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思维的自动化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文/王冠亚

第81篇推文,全文2450字,阅读时长约8分钟

1

今天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她是个新手司机,到了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怎么也开不进停车位。

特别是倒车入库的时候,她经常就是一边倒车,一边思考,不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

我想到我刚拿驾照的时候,也是这个状态。5年前,我从进停车场到停好车,毫不夸张地说,一开始差不多要20分钟。而现在,可以一把进,前后不超过20秒。

我跟她调换了座位,很快就停进去了。她不好意思地问我:

“在驾校的时候,教练都是机械化的教法,出了考场就全忘了。我总是记不住该往左还是往右,你说该怎么办?”

我回答说:

“我也不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但是拿到方向盘的那一刻,很自然地就打向了正确的方向。”

这种“很自然”的无意识行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还是以开车为例,你在同一时刻要注意到周围所有的事情:

前面的孩子会不会突然跑到路中间?

右边的三轮车会不会突然来个急转弯?

后面那辆车是不是离我太近了一点?

如果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你肯定遇到过“紧急避险”的情况,比如紧急避开路面左侧的一个大坑。

但直到你做出“紧急避险”的反应之后,你可能才意识到刚才的危险。也就是说,在那一瞬间,你根本来不及去想,你的决定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

对于赛场上的职业运动员更是如此。

在棒球比赛中,一个高速飞行的球从扔出去直至触碰到投手板约为0.4秒。而一个运动员的意识,从无到有所花的时间为0.5秒。也就是说,大部分击球手的意识都来不及对飞行中的球做出反应。

如果要依靠意识来做出应对,等到运动员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

正因为如此,成功击球的关键,在于运动员练就出来的习惯性动作。在球飞过来的一刹那,运动员的击球行为就如同条件反射一般,根本不经过大脑的思考。正如伊戈尔曼所说:

“一个职业运动员的终极目标就是不要去想。”

不假思索的随机应变能力,在千钧一发之际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竞争白热化的赛场上如此,在我们应对和处理复杂局面时亦是如此。

2

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你的思维最富有创意?

大多数人思维活跃的时候,可能时在淋浴、刷牙或者晨跑。虽然情形不一,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任务,都是你已经重复执行过很多次的行为,根本无须占用你的大脑空间。

当你淋浴、刷牙或晨跑时,你的意识处于“放空”状态,因而有更多的脑力去处理其他事务,思维具有更高的开放性。

人的大脑就是人体的CPU,当它需要主动处理的程序很少时,运转速度就会更快。也就是说,创造力之所以被释放,是因为大脑获得了“思维自由”。

欧阳修写过一篇《卖油翁》,里面有这样一句精彩的描述:

“(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可以想见,卖油翁倒油的时候,根本无须去测量,无须去思考。他甚至可以一边倒油,一边和周围的人谈笑风生。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无他,但手熟尔。

倒油和开车、射箭、淋浴、刷牙、晨跑、击球等行为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在大量重复的练习之下,获得了处理该事务的“无意识能力”。在长期的积累下,它们形成了思维的“自动化”。

而低层次活动的思维“自动化”,正是为高层次活动释放了思维空间。正如认知科学家丹尼尔·韦林汉姆所说:

“如果不通过高频次的练习,掌握扎实的技能和海量的知识与信息,那么高层次的思考无疑就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原因很简单,只有当大脑尽可能少地占用处理低层次问题,才能预留出应对高层次问题的足够空间。

通过大量练习获得低层次活动的“自动化”以后,我们将获得一种神奇的“无意识能力”。思维的自由,将带来创造力持续的大幅释放。

3

在股票市场上,思维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投资决策上。

股票投资是个看起来门槛很低的行业——看得见的两步,就是买入和卖出。以致于让一些人误认为,这就是投资的全部要义。

买入和卖出,这只是表象,只是冰山付出水面的一角。在看不见的海平面以下,才是冰山赖以存在的基础。

对于股票投资而言,要买卖并不难,难的是做出买卖的决策。

很多人做决策之前都是很草率的:

匆匆翻开股票行情图,找到一只看起来顺眼的股票,看两眼k线,顶多再按下F10看看大致情况。从发现股票到决定买入,可能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10分钟有可能做出一个好的决策吗?

当然有可能。据传孙正义决定给马云投资,前后会谈只花了6分钟。巴菲特和芒格决定投一家公司,可能从动议到决定,整个过程也只有短短几个小时。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同样的时间,对每个人的效用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巴菲特可以在10分钟内做出的决策,可能是出于非常慎重的考虑。而你在10分钟之内做出的决策,可能糟糕得连翔都不如。

区别在哪里呢?就在于巴菲特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已经具备了处理简单活动的“无意识能力”。当他拿到一家企业的资料时,他的思维进入了自动化的状态,可以很迅速地过滤掉一些基础信息,直达问题的本质,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有风险,风险不是来源于股票,而是来源于投资人的知识不足。换而言之,有风险的不是投资活动本身,而是投资人。

一名建筑工人在600米的高空作业有没有风险?你的答案肯定是:

“有!”

但对于一名长期高空作业的建筑工人而言,你眼中的高危动作,只是他的日常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风险是不一样的。

1992年索罗斯动用100亿美元的杠杆去做空英镑,在外人看来无异于一场冒险的“豪赌”。但索罗斯认为,他的风险出于完全可控的水平。正如巴菲特所说:

“有风险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面对同一件事情,当我们的思维实现自动化,就显著降低了自身风险。尽管在无法自动化的旁人看来,这件事情具有无比巨大的风险。而思维的自动化,来源于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因此而培养起来的“无意识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将来我们将更加依赖于各种固化的典型思维范式,这将保证你高效率地处理日常工作,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更具创造性的事务上。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黑德所说:

“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王冠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上期文章:

人类的直觉思维里,隐藏着怎样的谬误?

随手转发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