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笔记|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汇编1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5-17 发布于山东
官职沿革

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 )

解析 左、右拾遗是唐代官职。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 )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 )

解析 宋代的“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 √ )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 )

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 )

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 × )

解析 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负责监察朝廷官吏、诸侯的官职,此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 × )

解析 巡按没有调动官职的权力。巡按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 × )

解析 清代知贡举不担负阅卷取士之责。

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 )

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 )

解析 “尚书”之上还有“宰相”一职,并非“最高行政长官”。

12.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有时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 )

13.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 × )

解析 应为“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

14.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 √ )

15.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 )

16.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 )

解析 “清朝”错,应是“唐宋时期”。清朝不设此职。

17.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之官。( √ )

18.巡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 √ )

1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刺探、拷问”之意,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 )

解析 “刺”是“检核问事”之意。

20.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 )

解析 节度使是地方军政长官。

21.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的主要佐吏。该官职除掌人事外,还参与管理一郡的政务。( √ )

22.经略使,唐始设,是边防军事长官,宋代置于沿边各路,常兼安抚史。( √ )

23.提辖是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曾任此官。( √ )

24.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负责参谋的佐吏。( × )

解析 “负责参谋”错,应是“掌管文书、办理事务”。

25.爵,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 )

解析 应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6.唐代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不能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 × )

解析 唐代监察御史虽然官阶不高,但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

27.万户是古代侯爵最高的一等,食邑万户,号称“万户侯”,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 )

解析 “万户”为金初设置、元代相沿的世袭军职,并不是指“万户侯”。

28.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 并序》“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 )

解析 “司马青衫”说的是白居易,不是李白。

29.“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担任官职;“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 )

30.“移病”指为官者因生病而上书请求退职。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 )

解析 移病,即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并非真的因生病而上书请求退职。

31.“迁谪”谓官吏因罪被降职并被流放。其中“迁”指官职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是升职。( × )

解析 “左迁”是降职。

32.“出”在古代一般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 并序》中“予出官二年”。( × )

解析 “出”指京官到地方就任。

33.“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 )

解析 “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

34.“署”表示授予官职,“领”“行”均表示兼任官职,“权”“守”表示暂代官职。( × )

解析 “署”表示代理或暂任官职。

35.“加官”指在担任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例如汉朝的侍中,即为列侯、将军等的加官。“加官”亦指官职的晋升。( √ )

36.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

37.“超”指升迁、提拔,“超擢”“超迁”“超拔”均指破格或越级提升。( √ )

38.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罢、黜、免、夺”等,表示升职的词语有“升、擢、拔、晋”等。( √ )

39.“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臣下的召见。“近幸”指帝王宠爱的妃子。( × )

解析 “召幸”指皇帝召见,也指帝王召嫔妃宫女侍寝。“近幸”则多指帝王宠爱的臣子。

40.“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 )

41.赠官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立功后或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 )

解析 “立功后”错,赠官是我国古代的政治行为,意思是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42.“振恤”意思是赈济与抚恤,即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 )

43.中国古代的弹劾制度创立于秦汉,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谏议大夫最重要的权力。( × )

解析 弹劾权是御史最重要的权力。

44.优诏,指由皇帝颁发的表示褒美嘉奖的诏书。( √ )

45.“夺情”指古代官员服丧期满后而被朝廷征用。( × )

解析 “夺情”指古代官吏在服丧期未满时被朝廷强行征召。

46.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同义用语还有很多,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 × )

解析 践政、践莅,含“当政、在任”之意。践袭,含“蹈袭、沿用”之意。践事,含“供职、充役”之意。

47.“台阁”在东汉时期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 )

48.“股”本义为大腿,“肱”本义为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指辅佐帝王的重臣,现也喻为十分亲切且办事得力的人。( √ )

49.起复,封建时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叫作“起复”。( √ )

50.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和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下等称为“最”。( × )

