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聪明的人,容易输在格局上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文/王冠亚

第128篇,全文2170字

1

30岁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长到30岁,如果很多事情还没想明白,以后再想明白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了。另一方面,过了30岁以后,即使想明白很多事情,由于转换成本巨大,也不容易改弦更张了。

在我接触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当中,有的人已经事业有成,实现了财务自由;有的人却终日碌碌无为,而且日后可能也难有成就。就智商而言,人与人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反而是格局,成了人与人差距的重要分水岭。一个人有没有格局,从三点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来:

1.评价一个人,要首先看到对方的优点

我曾经看过作家赵星写的三本书,都是鸡汤励志型的,看完之后觉得收获甚微。当时觉得挺不屑的,这样没有营养的书也能卖出100万?这样写公众号也能有50万粉丝?

后来我慢慢想通了,别人能成功,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再回过头来看,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第一,她能每天坚持写1500字,哪怕是深夜凌晨也雷打不动;第二,她的书定位准确,她承认自己写的是鸡汤,也说了自己的读者主要是高中生;第三,她的文字非常平易近人,绝对不会出现你看不懂的字或词。

到今天为止,我依然觉得赵星的文字有些过于浅显,至少很难对我这样的读者产生吸引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至少从毅力、写作定位、语言风格方面,都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如果一个人总是对别人很不屑,觉得别人有什么了不起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否定别人,去挑刺儿,这个人一定是很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一个人评价别人,总是先看到对方的优点,对照自己去改进,这个人一定很善于自省。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只是一种小聪明。如果习惯于以批判的眼光去“挑剔”别人,最终自己也失去了进步的可能性。多看看别人的优点,想想自己能学到什么。

2

2.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嫉妒身边的人

让我们先来看一条娱乐新闻:

大陆近日公布一份“2017中国名人收入榜单”,年收入TOP 10中由范冰冰以人民币2.44亿元夺下第一名,第二名鹿晗以1.816亿元居次,周杰伦以1.815亿紧追在后,第四名是李易峰的1.707亿,第五名是成龙的1.68亿。六到十名则分别是黄晓明的1.679亿、刘涛1.562亿、Angelababy的1.468亿、吴亦凡1.368亿及胡歌1.361亿。

看完你有什么感受?作为一名月入5000的吃瓜群众,你可能感叹一句“真有钱”就关闭了网页。但如果你听说小学同班的李二狗现在年薪百万了,又是什么感受呢?估计很多人心里会“忿忿不平”了:

“想当年,李二狗的学习成绩还不如我,现在怎么能赚这么多,这世界太不公平了!”

这就反映了我们一种常见的心态——可以接受陌生人的成功,却很难容忍身边的人比自己强。有句话说得好,乞丐从来不会嫉妒富翁,而只会嫉妒比他讨到更多钱的乞丐。

但我们要明白,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身边人,而是社会整体。我们不妨假设有2名学霸,他们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甲乙两人乐于分享,相互帮助,高考时分别拿到了650分和640分。

第二种,甲乙两人相互嫉妒,生怕对方超过自己,高考时分别拿到了630分和600分。

表面上看,第二种甲比乙高了30分,第一种甲比乙只高了10分。如果甲的心态不够开放,一定会得意于自己“封锁政策”的小聪明,一定会为第二种结果而沾沾自喜。但实际上呢,第一种才是于人于己的最佳选择。

把眼界放开阔一点,多帮助身边的人,一定能收到更多的“回向”。利己首先一定要利人,反过来讲,利人最终也会利己。

3

3.不急于求成,能耐得住长久的寂寞

我读大学的时候,听到一位教授讲过一句话: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

为什么要坐十年的冷板凳?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任何一个领域,高质量的刻意训练10000个小时,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专家。

现在的社会环境,要让年轻人能坐得住十年的冷板凳,实在是太难了!君不见,摩拜刚被美团收购,胡玮炜拿到一笔钱,网上好事者就嚷嚷着: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意思就好比说,你不去创业,你不去赚个上亿身家,都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似的。

小聪明的人,往往幻想着自己能走个捷径,哪天也能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巅峰。于是,心态就浮躁了,见到风口就追,见到热门就蹭,最后发现时间都花了,在哪个领域也没有培养出核心竞争力。

信息泛滥,也是容易让年轻人迷失方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类创造信息的速度呈现出了几何级爆炸式增长。就拿手机上的各种App来说,每时每刻都会制造一些夺人眼球的标题,吸引你的注意力。

有时候,并不是对事物的反应越快越好,越敏感越好。反而是要让自己多一点“钝感力”,看到新鲜的事物,稍微收起那么一点点好奇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这个时代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们当然要追求上进,但如果进取心把握不好的话,就容易成为欲望的奴隶。人生和投资一样,都是一个复利的过程。想想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50岁以后获得的,想想邓小平99%的人生成就都是74岁以后取得的,就知道成功没有那么着急。

冯仑有一本书叫《野蛮生长》,其中写到王石,前17年的年均收入不到10万元,到后来钱挡都挡不住,1年的收入就超过了之前的总和。读书也是这样的,读100本书不一定让你收入翻倍。但可能读到第200本,收入一下子就翻了10倍。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格局的人,没有看到眼前的即时回报,掉转船头就放弃了。

须知,人生的进化从来都不是线性的,但一定长期同步。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要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静下心来,把基础打牢,把马步扎稳。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王冠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历史文章:

鹿晗表白谁,关你什么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