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MG42通用机枪实物 图自台北“军史馆”拍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对岸的官方资料来看,MG42并未成为“国军”的标配机枪。那么,台“军史馆”里的这挺MG42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其他“国军”部队列装过这款致命武器?今天,我们将借助相关档案,一步步还原对岸曾经使用过的这款“希特勒的电锯”。 1944年至1945年德国步兵排标准火力配置 班组方面 辅助装备方面 士兵和机枪 也有资料宣称,抗战时期的“国军”曾派遣武官前往北非,查看英军缴获的一系列德制战利品。其中就包括了上图中的MG34,不过从实际来看,这些武器并没有出现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 根据这本“德造四二式七九机枪”手册所述,“国军”关于该型机枪的引进数量多达600挺,但是根据这本手册内页所述,以及找到的影像来看,没有一挺MG42是被安装在三脚架上,可能并无三脚架引入。在防御作战时,MG42可以通过架设三脚架提高射击精确度,并能适当延伸有效射程 1953年7月的东山岛战役中,“国军”参战部队包括:陆军、海军陆战队、海上游击大队等。至于是哪个单位装备的MG42,已无法考证。由于撤退混乱,错误估计潮汐时间等因素,导致大量枪、弹遗弃海滩,终被人民解放军缴获,令其颜面无光 1954年,“国军”预士班部分受训人员合影。 1957年,美军顾问视察“国军”各部队整训情况时的留影 1948年12月5日,解放战争末期,“行政院长”的宋子文向蒋介石报告称法国政府手中有部分德制枪弹能够使用,电文中也有提及“七九步枪”(可能是“毛瑟”98k)及机枪千挺,对于当时大厦将倾、缺乏武备的“国军”来说,不仅是一笔大订单。这也有可能是“国军”中MG42的来源 宋子文报告 1948年12月22日,宋子文在另一份电报中提到待采购机枪型号,并要求直接运至台湾,蒋介石亲自批文,要求时任“央行”总裁的俞鸿钧拨款1400万美金,由时任“行政院物资局局长”的江杓交给名为“龙东公司”的中介,由其代为支付给法方。 宋子文电报 蒋介石批文 1949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兼任德文翻译的齐焌曾向蒋经国发布电文,汇报购买德国军火一事。 齐焌汇报购买德军军火电文 1950年“国军”军械弹药库存表中显示的“42轻机枪”为580挺。之所以会缺少20挺,根据原博主“60炮”的估计,应是将有损坏的机枪拆散后,作为零件补充 原档案中显示,共有600挺MG42机枪交付给对岸。 另据档案所述: 一.运到之600挺MG42机枪经物资局初步检验,宜于五至七发连发射击(点 放),每射150发须更换枪管,为彻底明其性能以便编印说明书随枪配发部队 ,现由兵工署详细检验办理中,在未取得圆满结果前不便发用。 二.现续到30勃郎宁轻机枪1000挺,30重机枪300挺(缺脚架,可由补给区另 行搜集装配)拟与前案轻机枪一并拨发本区(应指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俾使统 筹检整补充各部队增强战备. 档案原文中还提及: 一.解放军步兵连大半均有轻机枪九挺, 二.我军按每连六挺赋尚缺1936挺.缺约1/5强应予补充, 三.先到之德造轻机枪600挺已先由兵工署仔细检验,暂缓拨发.似可将后到之“勃朗宁”轻机枪1000挺先拨200挺,余均暂行控制。 最后,关于这些从欧洲购置而来的机枪,蒋介石要求: 应先发沿海守备部队,以每一碉堡配置一挺或两挺,每两个碉堡应有一挺重机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