解析 上等称为“最”,下等称为“殿”。

51.“休沐”,即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每五天一次的例行休假。( √ )

52.“秩”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官职、品级。“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诸侯用的凭证。( × )

解析 “征调诸侯”错,应是“征调兵将”。

53.“笏”是古代大臣上朝面君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所有的笏形制相同,在上面可以记录君命或旨意。( × )

解析 笏的形制不同,按照官品分为玉笏、象牙笏和竹笏。

图片
教育科举

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以“庠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业。( √ )

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 √ )

3.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学;乡学则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 )

解析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与“太学”有所不同。

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 )

5.国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 × )

解析 国子监的主管应为国子监祭酒。

6.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术机构。( × )

解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

7.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学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 )

解析 书院一开始由私人设立,但后来官府也对其加以干涉。

8.成均相传为西周的大学,或谓西周前已有。唐高宗时,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故后人亦有称国子监为成均者。( √ )

9.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学政、教授、教习、监生、诸生等。( × )

解析 监生、诸生都指学生。

10.教授是古代的一种学官,主管学校课试、学规等方面的具体事务。( √ )

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 )

解析 “博士”“教授”都是学官名。

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 × )

解析 司业是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事,不负责教学工作。

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 )

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 × )

解析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 )

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 )

17.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 )

解析 监生不是学官,而是国子监的学生。

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 )

解析 诸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

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人才。( √ )

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 )

解析 “察茂才”“举孝廉”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 )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 √ )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 )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 )

解析 科举考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 × )

解析 在唐代,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即可被称为“举进士”。

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 × )

解析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唐玄宗时改为礼部,由礼部侍郎担任考官。

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可授予官职。( × )

解析 考取秀才不能授予官职。

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 × )

解析 童生试的应考者称童生,与年龄无关,白首者亦可称为童生。

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 × )

解析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

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 )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 )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 × )

解析 “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 )

解析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

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 )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 × )

解析 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只开考过两次。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 )

解析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

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 √ )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 )

解析 经义不等同于策问。

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 × )

解析 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

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 )

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 )

解析 “落第”指应试未中,也叫“下第”。“及第”和“登科”都指应试中选。

42.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榜眼”。( × )

解析 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43.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三月,录取名单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 √ )

44.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 )

4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 )

解析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46.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 )

47.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 )

解析 应是通过院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48.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故而被称为“黄榜”“黄甲”“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榜题名”。( × )

解析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一般由翰林院或者礼部(各个朝代不一样)书写,皇帝盖章,并非由皇帝书写。

49.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人”。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才”。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世不同。( √ )

50.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 )

51.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 )

解析 生员(秀才)参加的是乡试。

52.举人参加会试,考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 )

53.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 )

姓名称谓

1.古代有姓和氏之分,三代(夏、商、周)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为姓之本,姓由氏所出。( × )

解析 “氏为姓之本,姓由氏所出”错,应是“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2.在古代,姓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姓,而贱者有名无姓。氏同而姓不同,可通婚姻;姓同而氏不同,不可通婚姻。( × )

解析 在古代,用以区别贵贱的是“氏”,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3.古人常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有时也直称所厌恶的人的名,而不称其字。( √ )

4.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皆为20岁取字。( × )

解析 古代男子20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要另取一个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5.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 )

解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是他的号。

6.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往往用字来解释名。有些人的字广为人知,本名反而隐没于世,称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 √ )

7.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裕小名寄奴。( √ )

8.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写;号由自己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 )

解析 “号由自己取定”错,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由他人所起的。“只用于自称”错,对他人也可称号,以示尊敬。

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叫谥号。如明崇祯帝谥号为“庄烈”,陶渊明谥号为“靖节”。( × )

解析 “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错,谥号可褒可贬可中性,并非只是“赞美性的”。

10.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 √ )

11.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如某祖、某宗等。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后继者称“宗”。( × )

