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我应该”的人生,向“我想要”的人生转变丨北师大MAP临床与咨询方向考研备考经验贴

 北师大MAP考研 2022-05-17 发布于河南

从去年7月决定考北师MAP,初试成绩400+分,到现在进入拟录取名单,我的在职跨考历程算是初步成功结束了。

我是非心理相关的文科硕士毕业,有一份暂时还无法放弃的稳定全职工作。

写这篇帖子,一方面希望分享一些经验,给像我一样在职跨考的朋友们一些信心,另一方面也想好好回顾这段历程,它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

一、寻找我的源动力

在分享具体的备考经验之前,我想先说一些虚的。
通过这次考研,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动力的强大作用
以前我做很多事情都不完全是个人的意愿:

高考是必须要考的,根本没有想过为什么;选大学专业的时候不知道想学什么,父母觉得这个专业适合女生、我也不反感,就这么选了;本科快毕业的时候不知道想干什么工作,正好有个保研机会,就赶紧读了;硕士毕业后仍然不知道想干什么工作,最后遵从了父母的意愿,选择了安全的事业单位。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但一切又那么模糊。

最近几年我开始听从内心的声音,跟着内心的感觉来做决定。

其实2020年时我就想过考心理学研究生,还买了一些参考书,但当时的动力不够强,感觉考研读研很困难,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取考研信息,观望了一段时间就搁置了。

那个时候我心里想:不要勉强自己,只是时机未到。
没有想到,一年之后,时机就成熟了。当时我正处于非常不喜欢当时的工作岗位、经常想辞职不干的阶段,某次和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无意中说起想考心理学研究生,朋友大大地鼓励了我,并给我推荐了BNU学习小组。

我的动力再次被点燃,并且一下子有了方向。

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我感受到了“自发的动力”有多么强大。因为有这份动力,我比高考前还认真地复习准备初试的时间里,我在全职工作的同时,保持平均每天复习4个多小时。

因为有这份动力,我掌握了主动权,积极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复习做规划。因为有这份动力,我得以经受住家人的质疑,以及偶尔浮现的自己内心的焦虑。

因为有这份动力,我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觉得很累,反而在不断地积累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的动力,是想从“我应该”的人生,换成一个“我想要”的人生,成为一名自己选择成为的心理咨询师。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动力。

你的动力是什么呢?

找到它,它会给你巨大的力量。

(你内心深处最需要什么呢)

二、建立你的考研支持系统

考研是一个孤单的历程,特别是对于在职跨考的人来说。因为放眼望去,只有你自己在做着这么一件“另类”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坚持下去,我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

首先,我报了BNU学习小组的陪考班。因为我没有考过研,也不了解心理学考研,我需要一个“权威”全程为我指引方向,告诉我需要看什么书、怎么复习,免去我独自搜集信息、分析形势、制定策略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考研本身已经是一件让人很有压力的事情了,我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压力来源,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学习知识上。

其次,我找到考研的朋友,每天互相督促、加油打气。这样的同伴支持非常重要,会让你感觉到,还有其他人在和你经历一样的事情,你们可以互相取暖,你并不孤单。

如果没有这样的朋友,BNU学习小组的陪考班里有很多一起考研的小伙伴,也能提供一个这样的团体氛围。

再次,我充分发挥了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作用。我经常和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分享我的复习经历,如果有压力或焦虑也会表达出来,接受他们的安慰和夸赞。

复试前有一段时间我非常非常焦虑,我的好朋友说“如果你不相信你自己,你至少应该相信我,你肯定能过”,给了我巨大的力量。

我的男朋友也给了我很多支持,在复习期间几乎家务全包,让我每天吃完饭筷子一扔就可以安心学习。

这些支持系统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每一位考研的朋友都很不容易,所以建议你们,提前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环境,尽可能地减少耗费精力的障碍,最大限度为自己创造有利的环境。

可能这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或者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但是这些投入非常值得。

讲完了虚的,接下来分享一些关于具体准备考试的心得。

三、我的初试备考经验

首先很重要的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好规划。刀磨得更锋利,柴才能砍得更快。

在了解了初试的基本要求后,我根据距离初试的时间(5个多月)以及自己的能力生活情况,对三门科目的复习侧重进行了规划。


1.专业课复习经验

专业课我几乎是零基础,且300分的分值很高,我需要花最多的时间来学习。

我跟着陪考班的规划:

第一轮先全面学习指定书目、梳理和记忆框架,这一轮我花了两个多的时间(7月中旬到9月下旬);

第二轮背诵重点知识点,一个月时间;

第三轮核心要点冲刺背诵+模拟+查缺补漏,将近两个月时间。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据陪考班的学习计划和要求来执行。我是一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所以这种模式非常适合我,我不用去思考这么复习对不对,我就只是做。

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理解为主。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理解,而不只是死记硬背。专业课要背的知识点非常多,充分理解之后,记忆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而且考试的几道大题需要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一定要勤问、勤查。

二是在考前要做几次全真模拟做模拟的主要目的是熟悉考试的时间要求、做出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方案,因为考试的题目量很大、大题很多,很多人都写不完。

我在考前进行了三次全真模拟,并记录了每部分题目的实际花费时间,然后给自己做了一个时间分配方案:选择题20分钟、简答题40分钟、论述题40分钟、案例分析题40分钟、作文40分钟。

进入考场拿到草稿纸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时间方案列在草稿纸上,比如8点半开始考试,那么我要在8:50完成选择题,9:30完成简答题等等。要看清楚有几道简答题,然后要快速算一下每道题平均只能花多少时间,避免前面几道花的时间太长、后面几道来不及的情况。

