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综复杂”原来如此《易经杂说》——学易笔记2

 恒易书屋 2022-05-17 发布于江苏

“错综复杂”、“不三不四”、“乱七八糟”、“六六大顺”、“颠三倒四”、“四面八方”、“八面玲珑”......这一系列成语的出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的了解过,它们都

这两天继续拜读了南怀瑾的著作《易经杂说》,了解了“错综复杂”的出处。原来这四个字每个字都代表一个卦象,由此也引出了《易经》所传授给世人的道理——看待事物要“八面玲珑”,易理不是简单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不是正、反、合三段论,我们看待一个事物有本卦、错卦、综卦、交互卦

《易经》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从事物的正面、反面以及事物的左面、右面(旁边)开始,然后再联系事物的内在交互变化,而内在也分为正、反、左、右(既错综复杂)四个面,如果再加上上面和下面,足有十面之多。

由上述易理可以看出,我们老祖宗的《易经》是多么先进,所谓的西方先进哲学理念与之一比,高下立判。难怪唐代虞世南有言“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

从“错综复杂”这个易理中,我们要学会冷静、客观、严密的看待事物、看待人生。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所处的时间,所处的位置,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用的思想,所做的事情......这些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坚持运用《易经》所传达的道理,全面客观的面对人生中出现的事物以及各种问题,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易经杂说》中所要求记忆的“六十四卦方圆图”我只是详细的进行了一番了解,知道了其根本是运用了伏羲先天八卦的排序(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进行演变,并没有记忆方圆图。因为我坚信所谓“善于易者不卜”,既然善于易者都不去卜,那我这种不善易者能去卜?学习并掌握易理,还是我目前学《易经》的唯一目标,至于书中所讲“京房十六变”我也就只能一眼扫过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易经》学习真的很枯燥乏味,甚至是有点难,但我相信只要我能守住本心,无论学习路上有多少“错综复杂”的困难,我都能魂归本位,不忘学易初心,砥砺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