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和日本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吗,为什么?

 探为观指 2022-05-17 发布于江苏
很显然,印度和日本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印度已经成功将自己锁死在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再往上发展,不过就是头部富人更加富裕,基层不会有显著改观。而日本无法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就更加简单,就是体量不够。
先说日本。很多朋友近两年应该都听说过,80年代日本半导体也就是芯片产业,被美国打击的事情了。这段历史其实很简单,就是70年代日本发力半导体产业,到1980年时,美国科技巨头惠普公司发现,日本同行生产的芯片在成本和质量方面,都开始优于美国同行。
于是,美国官方找来日本官方,要他们限制日本芯片出口美国市场,并且让出日本国内市场20%给美国芯片企业。结果日本当然是同意了。从此,日本在芯片终端领域(也就是设计芯片和制造芯片)一蹶不振,当今世界最牛的就是台积电和三星了。
这个故事的关键点在哪里?就是日本为什么那么轻易地答应美国,不仅限制自家企业出口美国,还要让出内部市场给美国人?很多人一定以为是美军逼着日本这么干的。其实根本不用美军出面,美国只要告诉日本,你不乖乖照办,我就不再进口你的其他产品了。这样,日本经济就彻底崩溃了。就这么简单。
日本人口大约1.2亿多,其国内市场不算小,但也真的不够大。日本能够做到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美元,靠的不是1.2亿多国民的消费,而是日本企业卖遍全世界,赚取全世界的钱。但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就是美国,无论是汽车还是电子产品,亦或是工业用品,美国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大市场(这当然是过去的事儿了)。
如果美国向日本关闭自家市场,日本企业将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大批企业倒闭。丰田一家汽车公司每年就能生产一千万辆汽车,指望日本人全部买下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美国市场太重要了!其他企业和产业都是同样道理,尤其是80年代那会儿。因此,日本为了保整体经济,必然不得不牺牲局部利益。这也是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日本就不得不升的原因。你不升值,大不了美国人不买日本产品,买德国、荷兰的不行吗!
因此,日本体量太小,是导致其无法成为超级大国的核心原因。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几项比较值钱的核心技术,被人卡脖子。而日本呢,是整个经济被人卡脖子,那是非常被动的。有人说,学习英国人,用炮舰外交,打仗逼迫别人开放市场不行吗?这个办法显然对大清和印度有效,但你能对美帝这么干吗!所以,日本既无法依靠内部市场发展成超级大国,也无法持续地、自主地依靠国际市场发展为超级大国,发展到今天这样已经是极限了。
再说印度,为什么印度被锁死在现在这个阶段了呢?很多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英国人干的好事,用议会体制让印度陷入了民众斗争之中。印度官场上有至少四百多个派别,目前最大的两派当然是莫迪老板那一派,以及曾经的尼赫鲁所在那一派。印度人把英国人那套议会吵架和拆台的游戏学得太溜了,无论哪一派上台,另一派就使劲拆台。
比如莫迪想要修基础设施,那么另一派就鼓动民众保护土地财产,不让莫迪官方拆迁。如果另一派上台,莫迪这一派同样会在议会等各种场合投反对票,总之对于印度长远利益有好处的那些大事儿,一件都搞不定,比如土地,比如统一内部市场等等。
因此,在这种低水平的内斗下,印度想要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升级,那是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情。2015年,日本近乎倒贴的方式中标的印度高铁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原计划2022年通车的印度高铁,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征地工作。你指望印度怎么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所以说,印度无法成为超级大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无法实现工业化,进而无法将十三亿多人口转化成规模优势。对于我们而言,一来不要和印度开打,二来不要帮助印度搞基础设施建设,三来不要出口重工业设备和机械给他们,再多钱都让欧美人去挣,这样就能永久性地锁死印度在工业化之下的天花板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