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把金钥匙,助你叩开财富之门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文/王冠亚

1

专业投资者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像我一样的小白。而且,人们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常识。所以,有必要就一些基本的概念,谈谈自己的思考。

第一把金钥匙,是收益率。

收益率通常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一说某项投资,很多人第一句话就会问:

“收益率是多少?”

对于15%以下的年化收益率,很多人是嗤之以鼻的:

“才这么一点点,还抵不上我两个涨停。”

15%的年化收益率高不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世界级投资大师的表现:

本杰明·格雷厄姆,30年,17%;

沃尔特·施洛斯,47年,16%;

沃伦·巴菲特,51年,19%;

查尔斯·布兰帝,20年,18%;

特维迪·布朗,15年,16%......

从中长期看,连续保持20%左右的年化增幅,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中国连续30年保持9%的GDP增幅,都已经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了。

那为什么有人会产生“年化20%很容易”的幻觉呢?据我的理解,是“孕妇效应”在作祟。

孕妇自己怀孕了,于是就对孕妇这个群体特别关注,不久就会发现身边孕妇越来越多。同样地,如果你自己开的是奔驰,也就特别容易注意到路上的奔驰,最后发现满大街都是奔驰。

另外,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性记忆”,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解释。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

“这一期的双色球,我只差一个数字,要不我就中了五百万。”

“这只股票我卖早了,要是放在现在,可以多赚一倍。”

“我要是十年前买房就好了。”

由于“孕妇效应”和“选择性记忆”的共同作用,可能自己买了10只股票,只有一只涨了20%。但由于自己把目标定在20%,很容易就只看到20%,而选择性忽略其他值。

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首先就要纠正心理偏差,《校准人生的期望值》,不要急于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值,凡事先从容易处入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当首富,你得先实现小目标。

2

上面我们提到,世界级投资大师的年化收益率都“不高”。中长期看,鲜有超过20%的。那为什么巴菲特能够成为仅次于比尔·盖茨的全球第二大富豪呢?

所以第二把金钥匙就呼之欲出了:时间。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的威力,不言自明。

关于复利,被广泛引援的一个例证是:

 1626年,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Peter Minuit花了大约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而到2000年1月1日,曼哈顿岛的价值已经达到了约2.5万亿美元。以24美元买下曼哈顿,Peter Minuit无疑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但是,如果转换一下思路,Peter Minuit也许并没有占到便宜。如果当时的印第安人拿着这24美元去投资,按照11%(美国近70年股市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投资收益计算,到2000年,这24美元将变成238万亿美元,远远高于曼哈顿岛的价值2.5万亿。如此看来,Peter Minuit简直是吃了一个大亏!

复利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即“72法则”:

假设最初投资金额为100元,年复利9%。根据“72法则”,将72除以9,即需约8年时间,投资金额滚存至200元,本金翻倍。同样地,年复利12%,本金翻倍所需的时间是6年,以此类推。

所以我们看到,在收益率(前提是为正)不变的情况下,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复利的核心是稳定。不怕慢,不怕站,就怕错。

第一年赚10%,第二年赚10%,第三年赚10%,总收益率33.1%;

第一年赚50%,第二年亏30%,第三年赚15%,总收益率20.75%。

不亏损本金,非常重要。所以要与优秀的公司为伍,时间是优秀企业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劣质企业最大的敌人。

3

讲个笑话。

有个人手里有江南嘉捷的持仓。360借壳后,很多朋友都纷纷恭喜他。他却气急败坏地说,我简直要去跳楼。我只买了一手。

收益率很高啊,每天10%;时间也不短啊,都持续2个星期了。问题是,本金太少。

我们讨论投资,不是为了装逼,不是为了炫耀学识,而是能不能通过投资解决问题。

能不能通过投资解决自己日常的开销花费问题;

能不能通过投资解决小孩以后留学的费用问题;

能不能通过投资解决未来家庭养老的支出问题......

如果不能,那我们肯定是还停留在“小赌怡情”的阶段。在股市里,冲进去捞一把,赚个万儿八千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关键是,这能解决问题吗?

金融业,是一个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行业。举个例子:

先说农业。如果种一亩地赚10元,那么赚1000元就必须种100亩地。每亩地需要投入的资源和人力是一样的,边际成本为常数,农业产出跟投入是线性的关系。

再说制造业。成本分为简单分为固定成本(机器、厂房、设备)和变动成本(人工、零部件等等),每生产一辆车,都必须购买发动机、轮胎、方向盘,每辆车的制造成本基本一样。

但金融业就不是这样。一个管理50个亿规模的公司,所需要的人力、资金成本,并不必须比管理1个亿要多。

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讲,同样的10%收益率,100万本金是10万本金的10倍。多赚10倍的收益,并不需要你多花10倍的时间、精力。当然,前提是你要多拿出10倍的本金,这就是第三把金钥匙。

巴菲特式的滚雪球,拆开来看,也就是这三个要素:

“沃伦用手接着雪花,一开始是一次一捧。接着,他把这些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儿,捧起来揉成一个雪球。”(本金)

“雪球变大之后,沃伦让他在地上慢慢地滚动。每推动一次雪球,雪球就会粘上更多的雪。”(收益率)

“他推着雪球滚动草坪,雪球越来越大。很快,沃伦把雪球滚到了院子边上。片刻犹豫之后,他继续向前滚动雪球,穿过了附近的街区。从那里开始,沃伦一直朝前行进,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时间)

大道至简。

历史文章:

愿十年后的你,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馈赠

为人父母的三种错误姿势,你中枪了吗?

别扯了,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铁饭碗

鹿晗表白谁,关你什么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