服。

茯苓解里,桂枝、生姜解表,甘草和中,以解表为主兼顾解里,调和营卫,营卫和则小便利而愈。

2.16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汗自出。

伤寒未发热,脉多浮紧,寒盛也。已发热,脉多浮数,热盛也。均宜麻黄汤发汗则愈。若不发汗而误下之,将寒邪引向深入也,病反而加重。误下加重后,必里虚荣弱,出现身重腿软、心悸症状,则不可发汗,当待其荣气恢复,表里自和,自然汗出而解。尺中脉微,表明里虚,发汗则更虚,故不可汗。宜用小建中汤和其津液,汗出而愈。

2.17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二三日,未经汗下,即心悸而烦,必其人中气素虚,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盖心悸阳已微,心烦阴已弱。营卫皆弱,乃是得病之内因,寒邪乃外因。营卫虚弱则外邪入之也速,传经也快,故攘外必先安内,而后再视情用药,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45克  芍药90克  甘草30克  生姜(切)45克  胶饴200毫升  大枣(孹)12

上6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200毫升,日3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恐甜助呕也。

2.18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心动悸者阳已微。今伤寒未经汗下而心悸动,表明其人平素血气衰微,不任寒邪,一受寒邪即脉结代。脉之动而中止,能自还者曰结,不能自还者曰代。脉结代表明气血衰微至极,脉不能续,心电图形断断续续,故此时只能不顾伤寒之表,救命为先。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一名复脉汤)

甘草(炙)60克  生姜(切)45克  桂枝45克  麦门冬70克  麻子仁125克  大枣(孹)12枚  人参30克   阿胶30克   生地黄250

上9味,以清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8味,取600毫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200毫升,日3服。

2.19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诸阳受气于胸中,精气上通于耳,今重发汗而虚其阳,阳气虚而不能到达两耳,精气亦不能注入两耳,故两耳聋。病人叉手自冒心,乃胸中气虚的本能反应,欲自按以护庇。

2.20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此续上条,发汗过多,外伤其液,内虚其气,气液两虚,则血伤心虚,故惕惕然不能自主,叉手冒心,欲得人按也。胸中阳气虚微,故叉手自冒心,以补阳气生津液即可愈。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60克   甘草(炙)30

上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2.21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多伤血,血伤心虚。心中阳虚则心下悸。今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乃肾水阴邪,欲乘心虚而上窜干心。奔豚者,感觉犹如下腹之中有小猪乱串之状也。欲作者,其状不明显,隐隐欲发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125  桂枝60  甘草(炙)15  大枣(孹)15

上4味,以甘澜水2000毫升,先煮茯苓,减400毫升,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2.22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病者原有头项强痛、发热症状,若为中风,则服桂枝汤当解。今服桂枝汤,又或下之,病不解而证变,营卫皆虚,邪乘虚入里。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是表证不解;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里有积邪,邪入膀胱致停饮。今汗下之后,表里俱虚,故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大发汗力度,加茯苓、白术之燥渗,利尿解饮,使表里两解而自愈。

饮者,水也。停饮、饮停或水停者,体内水府中水不流动之谓。营行脉中者,荣气引领血液流动传输也。汗出伤血者,汗出致血中失水,血粘度提高也。肾气化水者,肾将水气化之功能也。水气化后输送至身体各处,循环利用后排出体外,一旦受邪致肾气虚弱,气化功能停摆,则水不能正常输送,小便不利,邪往上窜,便会心下满痛。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桂枝15     甘草(炙)10    生姜(切)10   大枣(孹)4   茯苓15   白术15

水2碗,煎1碗,温服。以微汗,小便利为效,约1小时后,若不汗出或小便仍不利,再服。微汗出,小便利则愈。

2.23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若发汗过多,则有心下悸,叉手冒心,脐下悸,与作奔豚等证。今误吐误下,则胸虚邪陷,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晕目眩。误吐误下致胸中阳气已虚也。伤寒脉本应阴阳俱紧,表未解则为浮紧,今脉沉紧,是其人素有积饮,寒饮相挟而成。此时若发汗,将再伤卫阳,致身体无力,摇摇欲坠。须涤饮与扶阳并施,调卫与和营共治,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60   桂枝45   白术30   甘草(炙)30

