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结者》之黑暗命运

 wandawy 2022-05-17 发布于上海
  

《终结者》迈向了黑暗命运,不知道这一部是否将会是终结篇。电影史上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终结篇”,只要有票房,只要有能打动人的故事,就算挂一个“终结篇”的名号,也会有诸如前传、后续等花样百出的各种由来。

无论《终结者》之黑暗命运会迎来怎样的口碑和最终票房,我都要给它打满分,但这里面有一分来自于我的《终结者》情节,因为,它是曾经陪伴我一路成长的影片。

          

阿诺·施瓦辛格从州长回到了适合他的演员岗位,而琳达·汉密尔顿——这位我最早印象中的“侠胆雄狮”女郎,也依然具有非凡的票房号召力。

从《终结者》创世纪开始,阿诺和琳达就当之无愧地紧紧地与机器人和撒拉·康纳绑定在一起。机器人无疑是非常炫酷的能打和抗打,而撒拉·康纳,也几乎是开创了女性杀手的先河,那些个端着重型机枪的炫酷豪迈的女性杀手形象可能都需要追溯到琳达演绎的撒拉·康纳这个鼻祖。

22年之后的两人,又带着各自的光环,回到了观众们的视线中,依然雄风不减当年,且有老当益壮的感觉。

阿诺的机器人扮演的有点厚重,归因于他年轻时过于健美的身材,当然,这份厚重不妨碍他忠肝义胆的表达,反而越来越执着地能抗住各种致命的击打;而琳达,依然瘦削精干,但力量感毫不逊色于《终结者2》,她的出场一鸣惊人、简直酷毙了,身为实力演技派的她,爆发式的情感表达也是可圈可点的。

很多人说黑暗命运中的反派机器人是《终结者2》的复制模板,多了分身之术而已。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我并不反感这样的复制,因为《终结者2》的反派机器人实在是太经典了,经典地几乎没有办法超越,那拿来用一用、再发扬光大一下,又有何妨?

重点不在于机器人的酷炫和新颖,我觉得整部片子最让人动容的是它的认真。

它认真地从头打到尾,几乎没有暂停和缓冲时间:各种危险动作、路上飙车、空中、水底格斗、甚至动用了水电站作为终极猎杀区;

它认真地在预言即便在一个没有天网的世界中,人类却依然走向相同的被机器屠戮的命运;

它也在认真地培养另一位领袖、另一个有情有义有胆识又很能打的女性改造人——格蕾丝。这种老带新的方法也是在认真地要把这个《终结者》继续下去:把新一代的领袖和人+机器的合体埋入观众心里,也把老一代的终结者故事终结于天网的后时代里,让《终结者》在未来需要的时候还能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对于所有的用心制作,我都会竖起大拇指,用心点赞。

          

另外,我还想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terminator,亦正亦邪,相互制衡。当电影中的液态机器人怎么都打不死的时候,就是我们里面那个顽固的小魔鬼在蠢蠢欲动;而当影片中的英雄顽强地从一次次地被击倒中爬起来时,我们内里的自律和自强就同他一起站起来。

生命的律动就如同《终结者》一样,不断地此起彼伏,也如同这个世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不会停止。《终结者》的故事,不会终结。

为电影点赞的同时,也为我们每一个人不断战胜自己内心的小魔鬼而竖起大拇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