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先天后天同补,固本扶正圣药
2022-05-17 | 阅:  转:  |  分享 
  
先天后天同补,固本扶正圣药--龟龄集黄帝内经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人身的阳气,如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
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灵枢:本神篇》: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肾藏精,精
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告诉我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肾先天的阳气充盈,脾的阳气才能充足,才能运化水谷精微濡
养全身。后世医家无不想通过调理脾肾两脏,来使得五脏六腑和合,进而身体健康。但是能完美的实现这一目的的中成药除了龟龄集还找不出第二个
!为什么这样说,这就要从龟龄集的来历说起。明朝(1494年),兴王朱祐杬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就藩,准备在此开枝散叶
,但是不只是环境的原因,还是基因的原因,大儿子出生不久就夭折,1507年二儿子朱厚熜(后来的嘉靖皇帝)出生,但是也许是这个家族的基
因的原因,陆陆续续下来生养了四个儿女就只剩下一儿一女了。到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兴王朱祐杬进京朝拜,可能自己身体不佳,又担忧
自己一双儿女,向自己的哥哥明武宗请求,明武宗特派薛己至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入兴王府,此时朱厚熜年满十一岁。正德十四年(1519年
),兴王朱祐杬辞世,刚刚十二岁的朱厚熜掌管兴王府。朱厚熜曾自述:自幼多病,每次发病,总要持续五到七天才见好,可见朱厚熜的生命机能是
多么的暗弱不足,这是典型的阳气不足。薛己的到来给这个自幼多病的朱厚熜,应该给予极大的帮助。(以下摘抄自百度百科)薛己,字新甫,号立
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家为世医,其父薛铠亦为当时名医。薛己年幼时继承家学,从其父学医业,
是一位临床大家。于内、外、妇、儿、口齿、骨伤诸科,无不擅长,且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可谓博学多才。在正德年间(1506~1521年)
,被选为御医,选拔南京院判。正德元年(1506年),补为太医院院士。这是一位医学大家,薛氏不但重视后天脾胃,而且又十分重视先天肾命
。薛己论治虚损虽有气血、阴阳之辨,治疗用药亦崇尚温补,然他治虚必言阴虚,重视肝、脾、肾三脏。薛己所言之阴虚非单纯指津液、精血而言,
而是泛指足三阴肝、脾、肾三经之虚。他说:“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黄履素在《折肱漫录》中曾评述,“薛立斋之论阴虚,发前贤所未发,
其谓阴虚乃足三阴虚也。足三阴者,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也。而脾属土,尤为至阴而生血,故阴虚者脾虚也。补阴宜自补脾。如大凡足三
阴虚,多因饮食劳役,以致肾不能生肝,肝不能生火而害脾土,不能滋化,但补脾则土生金,金生水,木得平而自相生矣。”可见,薛氏以足三阴虚
为阴虚,肝、脾、肾三脏中独重脾土,在理虚治疗中抓住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反映了薛氏治病求本,滋化源以及重视脾胃的特点。薛氏温补脾胃、温
补肾命的治疗特点,并非分别应用,而是认为二者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而且在临床上脾肾兼亏的病证更为多见。或因脾土久虚,后天不能
养先天,而致肾虚;或因肾阳虚衰,火不生土,而致脾胃虚损。故在治疗时前者应当补脾而兼顾其肾;后者宜补其肾而兼顾脾胃。若脾肾虚寒,宜用
四神丸;若脾肾虚脱,用六君子汤加姜、桂,如果不效,急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常用八味丸治之。薛氏的临床治疗病案中,在治疗气虚兼阴虚时
,更是补脾与补肾药交叉使用,早服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之类,晚服六味丸、八味丸或四神丸之类,如他在论述劳瘵的治疗时说:“大抵此证属
足三阴亏损,虚热无火之症,故昼发夜止,夜发昼止,不时而作,当用六味地黄丸为主,以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若脾胃先损者,当以补中益气汤为
主,以六味地黄丸温存肝肾,多有得生者。”表现出薛氏先后二天并重的思想,这对后世李中梓的先后天论,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薛己是非常擅
长温补脾胃、温补肾命,对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之类,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八味丸)或四神丸之类运用娴熟得当。从1518年入兴王府
,到1530年致仕归里,整整十二年跟随在嘉靖身边,那对嘉靖可是尽心竭力!因为薛己是非常感睿宗(兴王)知遇之恩的。但是嘉靖的身体怎么
样呢?1521年嘉靖入主紫禁城,直到1533年,才得一子,可惜仅仅两月就夭折了,到了嘉靖十三年九月(1535),这时的嘉靖皇帝年仅
28岁,却因病连续一个月没有上朝。而在这之前,更因为身体问题,嘉靖皇帝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亲自祭天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嘉靖皇帝对这
