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努力终究会被认可,你又何必在乎一时的运气呢?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文/王冠亚

第68篇推文,全文3153字,阅读时长约14分钟

1

最近,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发来一张截图,是她朋友圈里一位读者发的一条状态:

“句句箴言,每看一句都有恍然大明白的感受,继刘瑜之后第一个。出书必定拜读。公众号里遍地黄金颜如玉,强推关注。”

配图附上了我的文章截图和公众号二维码。

就在那一刻,我非常感动。早前,还有另外一位读者告诉我,她取关了咪蒙,因为觉得我的文章比咪蒙有深度。还有读者说,早先很佩服罗胖,现在更喜欢我,觉得我更有潜质。

从年龄上来说,咪蒙、刘瑜、罗振宇都是70年代生人,而我差三个月就接近90后了;

从经历上来说,他们都有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而我此前只在金融监管部门做过公务员;

从受众上来说,他们是大咖,是名人,是网红,篇篇阅读量都是10w+,更是我所望尘莫及。

所以,无论是碰到了他们谁,现在的我都要恭恭敬敬地叫上他们一句“老师”。但是来自读者的评价,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善意的鼓励——至少他们认为,从文章内容和质量上看,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水准。

我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虽然不时有读者拿罗振宇、咪蒙、刘瑜等大咖来做比,我理解为一种善意的鼓励。但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的万里长征才迈开了第一步。但我会努力,努力配得上你们的评价。因为你们的善意,我舍不得辜负。”

南添老师在下面留言写了四个字:

“长期同步。”

真的是一语中的。长期同步就意味着,以长期的眼光来看,你的文章质量一定和读者数量同步,一定和读者评价同步,一定和关注、点赞、阅读量都同步。

为什么长期同步是一个必然呢?我们先讲一个案例:

18世纪的时候,钻石还是深埋地下、未经琢磨的金刚石。后来,工人们把金刚石开采出来,切割、打磨,加工成美轮美奂的钻石。也就是说,钻石最先是由矿产工人拿到的。

然而,矿产工人是钻石的最终拥有者吗?并不是。这些精美的钻石,被运往世界各地的高档商场,配合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高调宣传,成了白富美和高富帅的定情信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谁最匹配这个资源的,最终总会归谁所有。

也就是说,短期的拥有者是谁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谁是它最后的归宿。

所以,在这个流动性和开放度很高的社会,还有必要去在乎文章短期的点击量吗?我认为是不必要的。比起很多写了几十万字还籍籍无名的作者,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我才写了不到100篇文章,能受到业界人士和读者这么高、这么多的赞誉,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无论点击量如何,我的心态都非常平和。因为我深深地明白——从长期看,只要我文章质量足够过硬,能够为受众创造更多价值,我就一定会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

2

长期同步的事物,短期一定同步吗?

有可能同步。比如说:

你现在饥肠辘辘,吃了一块牛排就觉得饱了;

你今天去做了一个SPA,感觉浑身的筋骨舒展了很多;

你这个月在单位上班了,月底就拿到了这个月的薪水......

但是在很多时候,长期同步的事物,短期内有很大概率是不同步的。

还是以写公众号为例。我身边开公众号的朋友不止一个两个,最开始大家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但很多人写着写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很能理解这些朋友的心情:一开始,自己更文的积极性很高,幻想自己一显神通、众星拱月。后来写了两三篇,发现根本没什么人关注,自己也开始产生怀疑,慢慢就放弃了。

其实不仅仅是你们,就算是现在的一些大咖,也都有过这种尴尬的处境。据我所知,六神磊磊和拾遗君,在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都曾有过“没人看,都快写不下去了”的感觉。

然而,大咖跟我们普通人不同的一点是:当他产生怀疑时,他还能比我们更能多坚持一下下。比如周冲,一开始没有什么粉丝,写到第150篇的时候,终于因为一篇《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而爆文了。

在公众号写作界,今天你能看到的所有大咖,几乎都遵循着相同的成长路径:

籍籍无名→踌躇满志→无人理睬→很想放弃→咬牙坚持→拼命更文→一篇爆红→粉丝激增→声名鹊起。

所有人的起点都是籍籍无名,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人走到“很想放弃”的阶段,就真的放弃了。而那些大咖,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又强行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终于熬过了漫漫黑夜,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这些大咖所获得的赞誉,跟他们的付出同步吗?

