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邀请来啦

 wandawy 2022-05-17 发布于上海

终于
等来了公众号的“原创”邀请

从7月底开通公众号至今,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小孩和我就一直苦苦守候属于我们的公众号“原创”邀请。

今天上午,终于收到一条欢欣的微信提醒,打开一看,耶,是我们的“原创”邀请!

这个邀请并没有出现在我们苦苦守候的高峰阶段,倒是出现在一篇文章准备登陆公众号前的一天,而这篇文章的开头写着:“之所以发这篇文章,可能是因为还没有开通留言功能”之类的话。然后,我只能稍事修改,再添上一句“随遇而安”。

听玩公众号的前辈们说,他们都是开通公众号大约两周以后收到“原创”邀请的。所以,从8月中旬,我们的盼望就开始升温了,直到编辑好那篇“路口的馄饨店”,小孩感慨一声:“我们的'原创’呢?”那一刻成为我们等待的高峰点,自此,我们便渐渐进入不那么热切的心境中,知道总有一天,它会来临,但是,心里却愿意将热切的守候放下,让一切归于平静。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放下,它,就悄悄来了。

尽管,这样的来临仍然让人欢欣鼓舞,但却多了一份理智。小孩热闹地和我探讨了一下“打赏”的话题,说了大约三句话,便又回到他的功课中;我也跟随他的脚步,从欢快的心境里头也不回地走出去,切切关心他的复习进度去了。

直到现在,才想起来提笔记录一下我们的纪念日。

这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坚持以每周三次的速度更新着公众号的内容,心情忐忑地看着每篇文章的阅读、赞赏数量、关注人数,为着偶尔流失的粉丝小小揪心,也为着新入的粉丝打心眼里开心。

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把文章草稿扔到公众号后台的“素材库”里,小孩一有时间就开始编辑、配图、排版、发布;有时,我自己也学着去捯饬捯饬。现在,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编辑、配图、排版的技术,也赋予我们公众号一些个性化的配置,让它带上我们深深的印记。

这一个半月与小孩的合作过程,我们都非常享受。小孩认真地审核每篇文章,纠正错别字,根据每个段落的大意搜图配文、排版,每次发之前都让我预览一遍,得到我的意见再去修改完善。于是,一篇篇文章从稚嫩中走出来,而我们的心,也随着每篇文章越来越接近。那些“母与子”的专栏,就记录着我们心路的历程。盼望着我们能够越走越远,直到“这世界不够我走”(点击链接查看此话在本公众号里的原文出处-母与子--微信聊天记录(搞笑))。

这一个半月的写作过程,也让我十分地享受。渐渐地,我发现生活中、工作中、待人接物中,有好多东西都可以写下来,并且,通过这样地写,让自己对每天的经历有了重新的回顾和认识,能够主动去思考、去观察,学着成为一名忠实的记录者,记录下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和感悟到的。

这一篇篇的公众号文章在悄悄地提醒我,生活,是多么地丰富。心的世界,原来是一个怎么都玩不够的二十六维度空间(二十六维度空间的概念来自于冯秉诚博士“宇宙见证上帝”的六集证道)。这时候,我脑海里就会出现心理学老师的一句评论:“个则女恁哪能司嘎白相来嘎开心(这个女人怎么自己玩得这么开心)!“

的确
,玩得挺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