上4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3服。

2.24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后,阳气已伤,若下之,则引邪入里,只烦热、胸中憋闷,属表邪轻。邪客于胸,结而不散,下之不出,以邪结于膈上,故宜吐之。栀子豉汤主之。

误下而使阳邪内结于胸,即结胸,则以陷胸攻之;

误下而使阴邪内陷于胸,即痞硬,则以泻心开之;

误下而是虚热内陷于胸,胸中窒塞而烦热,则以栀子豉汤吐之;

未经下而胸中多痰,则以瓜蒂散吐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孹)14   香豉(绵裹)40

上2味,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得500毫升,内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2.25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上条下后已烦,本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而非硬,是虚烦,属余热未解,宜栀子豉汤。若按之痞硬不濡,则为实烦,当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2.26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汤主之。

未经汗吐下之烦多属热,谓之热烦;已经汗吐下之烦多属虚,谓之虚烦。不得眠者,烦不能卧也。更严重的,身燥难忍,反复颠倒。懊侬者,心中欲吐不吐,烦扰不宁。汗吐下后,邪热驻留胸中,既无可汗之表,也无可下之里,故用栀子豉汤。若病者气弱,加甘草以扶之;呕者,以生姜散之。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孹)14  香豉(绵裹)40  甘草30

上2味,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得500毫升,内豉、甘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孹)14   香豉(绵裹)40  生姜75

上2味,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得500毫升,内豉、生姜,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2.27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伤寒下后,邪陷胸膈,扰乱于上则心烦,扰乱于下入腹中则腹满,心腹皆有邪滞留,则心烦腹满。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心烦腹满,故卧起不安。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孹)14  厚朴(姜炙)60   枳实(去穰,炒)60

上3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服,温进1服,得吐,止后服。

其他下后烦满治法:

热气入胃,腹满而心不烦,以承气汤下之;

寒气上逆,腹满而心不烦,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温之;

热邪入胸,心烦而不腹满,以竹叶石膏汤清之;

懊侬欲吐,心烦而不腹满,栀子豉汤吐之。

2.28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豉汤主之。

丸药误下,邪热不除,邪气乘虚入胸,好在仅仅微烦,轻微。身热不去,表未罢也。微烦,邪已入胸。表热仅有身热一证,故表邪已轻微,故不可下也不必清表热,直接吐之,烦热皆去。

2.29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干姜汤主之。

按华佗论,伤寒五六日,邪已传入胃矣。医者见邪已入胃,故大下之,此亦属误下。故大下之后,身热不去,表热未除,表邪继续入于腹内致心下结痛,所以说不是欲解之状。寒邪入内,大下之后则里寒,身热不去则表邪还在,故用干姜,温里寒而发表热。若误下致结胸,则身无热,热已进入里。今心中结痛,类似结胸,但身热不去,则表邪未罢,不能用陷胸汤,宜吐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孹)14枚,  干姜30

上2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2.30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上几条皆用栀子汤,以吐法救误下。此条申明,若病人素来大便软不成形,里寒已久,则不可与服,因栀子之苦能下泄,恐生变故也。

2.31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太阳病,脉浮紧,身疼痛,可判断为伤寒。无汗,发热,八九日不解,说明表邪仍在,寒邪入里已久而仍无汗出,营气强悍也。此当用麻黄汤发汗。如果服药后,症状稍解,其人心烦目暝,乃营气盛于邪热,无忧;然邪郁于内已八九日,久郁生热,热迫血,血妄行,造成鼻子流血,流鼻血则邪随血去,病自解。这是病人营气极强之故。

仲景治太阳病有汗、吐、下三大法,利用人体三大排污口,通过发汗,上吐、下拉之法,将外邪驱逐出体外。此处“衄乃解”,何意?