两件事情一并作了解释,这个解释记载在《明世宗实录》中,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朕自幼多病,每次发病,总要持续五到七天才见好。这些年来,
朕的身体更不如前,已经两年没有去祭天了。是薛己医术不行?肯定不是!薛己1518年入兴王府,当时的嘉靖已经十一岁了,以前的根基就差,
加上14岁当皇上,和文官集团做礼仪之争,后宫佳丽无数,整天思考的是国家大事,面对的是一群“尔虞我诈”的臣僚,行走的是君臣之礼,劳心
耗血,并且良方,仙方也要靠点运气才能得到!不知是什么原因嘉靖九年(1530)薛己离开了嘉靖皇帝,但是嘉靖皇帝还是非常肯定薛己的,因
为薛己是以奉政大夫南京太医院院使致仕归里的。到了公元1536年,29岁的嘉靖帝依然体弱无子,朝廷震动!要知道明武宗就是因为无子才不
得已传位嘉靖,所以诏集天下良方。当时著名方士邵元节、陶仲文根据《云笈七签》所载“老君益寿散”,结合《黄帝内经》“肾主藏精”之医理,
斟酌君臣,加减化裁,集天地养生滋补珍品,融道家“炉鼎升炼”技术,制成“仙丹”献上嘉靖服后,身体日臻强健,此后再无卧床不起,缺席祭
天的记录。嘉靖十五年(1536年10月20日),皇次子朱载壡出生,嘉靖十六年(1537年),三子朱载垕、四子朱载圳出生,绵延七位皇
子和五位公主,惊喜之余,赐名“龟龄集”,寓意如“灵龟”一样长寿,并列为“皇家至宝”,“御用圣药”,为皇室秘享!是嘉靖自己发育了,那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一个一年前还卧床不起,连祭天这样的大事都不能的人,若没有强力介入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自己发育了?龟龄集的强大让嘉靖
惊喜不已,延年益寿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了,更想通过炼丹得到仙丹从此长生不老,为了练“元性纯红丹”(此丹含有害重金属)终于在嘉靖二
十一年(1542年),几乎死于宫女之手,嘉靖被勒受惊,气息将绝,诸御医畏惧获罪,不敢用药。惟独太医院使许绅冒着万死,“调峻药下之,
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申时遂能言。壬寅宫变对嘉靖的伤害非常严重,但是这个自幼多病,到29岁还卧床不起,在再一次遭受如此
伤害的情况下依然活到60岁。这不能不说龟龄集的强大。我们来看看嘉靖服用龟龄集前后的情况:服用前,十一岁到二十三岁有薛己为他量身定制
的温补脾胃、温补肾阳的药方,应该都是现今常用的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八味丸)或四神丸之类的加减化裁;薛己
离开之后有太医院的太医们(这些都是当时的著名医家)服务,为了求子肯定少不了服用五子衍宗丸(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的《丹溪心法》
)之类,但是结果呢,1533年(嘉靖26岁)得一子,两月后夭折(应该是先天不足),27,28,因为身体原因未能亲自祭天,29岁(1
536年)卧床不起,之后1536年得龟龄集,服后身体日臻强健,连得子嗣,即使遭受壬寅宫变,又服用“元性纯红丹”(含有害重金属)等丹
药,但是有龟龄集护身(嘉靖是得了龟龄集巨大的好处的,肯定是长期服用),最终活了60岁。可见龟龄集对像嘉靖这样长期脾肾虚弱导致的全身
功能性低下有立竿见影的功效,除此之外龟龄集通过温补先天肾,健运后天脾脏,使五脏六腑得到滋养,从而脏腑和合,全身各项机能强健,岂止绵
延子嗣,更能益寿延年。根本不是像桂附地黄丸、十全大补丸之类一般的补肾之品可以比肩的。到了清朝,龟龄集更是得到皇帝的青睐,尤其是雍正
,乾隆两帝。两位皇帝的经历更是证明了龟龄集的养生保健功效。雍正非常勤政,勤政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超越了历史上所有的帝王。绝对的第一
人。那么,雍正到底勤奋到什么地步了?下面来详细的分析一下:据记载,雍正帝每天会工作20个小时以上,每天休息仅4个小时,全年365天
,他要这样工作364天,只有在他生日的时候,才会给自己放一天假。这样的拼命,身体肯定吃不消,必须要药物调理,据记载到了雍正八年,用
过了其他调理药物的雍正,也许是感到效果不甚理想,突然想到了康熙帝用过的龟龄集。雍正八年六月初五,张尔泰奉旨:你们药房及乾清宫、懋勤
殿、雍和宫或有龟龄集药,或有龟龄集方查来朕览。钦此。查得药房有龟龄集方,无药。雍和宫有龟龄集药两样,一样是有人参的,一样是无人参的
,外有方一张,本日晚一并呈览。又奉旨:雍和宫有龟龄酒,不知有无,若有,着取来。钦此。初六日取来龟龄酒。只有十斤还用得,余者用不得
。奏过,奉旨:好生收着。再,雍和宫有打过龟龄集的全家伙一分,取来用。钦此。又奉旨:蒸龟龄酒的医生等在杏花村井边蒸好。钦此。从此
雍正就喜欢上了龟龄集,可见雍正认为龟龄集比其他以前服用过的药物功效好,雍正帝曾长期关注龟龄集的修合生炼情况,他有一份手书朱批,内容
是:“朕安,已痊愈矣。朕躬之安,皆得龟龄集所赐。”可见雍正对龟龄集的推崇,在此也可以看出龟龄集对象嘉靖皇帝这样长期熬夜的人有非常好
的补益作用(当然最好不要熬夜),还常将龟龄集赏赐给亲信??,史料记载: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赏河东总督田文镜,龟龄集四两,连方一张。
(自己服用后,立即将好东西赏赐给亲信??)乾隆皇帝擅长养?,悟出养??六个字秘诀:“吐纳肺腑,活动筋?,?常四勿,适时进补。”乾隆
养?有法,???强体壮,年近九?神智清晰,还以太上皇?份过问朝政,?号“?全??”。乾隆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长的皇帝
(63年4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89岁)被称为“古稀天?”。乾隆的长寿原因很多,如喜欢运动、骑马射猎、出巡旅游、服?
