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述而篇》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莫远忧的图书馆 2022-05-17 发布于河北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

不语:不宣讲,不谈论,不倡导。

怪:怪异,不正常。

子不语:怪,一是因为民众会对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神秘感、恐惧感,因神秘和恐惧而产生不适宜的言论和行为;二是希望人们不要为了名利而去做标新立异之事。

《礼记·中庸》:“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探求隐蔽之理且做出怪异行为,即使能引起后世的称述,我也不会这样做。)

《荀子·荣辱篇》:“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君子遵循那正常的途径,而小人遵循那怪僻的途径。君子奉行仁义道德,小人做事不择手段。)

朱熹《论语集注》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常是规律,准则。德是德行,德政。治是安定。

力:暴力,武力。

子不语:力,孔子反对武力,提倡为政以德。《述而篇》7.13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卫灵公篇》15.1子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孟子·公孙丑上·第三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译文】依靠武力征服别人,别人并不是从心里服从,而是实力不足。依靠德行使人服从,才是真心的心悦诚服,就像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服从孔子那样。

乱:悖乱,忤逆;社会动荡,没有秩序。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

【译文】天违反时令就是灾难,地违反物性就是妖异,百姓违反应有的道德就会发生祸乱。有了祸乱就有妖异和灾祸发生。

神:鬼神之事。参读《雍也篇》6.22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

【学而思】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儒家思想隐恶扬善,过度的宣传恶,等于鼓励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经常接触负面信息会污染心性,使人心不正,经常宣扬好人好事,人们就会以为榜样。

国家整治贪污腐败,提倡反腐倡廉。反腐要在背后整治,狠抓严管,但不必过度宣传。倡廉要在正面引导,需要大力宣传清正廉洁的风气。

《礼记·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匿坏的一面,宣扬好的一面。抓住问题的两端,采纳适中的意见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知识扩展】

《荀子·天论篇》:“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傥)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àn]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物之已至者,人祆[xiān]则可畏也:楛[kǔ]耕伤稼,楛耘伤岁,政险失民;田薉[huì]稼恶,籴[dí]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xiān]。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袄;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甚尔,其菑[zāi]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可怪也,而亦可畏也。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cuō]而不舍也。”

【译文】流星坠落、树木发响,国人都害怕,问: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没有什么,这是自然界的变化,阴阳的作用,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太阳和月亮发生日食和月食,狂风暴雨不合时节地突然袭击,奇怪的星星偶尔出现,这些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君主英明而政治清平,那么这些现象即使在同一时代出现,也没有什么伤害;君主愚昧而政治黑暗,那么这些现象即使一样都没出现,也毫无裨益。流星坠落、树木发响,是自然界的变化,阴阳的作用,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在已经出现的事物中,人事上的反常现象才是可怕的。粗劣地耕种而伤害了庄稼,粗劣地锄草而影响了收成,政治险恶而失去了民心,田地荒芜而庄稼歉收,粮价昂贵而百姓挨饿,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政策法令不明确,采取措施不合时宜,根本事物不加管理,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不遵守礼义,内外没有分别,男女淫荡混乱,父子互相猜疑,上下互相背离,外寇内乱同时到来,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这些反常现象产生于混乱,三类反常现象交错发生,就不会有安宁的国家了。这些道理很浅显,但它造成的灾难却很惨重。发动劳役不顾农时,牛马生出怪胎,六畜出现怪异的现象,这是怪异的,也是值得畏惧的。古书上说:各种事物的怪现象,经书上不作解说。没有用处的辩说,不是急需的明察,应该抛弃而不加理会。至于那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别,才是应该每天琢磨而不能舍弃的。

《资治通鉴·后唐纪七·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壬申,大理少卿康澄上书曰:“臣闻童谣非祸福之本,妖祥岂隆替之源!故雊[gòu]雉升鼎而桑榖生朝,不能止殷宗之盛;神马长嘶而玉龟告兆,不能延晋祚之长。是知国家有不足惧者五,有深可畏者六:阴阳不调不足惧,三辰失行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涸不足惧,蟊贼伤稼不足惧;贤人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蔑闻深可畏。不足惧者,愿陛下存而勿论;深可畏者,愿陛下修而靡忒[mí tuī]。”优诏奖之。

【译文】壬申(二十四日),大理少卿康澄上书启奏:“为臣听说,童谣不是祸福的根据,妖祥岂能当做兴变的本源!所以,商代出现野雉飞登祭鼎而鸣、桑树和榖树连生在一起的不祥之兆,不能中止殷商宗庙之盛;晋朝发生神马长嘶、水涌石龟的异兆,不能延长晋国统治。由此悟出国家有不足惧的事情五件,有深可畏的事情六条:自然气候反常不足惧,(福禄寿三星)天象运行失常不足惧,小人造谣生事不足惧,山崩河涸不足惧,害虫伤害庄稼不足惧;贤人藏匿隐居不愿出仕深可畏,(士农工商)四民被迫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生活不安定深可畏,上下相互徇私舞弊深可畏,廉耻之道消亡深可畏,诋毁赞誉真伪混淆深可畏,正直言论听不到深可畏。不足惧的事情愿陛下任其存在而不必多去计较;深可畏的事情愿陛下修治而不要差失。”明宗用嘉许的诏书奖励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