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小孩开始咬指甲,他喜欢扼杀新生的指甲,总把指甲咬到深深地陷在肉里面。所以,旁人看不到他的指甲到底长成什么样子,指甲的高矮胖瘦无从分辨,只有秃秃的手指头毫无美感地突兀着。 学了心理学,知道咬指甲是小孩焦虑的表现,越是压力大或烦躁的时候,越是不自觉地咬指甲,不仅仅指甲,还有指甲周边的硬皮,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咬硬皮,原来,小时候的我也是焦虑的,就像那时的小孩,焦虑着他的成绩、焦虑着我对他成绩的关注、焦虑着怎么平衡学习和游戏的关系…… 加上年纪长些的人告诉我,孩子在这个阶段多数会这样,属于一段“不知道手指甲长什么样”的年龄,但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所以,我没有对小孩的这一习惯做过多评判和指责,只是偶尔拿着他的手,“啧啧”两声,顺带摇摇脑袋,表达一下我的审美标准。 也就大约几个月前,小孩突然跟我说,他再也不咬指甲了。我当即表态“好事”,知道他大概放下了大部分心中的焦虑,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他竟然开始任由指甲无尽的长着,随着指甲长度的与日俱增,他每天就多了一份工作,就是用牙签清理指甲。看着他颇为认真的动作,我不止一次地掰扯他的手,长吁短叹: “太长了,看着瘆得慌!” “你们同学不说你啊?” “你这指甲怎么打篮球啊,会劈掉的,很痛的哦!” …… 他虽然不认同我的意见,但为了方便起见,还是稍稍剪短了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甲,但食指和小指长度依旧。 现在小孩颇为喜欢我面前秀着他的长指甲,不停叨唠着显摆给我看长指甲的妙用,如:可以戳进某样物件上的小洞里把它提起来,可以随时清理耳朵……看起来很是洋洋自得。 孩子是焦虑减得过头了还是怎么的……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