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唯一成功反叛的-----朱棣“靖难之役”

 溱湖之恋 2022-05-17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2年5月17日

靖难,意思是平定变乱。朱元璋任国君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译文:朝中没有正直的大臣,其中有乱臣贼子,必须发兵讨伐,将皇帝身边的乱臣贼子清理干净。

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

溱湖之恋图书馆

朱棣靖难起兵造反,并且成功。这里面的难度非常之大,因为在明朝之前,以藩王身份造反且成功的,只有他一个。靖难之役,是明朝建国后首次内乱,也是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不久就爆发的皇位争夺战。朱棣在13岁就被朱元璋安排就藩,藩地是苦寒之地北平,此前的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地处偏北,历来是兵家争夺之。

一、靖难之役起因

在大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在传位的时候,由于嫡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就把位子隔空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这里说的隔空,是指朱元璋跳过四皇子朱棣,而直接将位子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了。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朱棣的神经,也是靖难之役的导火索。

溱湖之恋图书馆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病故,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以燕王势大难图,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燕王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捕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张信为燕王旧部,此时遂降燕,朱棣随即为备。七月,朱棣以计擒杀张昺、谢贵,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这就是“靖难之役”。

二、靖难之役之初

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以后,明里暗里知道燕王对自己的威胁和对自己江山的觊觎,所以朱允炆先下手为强,强力实行削藩政策。他借口将燕王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意欲除掉朱棣。朱棣得知消息后,非常恼火,于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他挥师南下,剑指帝都应天(今南京)。这场战争前后历时4年,史称靖难之役,也叫靖难之变。因北方诸将多燕王旧部,降燕从战者甚多。燕军先后下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宋忠等战死。八月,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十三万伐燕,屡战失利。回溯历史,太祖朱元璋开国功臣有34位之多,但到临了被他诛杀的功臣就有30位,这几乎是杀光的节奏。所以爷爷辈留给孙子朱允炆能打仗的已经寥寥无几,所以从指挥将领来说,并不占优势。
溱湖之恋图书馆

三、靖难之役概要


燕王朱棣感到朝廷将会向他动手,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在建文元年七月自北平起兵造反,号称清君侧,指惠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靖”即“平定”,“靖难”代表“平定祸乱”),瞬即控制北平附近地区,兵力增至数万人。由于明太祖晚年诛杀了不少良将,导致建文帝手下缺乏将才可用,朝廷只好派65岁老将耿炳文率兵北上讨伐,号称三十万人。炳文军十三万人在八月到达真定,燕军趁中秋之夜突袭南军在雄县的据点,又击败了援兵,攻陷鄚州(在今河北任丘)。炳文在移动部队渡过滹沱河时被燕军攻击,部将李坚、甯忠、顾成被执,炳文与残军十万人退入真定城(今河北正定),坚守不出。黄子澄建议撤换耿炳文,改以李景隆接任,增兵至五十万人;李景隆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齐泰反对李景隆接任,但建文帝不听。景隆上任后败得更惨烈,损失更大。朱棣在此期间突袭宁王所在的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挟持宁王朱权,得其军马。建文二年四月,燕军在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大败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进至济南,守将盛庸、铁铉坚守,燕军攻城不下。朝廷撤换李景隆,封盛庸为平燕将军。十二月盛庸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大破燕军,燕军损失数万人及大将张玉,此役是中央军自开战以来首次大捷,燕军退回北平。建文三年三月,燕军在夹河(今河北武邑境)大败盛庸,此后燕军又取得多次胜利。由于建文帝曾告诫诸将“毋使朕负杀叔父之名”,故此中央军与燕军作战时诸多制肘,甚至有一次中央军围困了朱棣,却不敢伤害他,结果被他逃脱。虽然燕军屡败中央军,因兵力不足,往往放弃所攻下的地方,仅能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今河北卢龙)三府。建文三年冬,有南京宦官逃到朱棣那里,告之京城守备空虚,朱棣便率兵南下,绕过盛庸军,直趋南京。建文四年四月,中央军平安、徐辉祖部先后击败燕军,可是朝廷在这时调走徐辉祖,令燕军有机可乘,在淮北大破中央军,平安被俘,十万人降。五月燕军击败防守淮河南岸的盛庸,进至长江北岸。六月有水师叛降燕军,燕军渡过长江,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等人开南京城门让燕军入城,宫中起火,建文帝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然后为惠帝举行葬礼。盛庸在南京失守后率军向朱棣投降,铁铉不久兵败被擒。

