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真煮”厨具卖得更火了 是玩具市场新风口吗

 教育专家谈教育 2022-05-17 发布于浙江

中国商报报道:

2022-5-16

中国商报(李沫楠 汪黄任 记者 彭婷婷)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此后,儿童厨具等劳动教育类玩具走俏市场。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各大电商平台,有的产品月销量已超过三万件。劳动教育类玩具市场将迎来哪些利好?又有哪些隐患?

厨具等劳动教育类玩具走俏

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其中,学煮饭纳入劳动课。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仅在烹饪与营养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同时,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第二学段(3—4年级)则要学会制作凉拌菜、拼盘,以及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第三学段(5—6年级)要学会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并且要求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第四学段(7—9年级),则要求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

政策利好下,厨具等劳动教育类玩具走俏。5月15日,中国商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儿童真煮”“儿童电动玩具”等关键词后即可出现“儿童洗碗机”“儿童电动缝纫机”“儿童厨房套装”等商品,同时还区分为“仿真版”和“真实版”。记者发现,区别于“仿真版”的树脂和PP材质玩具产品,“真实版”的儿童厨具是可以实现真实烹饪的,属于厨房电器产品。且在玩具套餐内还包含了电热炉、平底锅、电饭煲、小刀等工具。价格也从几元到千元不等。而其中,月销量最高的产品已超过三万件。

事实上,厨房等劳动教育玩具走热并不奇怪。曾任职于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陶华坤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儿童乐于从游戏中学习。玩具、游戏及手工制作的创意娱乐,让儿童在逼真的劳动环境中学习劳动,既带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导向的内容,利于引导小朋友在看、听、玩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式”学习。

益智玩具市场逐渐壮大

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落地实施,劳动教育类玩具会成为未来儿童玩具发展布局的新趋势吗?未来玩具市场的新增长点在哪儿?

独立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政策发布以后,对于教育类玩具市场的需求会增多,学生群体的数量庞大,且大多数家长都注重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这类需求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对相关行业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

陶华坤认为,寓教于乐、玩教结合的教育产品会备受青睐。在“玩”与“乐”中启迪思维、体验科技的乐趣、培养动手习惯。因此挖掘儿童多样潜能、培养儿童的“多元智力”的理念,正影响着儿童玩具的市场走向。

从市场来看,劳动教育类玩具发展潜力十足。具体来看,我国母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母婴市场的规模已从2012年的1.24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万亿元。2021年,我国母婴人群平均在孩子抚养和教育上的花费总额为5262元/月,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20%-30%。

……

“'益智类玩具’是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陶华坤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玩具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打开儿童智慧天窗的工具。通过玩的形式,儿童可摸、拿、听、吹、看等,有利于各种感官的训练。因此,每个家庭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各种各样有意义的玩具,让孩子亲自动手,带着兴趣学习,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产品安全性亟须加强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是儿童玩具的第一原则。但目前市面上仍存在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

一家之言:

儿童厨具乘风起 但安全是市场不变的主题

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一政策变动,无疑给儿童玩具行业带来了利好,一时间,市场上的儿童劳动类玩具纷纷走俏,品类众多。在电商平台,可以轻易搜索到“儿童真煮”“儿童电动玩具”“儿童洗碗机”“儿童电动缝纫机”“儿童厨房套装”等商品,价格从几元到几千元者皆有,其中不乏热卖款型。

教育劳动类玩具的走俏,对市场各方都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一方面,政策利好之下,玩具行业看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较为清晰的行业趋势,长远来看,无疑是给玩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大助力和指南;另一方面,儿童也通过寓教于乐的轻松形式,在玩乐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但同时也要看到,教育劳动类玩具走红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玩具粗制滥造,实为不符合国家有关玩具安全标准的不合格产品。这些产品中,有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以及无质量合格证的“三无”产品,更有甚者添加了有毒有害的禁用物质或者某种元素含量超标的劣质产品。这类产品的存在,给玩具的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某电商平台儿童厨艺玩具的评论区中,笔者看到,有些家长抱怨玩具的安全防护设计不足,在加热过程中孩子容易被烫伤;而这样的评论,在评论区中绝非孤例。

政策利好,固然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有力依托,但归根结底,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信任才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立足于市场的基石。无论产品如何迭代,花样怎么翻新,性能上的安全可靠,应该永远是它要通过的第一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