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院营盘位于贵阳市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龙昌大坡山顶,是一处贵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周日下午,改哥终于来到实地,但仍未解开关于该营盘的疑惑。 关于这座营盘的来历,网络上有一篇《陈尚才其人及偏坡龙昌古营盘》,几乎没有改动就被收录到《泉城五韵》丛书的《醉美偏坡》分册当中。但是仔细读来,该资料上下文却是及其矛盾的:如果下院营盘是陈尚才所建,而陈尚才生于1875年,卒于1915年(有墓碑可考),则下院营盘的修建时间应大大晚于1875年,并且在1915年之前。但此文下面的段落又说陈尚才在“咸同苗乱”(约为1858年—1872年)期间率军起义,并且“起义军的大本营就设在偏坡,抗清大旗就塑在龙昌大坡的营盘上”。这位老祖公生活的年代明显穿越了,难道他还在娘胎里就修了营盘,并且参加起义抗清? 又有关于偏坡旅游的文章说:辛亥革命时,偏坡的有识之士陈尚才极力追随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在偏坡乡海纳·下院隆昌大坡上修建了环形堡垒式的军营,反抗清王朝的封建压迫,因为时间久远,称为“古营盘”。
此说法倒是与陈尚才的生卒年代吻合,但贵州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过程很简单,可谓兵不血刃很快就夺取了政权,之后发生的斗争都是在自治学社与宪政预备会这两大政党之间,已及滇军从背后偷袭北伐的黔军。按照历史记载,革命军与清军并没有进行过野战,何来反清的营垒?更况是在偏坡这么偏僻的地方,居然会有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军事行动,更是闻所未闻。
改哥翻阅了《贵州辛亥人物传稿》《贵州辛亥风云录》
《贵州辛亥革命》
等资料,均未查到当时有陈尚才这么一号人物,哪怕是在同盟会及其外围组织的名单里也找不到。 综上,改哥个人怀疑,仍在偏坡生活的陈尚才后人恐怕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历史知识,仅知道一些家族口口相传的传说,又希望往先人脸上贴金自己顺带也觉得荣耀,因此编造出以上牛头不对马嘴的穿帮故事。撰文者也极其不负责任,故事与人物生活的时间上明显存在矛盾也未作进一步调查和修正。当然,即便没有找到文字记载,也不能否定陈尚才曾经参加过同盟会反清活动的可能性。但如果陈家一位老祖公曾在咸同年间揭竿而起,肯定不会是这位陈尚才,而应该是他的祖辈或者父辈。
这座下院营盘到底是咸同年间修建的军事据点,还是清末民初村民修来躲匪的藏身之地,尚需要进一步考证。
300岁的古樟树
乌当区三普专辑上的相关介绍:
传送门——改哥已经探访过的贵阳军屯遗迹:
南明区
观山湖区
花溪区 高坡乡灵应山营盘
花溪区
石板镇
修文县
清镇市 石关云峰山营盘
|
|
来自: 贵阳改哥 > 《贵阳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