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严肃的历史中潇洒穿行》有感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这是我的第191篇原创文章

《在严肃的历史中潇洒穿行》是天南老师为唐朝先生新书《巴芒演义》所写的推荐序。在天南老师155篇专栏文章里,这篇1500字的推荐序篇幅显然并不算长,但却字字千钧,真正达到了古人所说的“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化境。

天南老师对这本书的主题概括包含了两组关键词:严肃历史、潇洒穿行。写巴菲特和芒格的百年人生,无论是投资思想之深邃,还是历史数据之严谨,无疑都应当是严肃的。然而,唐朝先生用他独特的风趣幽默,化“严肃”为“活泼”,以相当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故谓之“潇洒穿行”。亦庄亦谐,可盐可甜,这样的妙笔生花不禁让人叹服。

天南老师对这本书的总体评价是八个字——表里俱佳、文质彬彬。文质彬彬典出《论语》,原意是为人处世、著书立说都应该兼顾“文采”(形式)与“思想”(内涵)。《巴芒演义》正是这样一本书,既有以巴菲特和芒格投资思想为主题的内涵美,又有以中国传统章回小说形式呈现出来的外在美。在千人一面的投资类书籍当中,这本书是绝无仅有的。

天南老师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表达通俗”。用不超过小学二年级理解能力的语言阐述投资,这正是唐朝先生所擅长的。网友们都戏称唐朝先生的这项神技能为“中翻中”。天南老师把优秀的投资经典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唐朝先生再把投资大师博大精深的投资思想用“老妪能解”的白话讲出来,一位负责“提供子弹”,一位负责“扣动扳机”,可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根据唐朝先生自述,他本人受苏东坡的影响很深。我个人猜测,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来苏东坡是四川眉州人,与唐朝先生是老乡;二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唐夫人曾送给唐朝先生一套《林语堂文集》,而林语堂的传世之作正是《苏东坡传》。天南老师在推荐序里,恰到好处地提到了苏东坡的名篇《定风波》。无论是“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抑或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都堪称是唐朝先生面对市场波动时真实心态的生动写照。

天南老师称唐朝先生为“隐士”,可谓恰如其分。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唐朝先生正是“大隐隐于市”的典型,他生活在成都,每天面对的是市场的潮起潮落,面对的是无数“唐粉”的紧紧追随,面对的是少数“喷子”的无理挑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不怒不喜,寻求一份内心的宁静。天南老师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来刻画唐朝先生的隐士形象,而我此时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另一句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天南老师提到,巴菲特90岁,芒格96岁,两人加在一起接近200岁;而他和唐朝先生的年龄加在一起接近100岁。芒格年长巴菲特6岁,天南老师年长唐朝先生5岁。随着这本书的流行,也许“巴芒”会成为固定搭配,而在中国人的语境中,“”、“”本就是固定词组。不得不说,有时候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缘分。

现如今,美国版的《巴芒演义》已接近故事尾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代传奇终将落幕。让人聊以慰藉的是,中国版的《天朝演义》还在方兴未艾地上演着,将来又会由谁来续写呢?我不禁浮想联翩,也许未来回头来看,这会是一段美丽的佳话......


冠亚说

天南老师和唐朝先生那一代人是幸运的,他们年轻时刚好赶上巴芒投资思想传入中国。巴芒睿智的思考,幽默的语言,在当时恰如天外来音,又似春风化雨。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幸运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刚好碰到了天南老师和唐朝先生无私的循循善诱与恳切的谆谆教诲,才得以更快地走上投资的正道。

承蒙天南老师和唐朝先生的双重信任,我有时候真心觉得无以为报,唯有砥砺前行,精进不止,方能不负师恩,不负韶华,不负这个时代的慷慨馈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