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去篮球城打羽毛球。
风有点大,羽毛球就像长了双翼,格外任性。我们往往打不了几个回合,羽毛球要么一个倒栽葱飘然落地,要么斜斜飞出去超越我们视力和球拍所及的范围。
“阿姨,球!”一个脆脆的声音响起,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飞跑着来到我的身旁,一只稚嫩的小手把刚刚飞出去的羽毛球塞到我的手里。
“谢谢,小帅哥。”“阿姨,不客气。”小男孩又旋风般离去,坐在旁边大理石铺成的台阶上。
这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当他骑着摇摆车经过,就毫不犹豫站到我们身边。我们怕不小心伤着他,建议他离得远点儿。于是,他就乖乖坐到台阶上,目不转睛看着我们打球,成了我们打球以来唯一的一个铁杆粉丝。最关键的是,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拾球高手,哪怕羽毛球就掉在我们脚下,他也会第一时间飞奔过来、轻轻俯下身去、迅速拾起球来、笑盈盈递到我们手中。
“我们打球的水平真对不起这个小观众。”我调侃。“是呀,难得的一次VIP服务,千金难求。”老公附和。
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在融融的暖意中,风似乎停了下来,时间也似乎凝滞。
“我来了。”另一个五岁左右的“风火轮”风驰电掣般飘然而至,毫不犹豫也加入到捡球的行列。
为了防止抢球,我们善意地给他俩划分地盘,一人一边,不准越界。小小年纪的他们规则意识极强,坚决不越雷池一步,恪尽职守地干着简单重复的事情。
我被他俩的善意深深感动了,就把羽毛球拍送到他们手中,建议他们来玩。
两个小小的男子汉兴高采烈接过球拍,有模有样发起球来,比拾球更有耐心、更有成就感。一而再、再而三,他们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终于成功地发出第一个球、第二个球……
“宝宝,球拍不能着地,小心把球拍弄坏。”孩子的妈妈不知何时加入了参战的队伍。
“宝宝,该回去了,把球拍还给叔叔、阿姨。” 孩子的妈妈再次催促。