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有故事-茵陈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5-17 发布于日本
2022-05-16 21:25·丛中的微笑


丛中的微笑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茵陈。“茵陈主黄疸而利水”(出自《雷公药性赋》)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出自《2020中国药典一部》)

茵陈又名白蒿、茵陈蒿,《本草拾遗》记载其“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耳”。《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久服,轻身、益气、耐老”,被列为上品。田野上,那一团团嫩绿色、软绵绵、全身带着灰白色茸毛的,就是茵陈,它既是北方各地早春常吃的野菜,又是一味常用的良药。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釆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釆割的称“花茵陈”。(出自《2020中国药典一部》)

今天,我们讲一个茵陈与黄疸有关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个黄疸病人,面色姜黄,眼睛凹陷,枯瘦如柴。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找到华佗:“先生,请你给我治治吧。”

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便摇摇头,无奈地说:“眼下医生们都还没找到治黄疸病的办法,我对这种病也是无能为力啊!”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想这个病人不仅没有像其他病人一样被黄疸病夺去生命,反倒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润了。华佗大为吃惊,连忙仔细询问他病好的原因。

那个人便指着一片野草说:“先生有所不知,后来我无意中吃了这野菜,慢慢就好了。”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青蒿吗,莫非能治黄疸病?”

第二年开春,华佗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实际上是茵陈)试着给患黄疸病的人吃,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病了。

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三年华佗又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

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它不仅能入药,在春天采收的茵陈还有食用价值。正如谚语所云 :“三月茵陈,四月蒿,过了五月当柴烧。”

另外,温馨提醒一下,“四月蒿”的“蒿”不是指青蒿,茵陈和青蒿不是一种中药。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而且它们的功效主治也不同。大家不要望文生义,混为一体。我们下次再介绍青蒿。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首与茵陈有关的古诗:

与诸公过瓦官寺作食

[明]王世贞

一径新兰若,千秋古佛场。晨钟梵纲肃,午饭茵陈香。

游兴偶然洽,尘劳应暂偿。翻嫌二碑在,能益老僧忙。

注:

1.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参考文献:

[1]高宾,肖玲.茵陈的传说与炮制[J].首都医药,2014,21(09):49.

[2]陈璐.认识身边的中药——茵陈[J].中医健康养生,2021,7(07):24-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