衄者,鼻孔里流出血也。

细品经文可知,其人患太阳病已八九日,脉浮紧、身疼痛,可判断为伤寒,而伤寒八九日仍无汗、发热者,必其人营卫强悍,营气密实,虽寒邪入里致身疼痛仍无汗出,抵抗力很强。人之营卫,好比水库之堤坝;外邪,好比水库中之水。卫气主表,犹如堤坝之外层,荣气主里,犹如堤坝之本体,其强度因所用材料不同而异。人之营卫强弱亦同此理,因先天之遗传和后天之营养不同而异。坝体结实外层坚固,可抵御更多之水冲击。人生于自然中,同样遵循自然法则,故营卫强悍者,可以抵抗更多的外邪袭击。然堤坝再坚固,也有高度限制,必水满而溢;营卫再强悍,亦受能级所限,必邪盛而摧。麻黄汤者,被称为逐邪发汗第一峻药,今八九日邪已盛,服之,犹如于满水之库中投入重磅炸弹,邪必寻突破口而出。而身体除了上下出口和皮肤之外,仍有眼睛和鼻孔易于攻破,故服药已,其人发黄目暝,此即邪从眼出;邪极盛者,杀伤力更大,必冲击鼻孔,伤及鼻孔里血脉,致邪气携带血液奔涌而出,遂流鼻血也。邪气既出,病当自解,故曰:衄乃解。

可见,仲景之论,符合自然法则,乃医中哲学也。

2.32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血衄自愈。

上条发其汗,血衄乃解。本条证轻,则血衄自愈,盖热随衄出也。

2.33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上两条皆发热无汗,其人营卫俱强之故。此条不同,其人未必营卫强,本该以麻黄汤发汗而医者不与发汗,热邪累积压制营气而致血衄,血衄必伤营,衄后用麻黄汤者,宜慎之。若早用麻黄汤汗之,汗出则解,何致于衄。

上两条,皆发热无汗,2.31用麻黄汤发汗微除,衄乃解,2.32则衄自愈。2.31和2.32两条皆言太阳病,虽证属伤寒,但挟风,故发热。衄为热迫血妄行所致,故寒兼风热致衄则易。2.33专指伤寒,寒无风热相助,致衄则难,因不发汗,使寒邪郁热致衄,必寒邪甚重,故虽衄也不解,仍宜麻黄汤发汗。

衄后自解还是麻黄汤解之?关键看表邪罢否。若衄后脉浮紧,则表邪未罢,可用麻黄汤解之。若衄后脉缓或微弱,则表邪已罢,不可用麻黄汤。

2.34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苦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六七日,邪已入胃矣。不大便,表明里邪已实,头痛,表明表邪还在。欲除表邪则可汗之,欲除里邪则可下之。此时宜先辨明表邪里邪孰重孰轻,先攻重者。辨别之法,查看其人小便,若小便混赤,则里热重,与承气汤下之。若小便清,则里热轻,与桂枝汤汗之。头痛不已者,表热极重,若不及时以桂枝汤解表,必衄,其理如前文所述。

2.35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着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当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若不传阳明,邪热随经入里,称为犯本。太阳经之本,即膀胱之府也。膀胱府之卫为气分,荣为血分。邪热入里犯膀胱之卫,则膀胱之气化功能削弱,热与水结,小便不利;邪热入里犯膀胱之荣,则热与血结,血液流通受阻,血不流则心不宁,有欲狂之兆。此时若尿血,则邪随尿出,可自愈。若不尿血,或虽尿血而邪热未尽,则血结蓄于膀胱,使小腹急结而痛,其外不解者,当先解外,再用桃核承气汤攻之。

桃核承气汤方

桃核(去皮、尖)50   桂枝45   大黄 60   芒硝30   甘草(炙)30

上5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饭前温服100毫升,日3服,当微利。

2.36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

太阳病,表证在则脉浮,今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可知邪热在下焦,且比之上条更加严重。上条少腹急结,本条已硬满;上条如狂,本条已狂。都表明膀胱里热比上条更甚。故桃核承气汤力度不够,宜下之以抵当汤。

