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是人民军队的摇篮,从我党的这第一支军队里走出了建国后的6位元帅,刘伯承元帅,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贺龙元帅,时任起义军总指挥,聂荣臻元帅,时任起义军11军党代表,林彪元帅,时任起义军11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陈毅元帅,时任起义军11军25师73团指导员,朱德元帅,时任起义军第9军副军长。而当时地位明显高于林彪,陈毅等,担任第9军军长的韦杵,为什么建国后默默无闻呢? ![]() 韦杵,布依族,1883出生于贵州省安龙县。从小聪明肯学,后来考入湖南师范学校,在学校就读期间,受到当时的维新变法的思想影响,决心用教育树人改变中国,于是从湖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兴义府高等小学堂当老师。当老师期间深深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见不惯有钱家的子弟为虎作伥,立志推翻这个腐败的政府。于是辞职去了云南当兵,在当兵期间,由于表现英勇,又有文化,很快得到了提拔,1909年考入了云南讲武堂特别班,和朱德是同学。 ![]() 韦杵1910年参加了蔡锷领导的辛亥重九起义,由于作战勇敢,被顾品珍所器重,于是把他调了过去。一路凭军功升迁,从排长升至团长。1925年,韦杵率部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在战役中,韦杵凭战功升任滇军第一旅旅长。1926年,韦杵率部队参加北伐战争。由于作战勇猛,指挥正确,因此在战场上屡次立功,韦杵被升为为国民革命军第3军第7师副师长。在此期间,韦杵受第3军党代表朱克靖影响颇深。朱克靖是共产党员,韦杵的思想开始倾向于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的独裁。 1927年5月,韦杵提升为第36军28师师长。他的同学朱德此时任教导团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当时的朱德正在和周恩来,叶挺等人策划南昌起义,朱德劝说韦杵参加起义,韦杵答应了参加起义。被任命为第九军军长。南昌起义开始后,由于韦杵正在九江治疗伤病,没有按时参加,因此错过了韦杵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 韦杵在南昌起义失败后,消极对待蒋介石的“剿共”命令。在任国民革命军第28师师长期间,因支持蔡廷锴、李济琛等成立的“福建人民政府”而被蒋介石通缉,1946年退出军界,从事教育工作,1950年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1年因病在昆明逝世,终年68岁。 南昌起义没有参加是韦杵一生的遗憾,他的一生一直在为了改变旧中国而奋斗,只是一场伤病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如果,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凭他从军时期的卓越表现,我军应该又多了一位虎将,建国后凭他的资历最少也是大将以上吧,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
|
来自: 新用户40828904 > 《中国工农红军风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