御?药物等,乾隆常服的六?补品中,龟龄集和龟龄集酒位居前列。据陈可冀院?的《清宫医案》记载,乾隆对龟龄集“不可??不服”,他不仅?
?每?服?,也常将龟龄集酒赏赐给亲信??。我们来看看乾隆皇帝的六大补品都有哪些一、龟龄集方二、龟龄集酒三、松龄太平春酒方四、椿龄益
寿药酒方五、健脾滋肾壮元方六、秘授固本仙方以上六方均为补益之品,以补肾气、益气血为宗旨。从重视程度和服用频率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为首的两方:龟龄集和龟龄集酒。我们会发现其中并没有桂附地黄丸,十全大补丸,这里要说明一下,在薛己之后出现了一位医学大家张景岳。明朝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张景岳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以军功起家的家庭,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主张补
益真阴元阳,创立了补真阴的左归丸,具有壮水之主,培左肾之元阴之功效。及补肾阳的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效。用于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但是乾隆皇帝的六方中也没有左归丸和右归丸,为什么以上这些药方没有进入乾隆的补品之列呢?是乾隆皇帝药方来源少吗?不是!你想
乾隆皇帝自己肯定要收集呀,并且太医、大臣们有好方能不献上?其中松龄太平春酒方就是在乾隆十五年四月初七日,由刘沧州献入宫廷,经太医
刘裕铎审查,上奏“看得太平春酒药性纯良,系滋补心肾之良方”。其后经乾隆帝弘历亲自品尝,增减药味,制成滋补健身酒剂。你看乾隆皇帝自
己也懂中医,要想糊弄这位爷是不可能的。并且自己亲自服用功效自然心中有数!并且从“太医刘裕铎审查,上奏“看得太平春酒药性纯良“”可
以看出要长期服用的补品必须要“药性纯良“,要补而不瘀,要补中寓通。可以说乾隆皇帝的养生六大药方是乾隆皇帝,太医院的太医们(当时全国
最好、最权威的医家)从众多养生药方中千挑万选,精心挑选出来的!其最为看重就是:龟龄集和龟龄集酒了。乾隆皇帝曾经批到:“甚好,足嘉也
!”,“不可一日不服”可见对其的喜爱程度。英使马嘎尔尼曾来华祝寿,后来回忆道:“观其风神,年虽八十三岁,望之如六十许人,精神矍铄,
可以凌驾少年。”足见乾隆长寿而康健。陈可冀院士查阅了乾隆临终前的脉案记录,得知乾隆是因年老而故,并无痼疾,临终前一个月基本都是“圣脉安和,心气安宁”,只有临终前一天是“圣脉安和,惟气弱脾虚”。乾隆确实是自然老死,并非发病而死,且生前没有经历病痛折磨,是真正意义上的寿终正寝。通过嘉靖皇帝,雍正帝,乾隆皇帝的经历可以得出:龟龄集不仅是治病仙方更是养生保健的神品!龟龄集通过温补先天肾阳,健运后天脾阳,使五脏六腑得到滋养,从而脏腑和合,全身各项机能强健,久服更能益寿延年。根本不是像桂附地黄丸、十全大补丸之类一般的治疗肾阳亏虚之品可以比肩的。在新冠肺炎肆掠的当下,我们除了合理的锻炼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像龟龄集这样的固本扶正之品,使我们自己正气充盈,脏腑和合,全身各项机能强健,远离新冠肺炎乃是正道。
献花(0)
+1
(本文系luogang19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