抵当汤方

水蛭(熬)30   虻虫(熬,去头、足)30  桃核(去皮、尖)20   大黄(去皮,破六片)45 

上4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不下者更服。

2.37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属抵当汤。

继续上条之论,当外邪入里伤膀胱之卫,则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无血瘀也;当外邪伤膀胱之荣,则血瘀不流。太阳病,无论中风伤寒,但身黄脉大,腹满小便不利兼头汗出者,乃湿热之黄。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满,则湿热在下焦,小便不利者,利其小便即可。若小便自利而少腹硬满,脉沉结,则非湿热,乃热伤血瘀,故言血证谛。况脉已沉结,严重程度比上条又甚,故非抵当汤莫属。

2.38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宜抵当丸。

太阳病,风伤卫,寒伤营。本条标明伤寒,即寒伤营。有热者,伤之有时,荣气瘀滞久而发热。若伤卫,则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小便利,则说明所伤非卫,是伤荣致血瘀也,上条少腹硬满,脉沉结,故用抵当汤急攻之。本条少腹满,不硬,其证较轻,虽当下之,不宜急攻,故用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熬)20  虻虫(熬,去翅、足)20  桃核(去皮、尖)25  大黄45

上4味,捣筛为4丸,以水200毫升,煮1丸,取140毫升,服之。晬时(即一昼夜)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此处之下血,当为尿血)。

2.39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本该先汗,今先大下,复发汗,治失其序矣。大下则引邪入里心下痞结。恶寒说明表未解。事已至此,当先解表,表解再攻痞。经此番折腾,病人营卫俱虚,故不可再用麻黄汤,宜桂枝汤解之。而大黄、黄连为攻下猛药,为何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盖仲景以特殊之法,即以麻沸汤渍大黄、黄连,须臾绞去渣,仅得其气,犹如只用了猛药之先头部队,故不至于大下。

治逆之后,解表宜缓,攻下亦宜缓。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30   黄连15

上2味,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麻沸汤,水煮至将沸之时,可见锅内璧、锅底出现大量小气泡,此时水温大约80~90度。小炮如麻,即麻沸汤,继续加火,气泡越来越大,大气泡破裂即成开水。

2.40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伤寒脉浮而紧者,表未解也,本该汗之,今下之已误,复又下之,则寒邪内陷,脉变成沉而紧,荣郁于邪,流动欠佳,在心下滞留成团,即为痞,若按之自濡,未至严重,只是气痞而已,仍不可攻下。

2.41 心下痞,按之不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若按之不濡,可攻之。其脉关上浮,而不沉紧,说明邪热未深,缓攻即可,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2.42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硬痛为结胸,硬而不痛为痞。伤寒大下后,复发汗,治失其序致心下痞,恶寒无汗者,宜先解表后攻下,如2.39条。今复恶寒汗出者,即此前已经有过恶寒汗出,则营卫俱伤,此汗乃卫阳已虚之虚汗,故当内外兼治,温表解里,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30   黄连15   黄芩15   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1枚(约20克)

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三黄,须臾绞去渣,内附子汁,分温再服。附子单煮,固阳为主,攻下为辅之意。

2.43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中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无论伤寒中风,表未解总不当下。医反下之,或成痞,或作利。今医反下之,其人下利,严重程度达到一日之间数十次,谷物不消化直接拉出,可知胃中之营卫两气已极度虚弱,又不能通过食物得以补充,彷如伤兵残将,其运行已经严重失序。胃中极虚则邪气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雷鸣般作响。邪气甚,向上窜,心中痞硬而满。胃中无物,邪上逆则干呕,病已至此,必然心烦不得安。此时当以桂枝人参汤主之(参见上篇)。然而,医见到心下痞,又下之,结果已无需多言,不但其痞益甚,而且往死里推也。解救之法,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炙)60   黄芩45  黄连15  干姜45  半夏(洗)65  大枣(孹)12

上6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

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半夏之辛,降逆止呕;芩、莲之寒,泻阳陷之痞热;干姜之热,散阴凝之痞寒。缓中降逆,泻痞除烦,寒热并用也。

