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粗身细人之福 我们是个农耕社会,人们崇尚朴素勤劳,认为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有好的生活和未来。所以,人们认为,如果看到一个人“面粗身细”就会觉得他是有福之人,甚至还会觉得他会一直幸福下去。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普通人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百姓们整天在田间劳作,风吹日晒、雨打风吹,夏天要顶着烈日干活,脸上甚至会被晒得脱皮,也顾不上管;到了冬天,不少人的脸颊、耳朵都被冻伤、皴裂。 他们的心思全在辛苦干活上,根本没有闲心和闲功夫细致地照顾自己的皮肤,所以他们大都是皮肤粗糙。 另外,常年勤劳干活持家的人,身体也少有肥胖的。他们平时只吃些粗茶淡饭,没有什么肥腻的食物,所以体型大多清瘦、纤细。 古人说“勤劳之人不受穷”,“勤劳之家必有余庆”,又说“勤劳之家多兴旺”。 所以,古人才总结说:如果一个人看上去脸上皮肤相对粗糙,身材紧致苗条,那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勤劳之人,这样的人早晚都会过上好日子,是个有福之人。 2,面细身粗一世贫 和上面一节相反,如果一个人看上去皮肤细腻、肥头大耳,身材臃肿粗壮,大概就可以判定他是个比较懒惰,四体不勤之人。 在不少古代作品中,一些反面人物的形象也大都是这种。有个很好玩的故事讲的是: 一个大地主家的儿子,生得肥头大耳,体型肥胖,当然他也特别懒,整天就知道提笼遛鸟、欺压百姓,是个四体不勤、五俗不分的标准败家子儿形象。 他刚满20岁那年,家里发生了变故,很快就从家缠万贯到一贫如洗。 还好,家里的管家是个忠厚之人,在所有人都离开之时,管家留了下来。天天带着他下地干活,给他讲农田里的辛苦和收获,告诉他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慢慢地,这孩子发生了转变,开始明白勤劳的意义。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劳作,太阳下山后才疲惫归家。回家之后还在管家的要求之下勤奋苦读。 几年之后,他就像变了个人,脸变得粗糙了,身体也瘦了下来,人也更加精神了。在他和管家的不懈努力下,他的家庭状况也慢慢重新富裕起来。 后来,他听了管家的话进京赶考,并最终考取了功名,重振家庭荣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