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春音乐会

 wandawy 2022-05-17 发布于上海

2018年的第一天,朋友捎给我几张德国莱比锡爱乐乐团的音乐会票,百度查了一下,莱比锡爱乐乐团口碑可是不一般,是全球知名的乐团。于是带上爸妈一同出门,赶赴一场音乐的饕餮盛宴。

门口已然有很多人在排队进场,有年轻伴侣,有一家三口,有扶老携幼的,在午后的阳光中大多笑脸盈盈地,或在音乐厅门口摄影留念,或在大厅中翻阅今天的演出曲目,或在门口的咖啡馆手捧一杯咖啡,静待开幕。

进场、落座,细细打量着环形的音乐大厅,灯光明亮,座次环绕着中间的演出区域。入座率已然达到80%,还有人在不断入座中。

演出区域两边的门打开,演出人员纷纷入场,观众席开始响起络绎不绝的掌声。我留意到今天的演出队伍中有好几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亚裔人士,不知是否为上海场的演出特意安排的呢?

对于交响乐,我一点也不怯于承认自己是门外女汉子。唯一接触过的一些如“波尔卡”、“卡门”、“蓝色多瑙河”之类的曲目,要么实在太熟悉,要么出自小孩学吹笛子时候的乐谱。

这个世界上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怎么有那么多东西都还没有接触呢?恐怕有很多东西,我此生大概也只能触及皮毛了。好在既然能够接触一次,就把握好时机,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能够尽可能地丰盛起来。

恐怕是受了“巨匠之声”的宣传预期,我觉着莱比锡爱乐乐团的水平的确高于我们平日听到的民俗乐团的演出,因为整场演出,我都听得极其认真,场内音乐的效果非常震撼,恐怕不认真还真不行。我的眼目不停地从弦乐组跳到木管组、铜管组,再定格在打击组的那位白胡子爷爷身上,那老人的定音鼓敲打地极其卖力,且节奏超快,我自认为他是除了指挥以外出力最多的人了。当然,亲爱的指挥大师-Frank Flade,那身段舞动地也是相当地抢眼。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就是来看热闹的。

这一场音乐会下来,我仿佛无师自通地明白了指挥家作为乐团的灵魂人物的真正作用,每一篇音乐作品编排出来都会带着不同指挥家自身的性格特点,他们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乐曲中,传递给听众。

今天计划演奏的17首曲目中有两首是我们亲切的耳熟能详的中国曲目,本来作为中国人竟然不知道这些曲目的名字还真让我颇觉汗颜,借着这次机会倒是记住了:《瑶族舞曲》和《北京喜讯到边塞》。记得有位牧师在传道中曾经批驳过中国没有世界名曲,都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类让人义愤填膺的煽情作品,我听了颇不以为然,这次的音乐会果然印证了我的不以为然,这两首中国曲目就很适合管弦乐团的演绎,听起来根本不比其他乐曲逊色。从而发一感慨:祖国强大了,以前的音乐搬出来重新演绎一番,就能够成为颇具震撼力的中国交响乐!我特别留意到台下第二排祖孙二人热烈地拍着手,迎合着慷慨激昂的乐章,满满的中国人的骄傲!

指挥家FrankFlade在演绎其中一首《叹息加洛普》的时候,也充分展示了他的有趣。第一段,他的演奏家们在演出区域第一次发出“哎”的叹息声,第二段,他回身邀请台下的观众一同“哎”,等到第三段,观众们已经与他心领神会,尚未待他转身,已然“哎”出来,呼应他的召唤。台上台下一片会心的笑声,气氛真是好极了。观众的职能范围扩大了,从观众席走入了乐曲中,让人欣欣然更能理解乐曲本身;指挥家则台上台下完全掌控于手中,无疑是全场权限最大的人了,那个时刻,他一定是相当满足。

最后的三次返场还是颇为让人惊喜的,常规的两次返场是基本需求,而三次则不太敢奢望,可是指挥家绕到后台一圈,最终还是在越来越亢奋的观众掌声中回到指挥台,演绎了最后的一曲。随后,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他无奈地摆了摆手,意思是“真的最后一首了”,随即,他身后的演奏家们才纷纷起身离座,观众们虽然意犹未尽,但也还是带着满足和喜悦乘兴而归。

新年伊始,我们收到了莱茵河畔的新年祝福,祝福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也祝福祖国日益强大昌盛。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