溱湖之恋图书馆

  (靖难之役朱棣最难缠的战役)

四、靖难之役结局

从起兵--击败耿炳文--换帅李景隆--燕军偷袭大宁--郑村坝之战--激战白沟河--济南之战--东昌之战--夹河、藳城之战--间接作战--燕军南下--灵壁之战--渡江进京--战争结束。

靖难之役的本质,是明朝廷内部争夺皇位的政治斗争,也是燕王朱棣自导自演的易改江山的一出大戏。朱棣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召集藩王的力量,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驱赶建文帝下台,让自己早登大宝、黄袍加身。建文三年年底,有内臣自京师告密,朱棣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于四年正月率师南下。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师,五月克泗州、扬州。朱允炆败局已定,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溱湖之恋图书馆

五、朱棣能胜的原因

朱棣的靖难之役成功的原因有三。

一是朱棣血缘关系近,是朱元璋直系。这个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如果没有太子标,朱棣本身也很可能能够继承皇位,而朱允炆继承爷爷的皇位其实是有点于理不和的。按照我们的惯例,都是太子死了,就从太子的兄弟中选一个出来立为顺位继承人。所以,朱棣继承朱元璋的位子是合情合理的,朱元璋遗诏要朱允炆继位本身也是出于偏爱。

  二是朱棣能征善战。朱棣曾经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对于朱棣来说,要打败建文帝其实挺容易的,因为建文帝朱允炆根本就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这从他把李景隆换成盛庸这个愚蠢的决定就可以看出来。

  三是朱棣以朱元璋之子的身份继位,一切都停留在叔叔与侄子的皇权争斗上,战争规模并不算大,波及范围也不广,整个过程也是非常顺利。

六、中国历史上十大叛乱唯朱棣一例成功

中国历史上五千年叛乱无数,其中有深远影响的10大叛乱。
1,西周“三监之乱”:周武王灭商后,将纣王之子武庚分封为殷,负责管辖商朝遗民。又将其他王畿地区分封了卫、鄘、邶三个诸侯,分别分封给了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让他们监视武庚,并称“三监”。在殷商王畿范围之外,又分封了燕、齐、鲁等国,以镇守东方。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三监”对此不满,于是联合武庚和奄、蒲姑、徐夷、淮夷等势力发动了大乱,企图夺取王位。叛乱发生后,周公联合燕、齐、鲁发动了东征,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平定了叛乱。

2,西汉“七国之乱”

西汉初期,刘邦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诸侯,后来刘邦又通过战争废除了异姓诸侯,分封刘氏为王,以图拱卫帝室。然而,这些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羽翼丰满,开始威胁中央集权,小规模的叛变也时而发生。汉景帝时期,试图通过“削藩”来加强集权,然而却引发了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经过周亚夫、刘武、郦寄、栾布、窦婴等将领的配合,西汉很快就平定了内乱,实现了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势力大减,朝廷得以抽出手来对付匈奴,为后来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奠定了基础。

3,东汉“董卓之乱”

公元184年,东汉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军阀势力崛起,东汉的集权体系瓦解。189年,外戚何进让西北的董卓入京配合诛杀宦官,结果事情败露,何进被处死。随后,董卓带领军队杀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控制了朝政,东汉名存实亡。此后,董卓无恶不作,还强制迁都长安,焚烧了洛阳二百里的宫殿和民居,民不聊生。随后,关东的诸侯组建为了联军,开始了讨伐董卓的行动,在王允的策划下,平了董卓之乱。

4,西晋“八王之乱”

280年,晋武帝灭东吴,实现了统一。然而晋武帝再次采取了分封制,并让诸王领有军队,这给西晋大乱埋下了隐患。晋武帝去世后,白痴皇帝司马衷继位,太后贾南风掌权。贾南风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就对诸王下狠手,引发了诸王的不满。而地方的藩王也陆续参与到了争夺皇帝的斗争中,最终引发了全国性的大乱。“八王之乱”长达七年,北方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被激发了,下层农民、游牧民族都纷纷发动了起义,使得西晋的统治基本瓦解。

