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鄂挺进纵队平汉支队司令部旧址——响堂湾

 新用户6525yWoI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豫鄂挺进纵队平汉支队司令部旧址——响堂湾

黄清明

        钱冲村东响堂湾位于溪流河下游与罗垅河交汇处的山冲东边山麓下,坐东向西,背山面水,门前土地肥沃,田畴如棋,一派溪山平原风光。由于处于钱冲入口,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此湾孙姓绅士门上安着一对大铜铃,每当开门、关门,铃声即响遍全湾,故而得名。

钱冲东响堂湾(安陆市史志研究中心提供)

       孙氏老宅古民居群南北长百余米,东西宽约60米,建于清朝末年,距今有百余年历史。从建筑构造和材料来看,此处古民居群风格为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其规模在钱冲诸处古民居群中首屈一指。古民居共有房屋16间,临缓缓流淌的溪流河水,坐东面西,一字排开,巍峨壮观,为孙氏6处古宅之一。

响堂湾门牌号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

       开南侧门,是孙氏先人的百草园。其中有株樱桃树,树干光滑黝黑,开春遍树粉红花开,如桃李状。还有一株木瓜树是孙氏先祖引种到钱冲的,人们常摘取木瓜树嫩叶泡茶,可以益气、消暑、消积食。所结木瓜并不出卖,而是供附近村民作中药药引,泡酒可以治脾胃不和等多种疾病。粗大的核桃树混生在竹树丛中,初春开出嫩绿黄色的穗状花束,七八月就可敲打核桃了。竹丛、松、柏、柿、栗、杏、棕榈交错杂生,藤萝攀援,满目葱茏。林下种有麦冬、柴胡、车前草等药草,也都供人随时取用。

响堂湾林木葱茏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

        前有深宅大院,门楼上有枪眼,供防土匪护院所用。外墙体比内墙体厚10公分,厚度达50公分,是钱冲所有古民居中墙体最宽的。这是因为响堂湾位于钱冲冲口,临王义贞至坪坝的要路附近,动乱年代易遭侵入,特别需要防御的缘故。墙面外半人高处,一系马桩突出墙壁外,紫页岩雕凿圆孔磨得很光滑,可见孙家当年声势。

        据说孙卓大有3个儿子,响堂湾住的就是他的三子。按老人多随幼子的习俗,或许孙卓大本人也在这里安享晚年。因此,在孙氏六宅中,以响堂湾古建筑做工最为精细。屋基砌以砂页岩石条,修凿精致,坚固耐久。门坎高30公分,是钱冲古民居中门坎最高的,大门框两边石墩高逾半人,对称,绘有金钱、菊花图案,显示主人身份和情趣。门框全部以20公分厚的砂页岩石条砌成,呈天然的暗红色,并不粉饰,取其喜庆吉祥之兆。柱础(磉墩)呈石鼓形,花岗石精心雕刻而成,直径一尺左右。一溜门廊石柱立于柱础(磉墩)之上,使整座建筑显得高大气派,富丽堂皇。

响堂湾门坎及柱础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日

       房屋一律为马头墙镇脊,每幢房屋以躲火墙隔开。规模宏伟,梁柱粗大,雕刻精美。拱门走廊高大宽敞,每处居室都有题名,如最南面的居室题名为“佳馥”,颜体楷书,笔力老到。这处老宅的马头墙壁最为精致。马头墙高2米,粉饰着传统的吉祥花纹图案螭龙纹,顶缘用“米”字形石条护砌,结实美观。马头墙面上描着各种绘图,如菩萨净瓶、杨柳仙水等,都取佛祖保佑之意。

       天井狭长,有清水古井一口,古井边有高米许,宽数十公分的青石台,是晒酱用的,大家族自制自食。天井排水系统呈网格状,依山就势,挖凿暗沟,排泄通畅,可见前人建筑的匠心。

响堂湾旧址前一溜形状各异的磉礅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

        北面主屋系主人卧室,房门上刻有“寿”字图案。照壁上绘着简洁大气的菊花图案。内室全部用木列架隔开,古香古色,幽深轩敞。构件工艺精细,雕刻考究。紫页岩铺就地面,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溜圆滑。现遗留1只四仙瓶,大概是清末烧制,高约50公分,周身绘有“福禄寿喜”四仙像,栩栩如生。这件花瓶据说是孙氏古玩中最廉价的一件。原孙氏老宅主人有摆放各类赏玩的博物架,陈列不计其数的收藏珍品,后人不知爱惜,令许多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古董流失。

响堂湾旧址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

        窗棂也全部用紫砂页岩石条砌成,木窗格系银杏雕刻镂空图案,经百余年不朽。窗户上有突出的瓦当砌成的滴水檐,免水滴打在窗台上。屋顶黛青瓦当护住滴水檐,瓦当皆如蝴蝶形,全雕刻,阳文,由上下两片构成,严丝合缝,设计巧妙。瓦当上的图案,有的是古“卐”字,有的是花纹,有的是鸟兽。大门口精心装饰着冕毓图案,暗示孙家的豪富和显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岁月流逝,物换星移,人事已非。历经百年风风雨雨,至今,这处曾经美轮美奂的古民居洗尽往日铅华,回归山野本色。主体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已遭破坏。

响堂湾旧址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

       响堂湾驰名遐迩,是因为它曾经作为新四军平汉支队指挥部所在地。1940年6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平汉支队、纵队随营军事学校进驻钱冲口东、西响堂湾。平汉支队是豫鄂挺进纵队的主力部队,周志坚任支队长,方正平任政治委员。平汉支队驻响堂湾期间,李先念和周志坚等指挥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三次坪坝保卫战。

       响堂湾前面场地宽广平整,是平汉支队的练兵场,背后是鹰嘴窝,若遇险情可据险阻击。三战坪坝取得胜利后,豫鄂挺进纵队曾在响堂湾前禾场上举行声势浩大的祝捷大会,李先念讲话,号召军民“团结起来,消灭日伪,巩固民主政权”。京安县委、县行政委员会组织四乡群众前来参加,并慰问部队。

响堂湾系马石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

       日寇视平汉支队为眼中钉,处心积虑企图消灭这支抗日力量。1941年5月,正是插秧时节,日伪军偷袭钱冲新四军五师机关所在地。800余名日伪军从20里外的罗庙据点集结后,携迫击炮等武器,沿安陆至京山大路前进,扬言再次进攻坪坝,行到袁河桥,突然转向北面进攻钱冲,首先进犯扼钱冲谷口的响堂湾。当时平汉支队仅留一个排在此警戒,闻知敌讯,急忙掩护群众撤出。一个叫孙绍国的村民因舍不得刚扯起的稻秧,躲在家里,想等日军离开后再赶工栽下去,被日军搜出。日军强迫他带路,孙绍国带到钱冲口的鹰嘴窝准备逃跑,被日军追上,用刺刀捅死在流溪河边。日寇恼怒之下,放火焚烧响堂湾。响堂湾古民居被毁,日寇是罪魁祸首。

         这次日伪大举进犯,占领了钱冲,来不及逃走的群众和新四军伤病员20余人被日寇抓住,押往最恐怖的朱家岩。丧心病狂、违背人性的日军,放狼狗撕咬伤病员,制造骇人听闻的朱家岩大屠杀惨案。当时,溪流河全被染成血水。日寇撤出时,又把在响堂湾北面林家洼子避难的孙宗雄一家三口和其他7名难民杀死,其恶行令人发指。

响堂湾旧址     水易居摄于2008年4月23

广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