短期看,完全不同步。你可能前面写了99篇文章,阅读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第100篇。

长期看,完全同步。你第100篇文章给你带来的回报,把之前写的99篇付出的所有心血,连本带利地全部拿回来了。

可是我们要明白,没有前面的99篇,第100篇就只是一座永远也立不起来的空中楼阁。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倾向于得到“即时回报”:

今天去跑了5公里,希望明天就瘦下来;

今天读了1本书,希望明天就能赚到钱;

今天写了1篇文章,希望明天就当作家。

这种幼稚的愿望当然会落空。当短期的付出和回报不同步时,由于得不到“即时补偿”,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但是,当你把自己放到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时,你会发现,该你得到的,不管现在如何,以后终究会属于你。

3

《古文观止》里有一篇文章叫《叔向贺贫》,第一句是这样的: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大家有木有觉得很奇怪?我跟你吐槽,说自己很穷,你居然跟我说“恭喜你啊”,这不是赤裸裸的幸灾乐祸是什么?

别急,我先跟你把整个故事的梗概说一下:

韩宣子为自己的贫困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恭喜。韩宣子不解,叔向解释说:“从前栾武子做上卿,家里田产很少,却能发扬德行,遵循法制。名声传到诸侯各国,大家都来归附他,晋国安定强盛,栾武子本人也没有遭受祸患。

到了栾武子的儿子——桓子这一代,就骄奢淫逸起来。这样的人,本来应该受到灾祸,但由于凭借着栾武子曾经的功德,他才得以善终。

到了桓子的儿子——怀子这一代,改变了他父亲桓子的行为,重新继承了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是可以免于祸难的,但由于受到他父亲桓子罪恶的牵连,被迫逃往了楚国。”

大家注意到没有,栾武子的德行远远胜于他的财富,他的功德因此得以被儿子享用。儿子消耗掉的福报,在自己身上没有应验,却连累了他的下一代,也就是栾武子的孙子。

可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叔向向韩宣子传递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德不配位,必有殃灾。所以真正的智者,忧德不忧贫。

在股票市场上,“短期不同步”表现为股价和业绩的短期背离。北京金石致远CEO杨天南先生,在财经专栏上做了一个持续8年的模拟盘实验。8年的时间,资产从100万到699万,翻了近7倍。那么,他赚钱的分布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赚第一个100万用了42个月;

赚第二个100万用了27个月;

赚第三个100万用了22个月;

赚第四个100万用了1个月;

赚第五个100万用了2个月;

赚第六个100万用了1个月。

赚第一个100万,花了足足三年半时间有木有!到第四个100万时,仅仅只用了1个月。诚然,这和他模拟的时间节点不无关系——赚第四个100万的时候,刚好是2014年底,大牛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但是,这个数据也足以说明——投资回报短期内与时间、业绩都可能不同步,但长期看一定同步。投资就像人生大部分事件的进阶过程一样:有超过八成的时间是在寂寞、忍耐和等待中度过的。

我是从公务员转行做投资的,为什么会爱上这一行呢?是因为投资的原理,跟人生实在是太像了。投资做得好的人,人生大概也不会过得太差。

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就像巴菲特口中所说的“市场先生”——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时而乐观,时而悲观。但最终,企业的价格会与价值趋于完全一致。

当我们的努力,暂时还没有被认可时,请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请你一定要明白,短期不同步的付出与回报,长期必将同步。既然努力终究会被认可,你又何必在乎这一时的运气呢?

王冠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昨日文章:

我看《芳华》:你的善良,得有点锋芒

近期热文:

27岁那年,我离开了体制

王冠亚,1989年出生的狮子座男生。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系,2015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2016年离开体制,现从事职业投资。热爱写作,自2002年起公开发表作品,曾获高考同题作文大赛第一名。致力于和你一起,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随手转发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