5,西晋“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实际上是“八王之乱”带来的后果。八王之乱后,西晋全国上下都爆发了农民起义,而在之前就迁入中原的胡人也深受西晋的压迫,他们逐渐领导了这些起义,代表性的有南匈奴刘渊、羯族石勒、氐族李特等,他们已经开始建立政权,对西晋发动了进攻。与此同时,鲜卑族也逐渐在辽东一带发展。311年,刘聪、石勒等合兵攻破了洛阳,西晋诸公被杀,晋怀帝被俘虏。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永嘉之乱,进一步破坏了北方经济,使得大量的中原士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南渡百姓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并开发了南方,使得中国南北方的经济基本达到了平衡。而北方则陆续出现了十多个政权,并称“十六国”,北方正在冰与火的炼狱之中进行一场民族融合,为后来的再一次大一统酝酿基础。

6,北魏“六镇之乱”

北魏时期,为了对付柔然,在漠南设置了六个军事重镇,并称“六镇”。孝文帝改革后,迁都洛阳,六镇鲜卑贵族没有享受到汉化带来的利益,开始对朝廷不满。523年,六镇地区的百姓又爆发了起义,这场起义波及到了河北地区,严重动摇了北魏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尔朱荣等军阀趁机扩张势力,逐渐控制了北魏朝政,并制造了河阴之变,北魏宗族遭到大规模屠杀,北魏灭亡。此后,尔朱荣集团内部分裂,六镇军阀们互相内战,最终尔朱氏被灭,形成了高欢、宇文泰两大集团,奠定了北朝后期的格局。六镇之乱,使得六镇的鲜卑族大量进入中原,它结束了北魏王朝,但是又带来另外一个强盛的王朝——北周。

7,南梁“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可以说是六镇之乱的持续。高欢和宇文泰两大集团形成后,羯族将领侯景投靠了高欢,镇守河南,成为了抵抗宇文泰的桥头堡。高欢去世后,高澄继位,高澄和侯景矛盾很深,侯景决定投靠宇文泰。然而,宇文泰却出兵抢占了侯景基地,侯景只好南下投靠梁武帝。后来梁武帝又想杀侯景来交好北朝,于是引发了侯景的叛乱。侯景的叛乱和梁武帝诸子内乱联系非常紧密,其结果就是梁武帝被困死,梁朝灭亡;诸子互相残杀,宇文泰趁机占据了巴蜀等半壁江山。经过这场叛乱,南朝疆域缩小一半,宇文氏势力得到扩张,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同时,侯景之乱屠杀了大量的江南士族,是士族政治向寒门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8,唐朝“安史之乱”

唐高宗后期,均田制破坏,府兵制走向了瓦解,于是唐玄宗全面推行了募兵制。唐玄宗在边疆设置了10个军事重镇,将全国精锐部队集中于此,并让节度使来管辖,形成了“守外虚内”的局面。唐玄宗后期,节度使主要由胡人担任,而朝廷大政又由杨国忠等奸臣把持,最终让唐朝陷入了危机之中。744年,安禄山等节度使发动了叛乱,唐玄宗指挥失误,导致关中沦陷,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即使叛乱结束,朝廷也未能废除河北三镇。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从此衰落下去。同时,安史之乱破坏了北方的经济,唐朝经济开始依赖于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此后的王朝鉴藩镇割据,都极力限制地方权力,推动中国中央集权的强化。

9,明朝“靖难之役”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分封制,而守卫北方的燕王、宁王还有大量的军队。建文帝继位后,开始削藩,结果引发了燕王朱棣的反叛,史称“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终于攻入了南京,推翻了建文帝,自己称帝,也就是永乐帝(明成祖)。靖难之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事例,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朱元璋杀功臣将领太多,导致朝廷无将可用。朱棣称帝后,明朝继续沿着朱元璋的老路继续发展,将集权政治、特务政治发展到了顶峰。

 溱湖之恋图书馆
(建文帝失踪)

10,清朝“三藩之乱”

清朝统一内陆后,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汉将功臣分封为藩王,镇守西南、华南。但是,三藩的存在也威胁着中央集权。康熙亲政后,对三藩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试图削藩,而三藩也早有准备,立即发动了叛乱。三藩之乱发生后,康熙皇帝采取了分化政策,使得吴三桂很快陷入了孤立。最终到1681年,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清朝彻底统一了汉地十八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