做题的时候随时关注时间,调整自己的进度。如果某部分题目耽误时间太长,我会先按照时间方案进行下一部分的答题,然后尽量往前赶,留出一些时间回到之前未完成的题目上。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越往后的题目,单道题目的分值越大,如果因为某道题卡在前面,反而会影响后面更高分值的答题。

但即便是这样准备了,我的时间也不太够,最后有一道不太会做的大题好像只剩了十来分钟时间,匆匆写了一些勉强填满卷面,一直写到收卷哨声响起的最后一刻。所以考场上时间的把控真的十分重要。

2.政治复习经验

虽然我是文科生,但以前对政治不太感兴趣,所以我的政治并不好。我在知乎上看了一些攻略贴,最后决定采用听徐涛的课+做肖荣秀的题的组合方案。

我的政治复习也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脑海中建立起知识框架。这个阶段花了3个多月(7月中旬到10月底)。徐涛的课讲得非常生动,可以当相声来听。

听他的课我有几个目的:一是在脑海中形成政治知识的框架体系,二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他的课很适合利用碎片时间,我经常走路上下班的时候戴着耳机听。我听完了他的全程课程,没有做任何笔记,只是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象、以及一些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个阶段我同步会做肖秀荣的1000题,目的是熟悉题型、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我一般是头一天听完徐涛的课,第二天或第三天再做对应章节的题,这样变相起到了重温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背重点知识点。我是跟着徐涛微信公众号的每日带背+徐涛小黄书的内容来背。带背的老师有很多,但因为精力有限,我决定只跟着一个老师来背,当然考前几天出于焦虑,我又稍微背了背肖四的大题(笑哭)。徐涛的每日带背很有规划,只要每天跟着他完成背诵任务就行,他会从11月初开始一直带背到考试前两天。

第三个阶段是全真模拟。基本在考前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和第二阶段背诵任务同步进行。我是用肖四来模拟的。政治的考试题量也很大,考试时间也很紧张,同样需要提前做几次全真模拟,了解自己的时间分配,做出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案。政治的每道大题有两个小问题,我的时间分配方案也是精确到了每个小问题要花多少时间,考试的时候感觉很有帮助,很有节奏感。

3.英语复习经验

我的英语比较好,尤其擅长笔试。在决定考研之后,我先做了两次全真模拟,把前两年的英语二真题掐表做了一遍,得分都在80分以上。

所以我就决定不专门花时间复习英语了,当时打算每周做一套卷子保持手感,然后再抽空准备一下作文,因为英语二的作文题型我不太熟悉。

但实际复习过程中,因为专业课和政治占用的时间太多了,所以我基本上没怎么做英语卷子。

我基本上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看老蒋微信公众号的每天一句、每周一篇。

二是临考前集中看了他的两节作文押题班。

以上就是我三个科目的复习方法。

还有一个从其他研友那学到的方法,就是在考前我请了两周假,进行平均每天10小时左右的集中冲刺。我觉得这对在职考研的人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之前我只能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复习,进度比较慢。

但最后这两周,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复习,高浓度的复习让我整个人被考试的氛围包裹了,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我的进步,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有一种进入了自动巡航状态的感觉。然后接着去考试,这个状态就可以延续到考试。

我记录了我准备初试的时间,从7月中旬到12月下旬,我一共花了540个小时,其中专业课花了320小时(59%)、政治198小时(37%)、英语22小时(4%)。

我最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业课240、政治70、英语80。最后的成绩是专业课230+、政治70+、英语接近90,和我的目标非常接近。

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做规划,不看低自己、也不努着自己,这可能是我考研没觉得很累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开始复习之前,要合理评估自己在不同科目上的能力,合理地规划时间精力。

四、复试准备

初试结束之后一两天,各大培训机构很快就会出参考答案,就可以估分了。我估完分后感觉还可以,休息了几天,1月初就开始准备复试了。

我比较擅长笔试,但复试是我非常害怕的环节。所以我继续报了BNU学习小组的复试班。

复试的准备分为两个阶段:

1.大量阅读(1-2月)

北师大的复试很少考察知识点,主要考察的是你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理解领悟能力、快速反应和表达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等。

因为准备初试的阶段主要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背诵知识点。这个阶段就需要大量阅读心理咨询实操方面的书籍,包括实操的原则、流程、伦理及注意事项、不同流派的哲学和方法等等,开始培养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理解和评估能力。

2. 模拟面试(3月)

咨询方向的面试包括个人面试和团体面试(无领导小组)。如果之前这方面经验不多,建议这两种类型都进行多次模拟,才能做到心里有数。可以参加培训机构的模拟课程,或者自己找小伙伴模拟练习。

我自己是进行了三次团体模拟、一次个人模拟,其余的时间我会自己找一些或者想一些题目,坐在电脑前面对着摄像头、掐着表自问自答,因为这几年都是线上面试,我们需要熟悉面对摄像头说话的感觉。同时要训练自己看到题目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回答的反应能力。

对于团体面试的准备,还可以自己多找几个案例,自己练习分析,形成自己的模板,这样面试的时候不至于无话可说。

至于在无领导小组中是否要担任角色,我建议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有余力,担任好一个角色可以锦上添花;但如果担任角色会让自己压力过大,结果既没有发好言,也没有做好角色的职责,不如就踏踏实实做一个发言者,也完全可以展现你的才华。毕竟在一个小组中,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角色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心得了。感谢大家看到这里。

这一段考研的经历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更加相信了:自己有能力坚持做到一件事情。

我也相信,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会由衷地佩服和感谢这个努力的自己。

作者来源:BNU学习小组2022级学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