解析 “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错。个别朝代的前几任皇帝均可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明太祖”,其子朱棣称“明成祖”。

12.隋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例,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宋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 )

解析 “宋朝以后”错,应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而唐朝以后,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外,皇帝大多有庙号。

13.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加,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被视为谥号。( √ )

14.对皇帝的称呼,有庙号、年号和谥号等,庙号起于商朝,谥号起于周,年号自汉武帝始。( √ )

15.“髫龀”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代指童年。白居易《观儿戏》曰:“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 )

16.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

解析 “十八岁”错,应是“二十岁”。

17.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一种发型,将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形如两个羊角。后代用以称少年时代,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

18.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到了十六岁会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后称女子待嫁为“待字”。( × )

解析 “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即及笄,古代女子及笄之年为十五岁,而非“十六岁”。

19.“而立”“不惑”“知命”都出自《论语·为政》,分别指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 × )

解析 “知命”指五十岁。

20.“古稀”指七十岁;“耋”指七八十岁;“耄”指八九十岁,古代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期颐”指一百岁。( √ )

21.“六亲”,历代说法不一,有的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有的则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 )

22.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 × )

解析 “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错,应是“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同时,“伯、仲、季、叔”应为“伯、仲、叔、季”。

23.古代男子对妻子的称谓有夫人、娘子、拙荆、外子等,女子对丈夫的称谓有丈人、官人、郎君等。( × )

解析 “外子”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4.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夫妇。( √ )

25.东床指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传说。( √ )

26.在中国古代,千金用于敬称富人家的女孩儿,今多用作对别人女儿的美称。( √ )

27.舅姑是古代妇女对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的称呼,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

解析 “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错,舅姑是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父母或男子对妻子的父母的称呼,“待晓堂前拜舅姑”中的“舅姑”指公婆。

28.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一般是他人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如唐代温庭筠因面貌丑陋而被称为“温钟馗”。( √ )

29.在古代,可以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一个人,如称南宋诗人杨万里为诚斋先生。也可以将一个人的官地名作为他的称谓,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 )

解析 在古代,可以用官地名来称呼一个人,但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属于“称籍贯”。

30.“郡望”意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南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 )

31.绅是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缙绅就是把笏板插在大带间,指的是在朝廷中做官之人。( × )

解析 “指的是在朝廷中做官之人”错,缙绅可以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引申为官宦的代称。

32.古代对百姓的常见称谓有布衣、青衫、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 )

解析 青衫在古代可指学子或低级官员等,但不指百姓。

33.古代称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名前加职业名,如庖丁。( √ )

34.古人为表示谦逊的态度,常用“愚”“鄙”“敝”等词语自称,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还用“卑”“窃”来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 )

解析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时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并非“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35.古代臣子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天子、陛下等,帝王的自谦之辞有寡人、朕、不穀等。( × )

解析 “朕”只是皇帝的自称,不是谦称。

36.读书人的自谦之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不孝顺。( × )

解析 “不才、不佞、不肖”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而非“不孝顺”。

37.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家”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舍”用于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小的亲属,如舍侄、舍弟。( √ )

38.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为“在下”;小可是自谦之辞,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 )

39.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位和位置,后来就成为臣僚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殿下”也是对皇帝的尊称。( × )

解析 “殿下”是对皇子、亲王等的敬称。

40.阁下是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敬称,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 )

41.在古代,臣子常用“寡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用“寡小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夫人。如《秦晋崤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论语·季氏》:“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 )

42.称谓前面加“先”,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经退位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去世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去世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 )

解析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故。先帝指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也指远古帝王。

43.称君主为独夫,称一般人为竖子、小子等,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 并序》:“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 )

行政区划

1.《尚书·禹贡》记载,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 )

解析 徽州不属于古代九州,应为雍州。

2.“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马嵬(其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两诗中“九州”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都指中国。( √ )

3.“十二州”之说起于《尚书·尧典》,它是在“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三州而成。( √ )