2.44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经麻黄汤发汗解表后,正常情况下病当解,但也非绝对。本条正常发汗解表,解后胃中不和,料其人平素胃虚,邪已入胃,表虽解但胃中之阳已更虚弱,消化不良,水谷难化,故而心下痞硬,废气上逆从口出,水气不化而胁下冒水气。2.42条胃中空虚之腹中雷鸣者,当如空中闷雷之声轰轰响;本条腹中雷鸣下利者,比上条轻,胃未至空虚,胃中积液不化而鸣,当如水里冒气泡之声隆隆响,卫阳虚而下利,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甘草(炙)45  人参45  干姜15  半夏(洗)65  黄芩45  黄连15  生姜(切)60  大枣(孹)12

上8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

此方比甘草泻心汤增加了人参,故知前者针对之病人虚极不可补也。

2.45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五六日,邪必已入里,呕而不是吐,表明邪未深入至胃,仍在胸膈,发热则表邪犹在,呕而发热,邪传少阳之病,属半表半里,具有柴胡证,本当用柴胡汤,却误以他药下之,若下后柴胡证仍在,虽然已误下,但未至成逆,则当复与柴胡汤,必身如蒸笼,内热激荡而振颤,随后发热汗出而解。若下后心下满硬痛,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满而不痛,此为痞,则柴胡汤也不宜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洗)65  黄芩 45  干姜45  人参45  黄连15  甘草(炙)45  大枣(孹)12

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

2.4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误下或下之过早,皆可引邪入里而成心下痞。今下后,医见痞成,便与泻心汤。但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可知下后胃虚,津液不行,水饮内蓄矣,故五苓散主之。(方见1.21)

2.47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伤寒,医以猛药下之,一误也,结果脾胃伤重,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赶紧与服泻心汤,法当如此,然见其人痞不愈,又以他药下之,又误也,痞虽去而利仍不止,便与理中汤温胃,结果利益甚,可见医者不明就里。理中者,理中焦之脾胃,原不为过。然两下之后,邪入更深,下焦已伤。肾主二便,开窍于二阴,中焦失守利不止,今利益甚,乃下焦也失守之故,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若赤石脂、禹余粮仍不能固肠虚收滑脱,止而复利,则当审其小便是否利。小便若利,则佐以温补之药;小便不利,则是水无去路,所以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水道通而利自止矣。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碎)250   太乙禹余粮(碎)250

上2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3服。

此汤为急以固肠虚收滑脱,治标之剂,利止之后,仍当调理其脾胃和肾之虚。

2.48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伤寒发汗后,或吐或下,通常可解。但汗、吐、下皆伤内气,故邪虽去而胃气已亏。胃气既亏,中焦失职,气之升降失常,清不能升,浊不能降,伏饮而心下痞,浊气逆而噫气。今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乃胃虚结,胃气上逆,大邪已散,寒热已去,故于泻心汤中去黄芩、黄连、干姜,佐以旋复代赭石,补虚宣气,涤饮镇逆。

旋复代赭石汤方

旋复花45  人参30  生姜(切)75  代赭石15  半夏(洗)65  甘草(炙)45  大枣(孹)12

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

2.49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大吐大下后,极虚,医以其人面赤,表气怫郁,以为外热盛,便再与汤水大发其汗,结果得哕。所以然者,大吐大下已虚其中,又极汗出,亡阳于外,胃中虚极故也。

【吐,呕,哕,噫】

胃主纳,下通地道。若胃病失职,则不输大小肠,不纳而反出也。

吐——物出无声,谓之吐。

呕——声物并出,谓之呕。胃中有物,物与气并逆,所伤者轻。

哕——声出无物,谓之干呕,即哕,以其有哕哕之声,故名。胃中空虚,惟气上逆,所伤者重。

噫——胃虚或过食伤食致胃气上逆,带有食臭气。

呃逆——气噎结有声也,气自脐下冲上,出口而作格儿之声。与冷水可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