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这么个题目,内心有些小焦虑,因为评估下来觉得自己实在拿不出什么引以为豪的拿手菜,尤其是为年夜饭准备的。 平常里的那些个家常菜当然随便想想做做,也不值得夸口,吃个满足就行,虽然口味不会差到哪里,但是年夜饭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一个色香味可以打9分以上(以满分10分计)且零失败的菜,觉得自己好像白白浪费了这么长时间的厨房忙活,有点不知所措的赶脚。 ![]() 还好有老太太,这么多年的年夜饭始终是她老人家在谋划和准备。以往拍出来的年夜饭菜肴,总有大堆人点赞,还有大堆人寄望于我这个“不争气的”可以传承下来。可是令我汗颜的是,这么多年,这个传承好像还没头绪呢。 ![]() 年夜饭在家里吃,是我们家雷打不动的习惯。 说实在的,我个人有点鄙视在外吃年夜饭的行为。年三十那一天可不是只为了吃那一餐晚饭,还有饭前的准备——这是我眼中的重中之重。 大家齐刷刷动手,一起摘菜、洗菜、准备凉菜切配拼盘、擀面包饺子······无一不是团聚的、其乐融融的味道。 温暖的屋子,点亮所有的灯光,电视的画面和声音作为背景,交谈是主旋律。从中午便开始投入晚餐的准备工作,无需事先分配,每个人自然而然地做自己手边的事情,偶尔调谐一下进度和速度,或是变换一下“工种”,从“洗濯”变成“切配”、或是从“试吃”转而“调味”,各司其职,忙忙碌碌,手脚嘴巴不停。 ![]() 记得曾经写过自己儿时年三十前做蛋饺的经历,也写过这个活动由小孩传承了下来。只是这几年蛋饺总是由老太太提早很多时日便做好了,而且蛋饺近些年都不怎么在年夜饭上露脸了。所以,这项活计好像也淡出了我的圈子。 以前的年夜饭,熏鱼、五香牛肉、咸鸡咸鸭什么的,甚至八宝饭,统统都是老太太的纯手工作品。后面一些年月追求精简,改为买现成的。 今年老太太则玩心大发,将所有肉制品统统召集在一处,早早地卤成一坛。现在美味正在那里被百般滋味浸润着,就等着直接拿出来切配拼盘了。 再搞几个荤素搭配的小炒,一道甜品,一锅炖汤,和面擀上皮子,搭配素馅饺子,一顿丰盛可口、经过合力劳作又把暖心加进去的年夜饭就呼之欲出了。 ![]() 瞧见了吧,之所以我还拿不出趁手的年夜饭小菜,一是我们家的菜谱一直在随着口味在调整和变化中,二是我自己的规划还赶不上老太太的手速,我还未来得及费心去想,菜品已然成形了。 所谓的口福和幸福,也不过如此了——满心感恩。 ![]() 不多说了,就等着年三十拍照上图了。 诸位的年夜饭是否也准备齐全了呢?还没有,那还磨蹭啥,赶紧的,准备起来吧!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