4.县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有国防作用。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 )

5.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战国后期,郡县制已经在各国较为普遍地实行,说明郡县制在当时已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 × )

解析 在整个战国时期郡县制始终是分封制的附庸,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

6.郡县制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 √ )

7.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为36郡。贾谊《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其中的“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个郡。( × )

解析 “'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个郡”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年即分天下为36郡。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南平百越后设置。

8.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长,万户以下称县令;唐代县分上、中、下各级,管理县的人不再有令、长之分;宋代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称知某县事;明清改称知县。( × )

解析 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

9.“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中,南阳是郡名,西鄂是县名。( √ )

10.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同姓七国”(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后封“异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实行了郡国并存制。( × )

解析 先封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异姓七国”,后封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同姓九国”。

11.中国行政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一级,始于西汉武帝。汉代设置9个州,州的长官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 × )

解析 汉代设置了13个州。

12.东汉设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全国的行政区划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 √ )

13.汉代“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州制的新时期,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 × )

解析 直至隋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

14.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时期进入了道(路)制阶段。“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而后转化为行政区。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而是“路”;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道”。( × )

解析 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道”,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路”。

15.白居易在《琵琶行 并序》的诗前小序里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这说明当时九江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 × )

解析 “九江郡”,隋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由后文“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知,当时九江称江州,是州一级的行政区划。白居易诗与序中的“浔阳”“九江郡”用的是旧称。

16.唐太宗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 √ )

17.汉至南北朝时期多称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为府。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中,府比县高一级。府的长官叫作知府。( √ )

18.“都护”一词为官名,“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到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朝廷在内陆与边地设有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府,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 × )

解析 “在内陆与边地”说法有误,唐王朝在边地设置都护府。在内陆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

19.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陆,使这种原为边关所用的军事制度变为内陆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而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 √ )

20.宋初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宋代路下为府、州,府、州之下为县。府与州同级,地位与州相等。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 × )

解析 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

21.“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宋代与唐代一样,“军”属军事系统。( × )

解析 在宋代,“军”是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22.魏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州,在唐宋时期仍继续沿用,不过变成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单位,隶属于道或路。( √ )

23.行省(简称为省)制历经元、明、清三代。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的尚书省、中书省直辖地方。元朝在地方设立若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后成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 × )

解析 魏晋时期的尚书省、中书省,都是中枢要署,不直辖地方。

24.明代将全国划分为两京和13个承宣布政使司,在布政使司之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 √ )

25.明太祖朱元璋把国都所在的顺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改称直隶,也称京师。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年间迁都应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改称直隶(即京师),而原直隶改称南直隶,又称南京。( × )

解析 南京市明时称应天府,北京市明时称顺天府。

26.康熙初,改布政使司为省。清朝的省区划分,为中国现代省的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 √ )

27.自春秋初至清末,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先后经历了萌芽时期、州制时期、郡县制时期、道(路)制时期和省制时期五大阶段,历时两千多年。( × )

解析 应先是郡县制时期,后是州制时期。

28.元末明初诗人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诗云:“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句中的“白下”指的是苏州。( × )

解析 白下是南京的别称。

29.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句中的“洛城”即洛阳,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 √ )

30.宋代柳永《望海潮》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句中的“钱塘”指的是南京。( × )

解析 钱塘指杭州。

3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广陵”指的是南京。( × )

解析 广陵指扬州。

32.杜甫《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句中的“锦官城”指的是重庆。( × )

解析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也可简称为锦城。

33.南宋林升《题临安邸》诗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句中的“汴州”指的是北宋首都汴梁,即现在的安阳。( × )

解析 汴州指的是现在的开封。

3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 )

35.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 √ )

36.“三辅”本指西汉时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 )

37.京畿,唐朝将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 √ )

3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古以二十五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闾,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 )

解析 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39.“里”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明清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里,里的主管叫里长。( × )

解析 先秦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里,明清时有变化,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