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方】落枕治疗方法集锦

 sy同心缘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落枕又称失枕,现代医学称为颈肌筋膜炎,系因睡眠姿势不良或风寒侵袭所致。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4~5日自愈,重者可向头部及上肢放射,数周不愈。成人多见,男多于女,好发于冬春季节。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常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
图片
【病因病理】
由于睡眠时姿势不正或枕头高低不适,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扭转位置,使颈部的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引起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本病常产生保护性肌痉挛,将颈椎固定在某一特殊位置,检查时可有剧痛,甚至放射痛,故认为原发于关节扭伤的机会多。
颈椎关节结构较平坦,关节囊松弛,活动度大,故稳定性差,如果睡眠时枕头高低不合适,没有支托住头颈部,睡觉姿势不良,在肌肉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就可使头颈部因长期屈曲或过度伸展而使关节受损错乱。受损的变化可能使关节囊及滑膜充血、水肿,其增厚的滑膜可嵌入关节,次日醒来即觉疼痛。
睡眠时感受风寒,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另外,在患者已有轻微的颈椎退变、活动度减少的情况下,不良姿势的睡眠、颈部活动突然超过正常范围时,也可发病。
图片
【诊断要点】
1.症状
颈项部肌肉痉挛,功能障碍。多于晨起出现颈部疼痛,活动不利。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背部,头部常向患侧歪斜,呈斜颈外观。
2.体征
触之肌肉僵硬,可有条索感、块状感,压之疼痛,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部位亦常有压痛。常见的胸锁乳突肌压痛点在肌肉走行区;斜方肌颈部压痛在胸锁乳突肌起点深处及第一肋水平处最为明显,斜方肌疼痛可牵扯到枕骨和全部胸椎棘突;肩胛提肌的压痛点常在肩胛骨内上角处,并向枕部、颞部及上肢放射。颈椎后关节紊乱、错缝者,可触及棘突歪向患侧或另一侧饱满感,其项韧带钝厚,有明显压痛,并可向前、向下沿臂放射。
3.辅助检查
颈椎X线侧位片可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颈曲变直或反张。有些病例可发现患处小关节排列及棘突间宽度有轻微的改变。颈椎若有轻度移位,两椎体可轻度向前或向后成角。如有必要,可做CT检查。
4.鉴别
注意与颈椎病、先天性斜颈、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相鉴别。

图片
【妙法良方】
(一)辨证论治
1.颈筋受挫
(1)主症 睡眠姿态不良,或过度疲劳者,睡醒后突然颈部刺痛,转侧不灵,稍有活动疼痛加剧,颈部有固定压痛点。舌紫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
(2)处方 赤芍、当归尾、乌药各9g,川芎、苏木、陈皮、桃仁、乳香、没药、木通、甘草各6g。若疼痛剧烈者,可加服三七粉(研末冲服)6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风寒侵袭
(1)主症 颈项疼痛重着,疼痛多向一侧放射,有时伴有颈肩部麻木,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体重着疼痛,有时无汗。舌质淡,苔薄白或稍黄,脉浮紧或缓。
(2)处方 风寒偏胜者药用麻黄3g,桂枝、防风、羌活、独活、赤芍、川芎、木瓜、没药、葛根各9g,当归、瓜蒌各12g,乳香6g;风湿偏胜者药用羌活、独活、川芎各9g,藁本、防风、蔓荆子各6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肝肾亏虚
(1)主症 身体衰弱或颈部疼痛,久治不愈,颈肌麻木不仁,同时伴有腰膝酸软无力,五心烦热,身体重着疼痛,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2)处方 独活、桑寄生各12g,杜仲、牛膝、秦艽、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干地黄各9g,细辛、茯苓、肉桂、人参、甘草各6g。寒邪偏胜者,去干地黄、茯苓,加附子6g;痹证日久不愈者,加地龙12g,全蝎9g(研末冲服)。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内服良方
1.葛根汤
(1)处方 葛根15g,麻黄、桂枝、柴胡各5g,白芍、防风各9g,大枣6枚,甘草3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复枕汤
(1)处方 葛根20g,桂枝、延胡索各10g,桑枝、丝瓜络各15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
3.大葛汤
(1)处方 葛根30g,菊花15g,生白芍24g,柴胡12g,甘草9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于饭后半小时温服,服用时加入红糖30g,服药后卧床休息1小时,取微汗。
4.通络汤
(1)处方 熟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各15g,葛根、白芷、威灵仙、羌活、片姜黄各1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新葛根汤
(1)处方 葛根30g,麻黄9g,桂枝、连翘各10g,生姜3片,炙甘草6g,白芍15g,大枣12枚。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将药渣再煎1次,取汁热敷患侧颈部,并进行适当按摩。
6.桂蒌麻葛汤
(1)处方 桂枝12g,瓜蒌根、白芍各24g,麻黄、甘草各10g,葛根30g,川芎18g。颈项酸楚明显者,加羌活、独活,以祛湿通络;颈项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受凉恶风明显者,加附子,以温经散寒;外伤引起者,加桃仁、土鳖虫,以活血通络;颈项酸胀明显者,加柴胡、威灵仙,以理气通脉;经常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
(2)方法 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丸剂、酒剂。汤剂制法:将上述7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500mL,煎煮约3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每日服用2次或3次,用药10日为1个疗程。丸剂制法:将上药研为粉状,以蜜为丸,每丸约10g,或以水泛丸。每次服用6~9g,用药10日为1个疗程。散剂制法:将上药研为粉状,每次服用约10g,每日3次,服用疗程同丸剂。酒剂制法:取白酒500mL,将上药置于酒中,浸泡约10日即可,每日分早晚服用,每次服用10~15mL,服用疗程同丸剂。
7.加味葛根
(1)处方 葛根30g,桂枝15g,麻黄、炙甘草各6g,白芍、川芎各12g,生姜3片,大枣8枚,羌活、白芷各10g,细辛4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加减败毒散
(1)处方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生姜各12g,薄荷、甘草各6g。寒气重者,去柴胡、薄荷,加桂枝5g,细辛4g;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6g;有内热者,加石膏30g,葛根15g;体实者,去人参;瘀滞重者,加当归12g;兼湿热者,去人参,加黄柏8g,苍术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用毛巾包好趁热敷患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